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及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4
/ 1

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及预防

黄霞

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1430

经相关研究显示,院内压疮的发生与手术有一定的关系,导致手术患者成为院内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使用压疮风险评估表以及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因而,对手术室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及预防压疮是阻止压疮形成的关键。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吧。

IMG_8903(20230822-085003)

一、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

1、术前访视:首先要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体重、身高、受教育程度、机体营养状态、行为/活动能力、皮肤状态、皮肤潮湿度等;同时了解到患者以前是否做过外科手术,身体内是否有人工关节等。

2、术前评估:(1)Braden危险因素评估表:所有入院患者均要进行压疮评估,对有可能发生压疮的患者,护士要及时运用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Braden评分表)进行评分,Braden危险因素评估表的评估内容包括感觉、潮湿、活动力、移动力、营养及摩擦力和剪切力6个部分。动态地给予客观、准确的评估。根据评分结果,确定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等级,分值越少,说明患者发生压疮的可能性越大,建议及时采取预防措施。(2)高危人群: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包括:神经系统疾病病人、脊髓损伤病人、老年病人、身体衰弱、营养不良病人、肥胖病人、水肿病人、疼痛病人、发热病人、长期使用医疗器械病人,对上述高危人群需加强压疮预防与管理。

3、心理状态评估:手术对每一位患者都是强烈的应激源,尤其是需要进行急症手术的患者,人体在应激状态下会释放大量的激素,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如发生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紊乱,内稳态遭到破坏,组织抗压能力减弱,极易引起急性压疮。所以在术前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告知其需要保持平常心面对手术,避免焦虑、狂躁的情绪,才能使手术顺利的进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二、手术室压疮的预防

现在一般手术过程大约需要二至三小时,大量的文献报道说明,如果没有实施任何防压措施,压疮可在四十五分钟内发生。医护人员有责任保护所有患者免受压力伤害。即使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很小,但都会影响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心。许多手术室护理人员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尝试解决这些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 

1、可通过使用体位垫、保护用具、适当改变体位等方式使支撑病人的压力分散,缓解受压部位的压力过大。体位垫的使用包括合理选择水袋、啫喱垫等,保护患者受压部位、扩大身体受压面积,使局部压强减小。手术室的手术床可以采用高密度海绵垫或加厚床垫,海绵减压垫应在在6cm以上。保护性用具需选择适当防压疮的产品:比如湿性敷贴、水性凝胶、液体敷料等。

2、为了避免体温降低后引起躯体的血液循环不良,使受压部位表皮温度减低,从而增加术中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术中将室温控制在22-24℃,湿度调至40%-60%,冲洗时会使用温热冲洗液。术中适当使用升温毯、输液加温器注意保暖,预防低体温(低体温也是导致压疮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3、给患者摆放体位时,选择正确、舒适、尽量维持人体各部分生理功能的体位,避免过度牵拉扭曲,给患者带来肢体和皮肤的不适。根据患者的手术时间长短,手术需要,适当调整手术床的角度,缓解皮肤的持续受压,预防压疮的发生。

4、正确使用一次性切口膜保护手术视野,预防过多的消毒液、冲洗液和血液浸渍患者的皮肤,使皮肤保护性油脂丧失而增加压疮的风险。

5、避免棉被覆盖过多,造成局部皮肤毛细血管压力大于32mmHg,组织灌注不足导致压疮的发生。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远大于治疗,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干预,就能有效避免压疮的发生和发展,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及预防是压疮管理中最为经济的有效手段。“预防胜于治疗”全面落实预防措施,为手术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