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脊穴及阿是穴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4
/ 3

夹脊穴及阿是穴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

神经痛疗效观察

邓怡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四川  610213

摘要: 目的 分析夹脊穴、阿是穴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7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符合带状疱疹神经痛纳入标准的患者28例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常规组各14例,采用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穴位注射治疗及西医抗病毒止痛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2周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 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及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 VAS 显著降低(P<0.05),睡眠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穴位注射治疗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并且改善睡眠质量,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穴位注射 带状疱疹神经痛 疗效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acupoint injection at Jiaji and Ashi points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neuralgia. Method: From January 2023 to July 2023, 28 patients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for herpes zoster neuralgia at Chengdu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ventional group, with 14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y were treated with injection of Huatuo Jiaji and Ashi acupoints, as well as Western medicine antiviral pain relief treatment. Analyze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Insomnia Severity Index (ISI), and efficacy analysis before and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VAS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sleep quality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before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Huatuo Jiaji acupoint and Ashi acupoint injection therapy with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ain and improve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out any adverse reactions.

Keywords: acupoint injection; Herpes zoster neuralgia; Observ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感染带状疱疹病毒或体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通过侵袭相关神经元,局部神经根和感觉神经元发生炎性浸润,引起疼痛,程度强烈[1],是一种治疗难度高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性疾病,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睡眠质量,致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2]。全球每年有近数百万人受到VZV感染的影响3。50 岁后随年龄增长,VZV 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住院率和病死率均逐渐升高 。特别是年龄越高,其疼痛程度越重。西医治疗以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治疗为主,但对于神经痛效果欠佳。穴位注射法是将药水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可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渗透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本次研究是在传统夹脊穴基础上加上阿是穴进行穴内注射,可以发挥穴位的疏经通络,调和气血的整体调节作用,还能使药物沿着经络直达病所,加快了药物的吸收过程,充分发挥了药物与穴位的协调作用,从而通过经络系统产生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疏调气血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夹脊穴及阿是穴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不仅可以借助药物抗病毒,调节免疫,营养神经,减轻神经水肿而达到止痛效果,更重要的是与腧穴的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夹脊穴及阿是穴穴位注射联合西医抗病毒止痛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较好疗效,研究方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7月于我院就诊符合带状疱疹神经痛诊断标准并通过纳排标准的患者2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治疗组。

1.2诊断标准 按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版中的诊断标准,(1)具有带状疱疹病史;(2)明显存在按神经分布区产生疼痛;(3)疼痛性质表现为间接性或持续性发作的针刺样、电击样等疼痛;(4)病变部位可出现如

紧束感、麻木感等神经感觉异常情况。

1.3纳入标准 符合带状疱疹神经痛相关诊断;视觉模拟评分(VAS)>4 分;入组前7d内未接受过理疗、止痛类药物或其他治疗;知情研究,并签署相关协议。

1.4排除标准 对研究药物成分有明确禁忌证或过敏体质;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制剂者;肝肾功能障碍者;伴严重心脑血管病症;患严重精神疾病。

1.5方法 将2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治疗组。常规组予抗病毒伐昔洛韦、普瑞巴林、维生素B12,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上加用穴位注射利多卡因、维生素B12、倍他米松。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1.6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用 VAS测评治疗前、治疗2周后患者疼痛情况,总分最高10分,得分越高疼痛症状越重。(2)睡眠质量: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测评治疗前、治疗2周后患者睡眠情况,其包含早醒、入睡困难等7个条目,总分最高28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7 疗效判定 参照相关文献结合 VAS 评分拟定,对比治疗1周、2周后治疗效果,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疗效指数降低>49%为显效;症状及体征好转,疗效指数降低≥25%为有效;症状及体征加重或未改善,疗效指数降低<25%为无效。疗效指数=治疗前、后 VAS 评分差值/治疗前 VAS 评分。临床显效、有效之和=总有效。

1.8 统计分析 将所收集的内容利用 Excel 录入生成数据,并导入 SPSS20.0 软件,生成数据库文件,供统计分析用。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D)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构成比)描述,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根据纳入/排出标准,纳入本研究分析共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组。男女比例为1:2.5,均发病年龄为55.50岁,各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均衡可比(见表1)。

表1 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

n

治疗组

常规组

P值

性别

男(%)

8(28.6%)

3(10.7%)

5(17.9%)

0.41

女(%)

20(71.4%)

11(39.3%)

9(32.1%)

年龄(y)

55.50±17.42

55.71±14.82

55.29±20.26

0.95

2.2 两组治疗2周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85.7%)较常规组(57.1%)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疗效比较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14

10

2

2

85.7

常规组

14

3

5

6

57.1

2.3 两组 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 VAS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VAS评分较常规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3。

表3 两组VAS评分比较

组别

治疗组

常规组

z值    

p值

治疗前

7(6,8)

