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决策及决策组织的复杂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决策及决策组织的复杂性研究

上官光进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昌海生物分公司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在当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设备是公司的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生产的重要材料和技术基础,其运行状况、维护保养等都会对公司的生产和员工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符合发展需求的、更加先进的设备维护管理信息化体系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设备维修;成本管理

引言:在现代企业中,设备维修管理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工作,它的含义已经从原来的为生产服务,以高效率的目标转向了以效益为核心。这就需要企业对维护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最低的维护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一、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一)、社会角度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设备维护工作逐渐从企业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一个产业。以往的维护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建立起了相关的维保单位,但这些维保单位并未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未形成专业维护制度。中小型企业缺乏维护人员,遇到严重的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通常都是等着厂商派人来修理。与国外先进的设备维护体系相比较,国内设备维护市场的发展还很不完善,无法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时效性和贴合性的服务。此外,在设备的管理上,还应注重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因此,在进行设备维护的过程中,既要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又要从社会角度出发,充分考虑设备维护的外部性。

(二)、企业角度

面对日益多元化的顾客要求,企业只有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发出自己的核心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设备维护是重要组成部分,但设备维护管理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①维护体系的构建不够完善。目前,国内大部分的设备管理机构都是以功能为基础的,侧重于对设备的内部控制、指挥和协调。比如,设备维护单位根据其功能划分为设备组,仪控组,电气组等等。这样对维护人员进行了专业的划分,对于他们在不同的工作范围内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随着现代化设备的日益复杂化,这种组织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设备维护管理的需要。

②维护性能的形成机理还不完善。许多公司对每一位员工的责任和奖罚都有明确的规定。例如,操作者只负责使用,维修者只负责维护,而管理者只负责运行等等。员工之间缺少协作与交流,在对设备进行评估时,往往采取的是惩罚多、奖励少的做法,从而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设备维护市场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大部分的企业都是自行进行维护,而国有企业中的高端技术维护人才也大量流失。企业花了大价钱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却因为没有与之匹配的奖励和惩罚,而被其它公司以高额报酬将其挖走。

③维护方法不科学。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维修工作中存在着维护理念陈旧,维护方法比较简单,预防性维护和TPM维护等先进维修方法未被充分运用。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在实施预防性维护时,主要依靠的还是经验,很少运用到设备管理中去。

二、对策分析

(一)、重视设备的购置管理

设备的购置是选择的重点,如果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好的可维护性,则可以大大降低设备的后期维护成本。此外,应选用同一种型号,这样不仅方便备品备品的储存,通用性的交换,而且方便维护的组织和节约存货成本。设备选择的优劣也直接影响到设备生命周期成本的大小。

(二)、选择合适的维护方法

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市场、生产与维修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对维修不够重视,在生产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在组织上、资金上、时间上都不能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提供最基础的条件,这就势必会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导致设备的良好状态降低,从而降低了设备的效率,从而导致了设备维修成本的上升。要改变以往长期沿用的三级保养、大中修等传统做法。应该通过市场部、生产部、维修部等多部门的协作沟通,按照不同类别的设备制定出合理的维护周期,应该用弹性的保养维护来代替被动维修。

(三)、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设备性能差,效率低,闲置太多,也是一种无形的浪费,导致了成本的增加。因此,要注重提升设备的利用率,实施责任制维修、对维修人员进行年度考核与评价,强化对设备维修完好率的激励和维修人员的自律。开展一系列的设备维修培训活动,提高维修工人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单位维护成本明显下降。

(四)、制定科学和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

各项指标是指导、检查和评估各项业务、技术和经济活动及其产生的经济效应的基础。指数可以分为单个的技术、经济指数、综合指数,又可以分为数量指数、质量指数,其主要功能是:对业绩进行量化评价;在经营过程中,发挥监督、调节和引导的功能;发挥激励和推动的功能。设备管理技术、经济指标是一组互相关联、互相制约,可以对设备管理的成效、效益进行全面评估的一组指标。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设备管理工作的各项技术指标。设备管理工作涉及到资金、物资、劳动组织、技术、经济、生产经营目标等方方面面,为了对每一个环节的管理水平以及设备资产的运营成效进行检测和度量,就需要构建并完善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五)、强化成本控制的宣传工作

控制维护成本,可建立以工程师为主要成员的维护管理小组,对备用零件的使用程序和异常损坏零件的识别和处置制定了具体的规章制度。适应市场变化,维修工主动参加并协助工厂优化设备对生产工艺的适应性,并在不提高成本的前提下,优化工艺与设备的配置。大力开展企业的节约经营管理工作,做好成本控制,针对费用问题,专门召开会议,对费用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达成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维修成本与维修人员的考核相结合,开展了不同类别设备的专业培训,提升维修技能,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成本控制的水平。

(六)、建立监督制度,注重对设备进行经济管理

以往对维修成本的分析多以单位进行,这种方法是一种事后的方法,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企业不应该只进行事后分析,而应该强化推广费用预测分析,将计划分析、预测分析与事后的业绩分析相结合,建立一个完整的分析预算体系。同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仪器监测系统。对新设备的申请进行严格把关,降低新设备的无谓投资;与客户签订技术合同,确保产品的售后服务;在设备寿命周期内,要控制和评价设备的维护成本,强化设备的维修技术攻关,控制设备的外购备件,提高备件的修旧利废水平;利用设备调整、调剂和报废再利用等手段,从设备维护的技术监督和评价入手,强化维护技术的研究,确保设备的总体良好状况;做好总体均衡,使设备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

结束语:在设备维护管理过程中,应该顺应时代变化,为设备维护管理提供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其内在的问题一一解决,从而使整个设备维修的过程更加稳定,运行更加高效,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 郭勇. 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决策及决策组织的复杂性研[J]. 工业B, 2015.

[2] 张黎明.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变电设备维修决策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

[3] 李新节. 设备状态维修方式下的备件库存管理决策[J]. 机械工程师,20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