7(7,8)

0.454

0.65

治疗后

2(1,4)

5(3,7)

2.773

0.006

2.4 两组 ISI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 ISI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ISI评分较常规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组别

治疗组

常规组

f值    

p值

治疗前

14.57±1.79

14.57±1.45

1.317

1.00

治疗后

5.36±1.95

8.29±2.46

0.270

0.002

3.讨论

带状疱疹属于常见的皮肤科疾病,病毒会沿着神经支配的区域分布出水泡并引起患者头痛。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主要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侵入到了脊髓神经或者脑神经、感觉神经4。当人体机体免疫力较差时,大量的病毒复制并沿着感觉神经纤维不断扩散,导致受累的神经元出现炎症出血甚至是坏死,此时可表现为神经元功能紊乱,异位放电等5。从中医理论上将带状疱疹划分到“蛇串疮”的范畴,夹脊穴位于督脉和膀胱经之间,这两者也是阳气最为充足的两条经脉,在此处可调节阳气,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有助于调整脏腑经络6

带状疱疹神经痛范围较原发疱疹范围面积更广,且有研究[7]显示,约 30%~50%的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患者甚至超过10年,长期慢性疼痛对患者工作、睡眠、生活均构成严重影响。目前西医治疗 PHN 主要从止痛、改善神经功能、镇静等方面入手,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睡眠及生活质量。普瑞巴林为治疗 PHN 常用镇痛药物,其可结合中枢神经组织中的α2-δ亚基,减少钙离子内流,抑制神经递质释放,阻断疼痛信号传导,继而发挥止痛作用[8];此外普瑞巴林还有调节睡眠、治疗抑郁的作用,可增加患者慢波睡眠,降低夜间觉醒,改善睡眠障碍。但因带状疱疹神经痛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单一用药往往不能获取满意疗效,故治疗具有一定必要性。

在现代解剖学的研究下9,夹脊穴和脊髓神经的关系密切,在每个穴位的附近都有相应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和静脉丛分布,在深层组织还分布了椎旁神经节与交感神经干,脊髓神经相互连接,可通过刺激夹脊穴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神经反射调节的效果,最终实现止痛的目的。在调研中10,夹脊穴可以对相应的神经干产生作用,脊髓水平会随着炎症,刺激痛觉过敏来进行调节,有助于神经根处血液循环的改善,同时可以抑制疼痛感。通过这一方案能够降低外周血液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当交感神经功能得到抑制后产生了镇痛效果。穴位注射疗法也是当下中医常用的方案,通过药物注入对应的穴位发挥经过药物的协同作用来实现治疗的目的。而穴位注射疗法也分为三重效应,即时效应、慢效应和后效应11。其中即时效应指的是在注射后的短短几分钟内则会有所变化;慢效应则为治疗后的数十分钟内或者数小时内出现的效应;后效应则是在治疗的间隔期或者结束治疗后,仍然表现为治疗效应持续存在的情况。曲安奈德注射液具有较好的免疫抑制和抗炎功效,可以改善受损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渗出,还可以减少炎症细胞浸润,阻止抗体阻断,抗原抗体结合成为新的免疫复合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炎症物质对神经造成的伤害。同时该制剂还可以抑制神经纤维化、消除水肿,改善已经破损的区域并加强了血液循环,能够减轻局部软组织以及神经根水肿问题,有助于改善受损神经末梢。

综上所述,采用夹脊穴、阿是穴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可缓解患者病痛,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但本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如样本量小、观察指标少、观察时间短等,致使研究结论可能存在局限、片面性等。

参考文献:

[1]张瑜,熊源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机制及治疗现状[J].贵

州医药,2019,43(3):378-379,502.

[2]王译擘,胡永生.脊髓电刺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现状及

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10):781-784.

[3]FORBES H J,THOMAS S L,SMEETH L,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postherpetic neuralgia[J]. Pain,2016,157(1):30-54.

[4]汪洋,马民玉.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阿霉素椎间孔注射治疗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中国实用医刊, 2021,48(15):24-27.

[5]刘美君,赖劲东,张伟.早期应用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胸腰部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 36(7):4402-4404.

[6]杨晓辉,刘晓慧,马云改等.臭氧皮内注射联合低温等离子神经消融术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评价.河北医学, 2021, 27(1):121-124.

[7]徐文体,王奇凡.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流行病学及经济负担研究进展[J].天津医药,2018,46(5):552-556.

[8]王琳,耿菁.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效果观察探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0,48(11):1425-1427.

[9]谢江.胸椎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局部注射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医疗装备, 2018, 31(24):105-106.

[10]皮治兵,张钧凯,彭宇,等.超声引导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老年患者下腰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18, 98(10):733-737.

[11]于幸,刘波,张有民.SDZ-Ⅱ型电子针灸仪治疗胸腰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 30(1):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