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冬笋丰产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毛竹冬笋丰产栽培技术

罗裕

尤溪县林业局城关林业站  福建省尤溪县 365100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人们在食品食物的食用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众多人类食物中,毛竹冬笋由于其营养价值较为丰富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毛竹冬笋的产量较为有限,无法满足当前庞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加强对相关技术、管理措施的研究、探索,提高毛竹冬笋的产量无论是对于满足市场需求,还是在推动农林经济增收方面都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毛竹冬笋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毛竹冬笋;丰产;栽培技术

毛竹冬笋作为人们较为常见的食品具备味道清香纯正、口感爽脆、营养价值丰富的特点。但是相对于市场需求而言,毛竹冬笋的年产量较少,因此价格也较为昂贵,是较具经济效益的农林作物。近些年,我国四川、湖南等地加大了在“一竹三笋”方面的规划投入,用以对毛竹林的培育,提高毛竹冬笋的产量。

一、毛竹冬笋林地管理分析

(一)选择合适的竹林地

在培育毛竹冬笋过程中,竹林地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毛竹冬笋的产量。一般来说,选择海拔6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的深厚、无污染的土壤进行竹林种植为宜。同时需要竹林能够接收到较为充足的光照、水分,排水、交通较为便利,便于日常管理的同时也要确保竹林较好的生长环境。

(二)开垦复土管理

对于竹林的开垦复土管理主要包括全恳、块垦、带垦等三种方式,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开垦复土方式。其中,全恳主要适用于坡度小于20度的老竹林、荒竹林的垦复;带垦则主要适用与坡度大于20度的竹林复垦,对于防控水土流失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在实际垦复过程中,宽度与高度需控制在1米以上2米以下为宜,并且需要在2至3年内完成作业。而块垦则主要适用与对坡度较大的竹林的垦复。

(三)垦复深度与时间把控

在进行竹林开垦复土过程中,需要对垦复的深度与季节进行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清除竹林杂物,整理、清理老鞭、伐箢、石块等是进行复垦的主要目的,为新竹鞭、毛竹冬笋的生长营造更好的环境条件。毛竹林的垦复深度需控制在30cm左右,季节选择在春笋的大年之际,或者是在新竹萌芽之后的7个月之后进行,有助提高竹鞭的恢复速度。不可在选择在春笋小年、冬笋大年季节进行复垦,否则将会直接导致冬笋减产。

二、竹林结构调整分析

(一)竹林密度控制

毛竹冬笋产量的增收,需要重视对竹林密度结构的调整与控制,确保毛竹能够更为充分地吸收水分与光照,确保冬笋的后期高产与稳产。一般来说,冬笋竹林密度控制为150株/亩左右为宜,且间隔、分布均匀。密度过大需采取相应的疏株措施,过于稀疏时则需注重留养管理,以确保较为合理的竹林密度,实现丰产。

(二)毛竹年龄结构的控制

通常来说,需要确保竹林较好的年轻化状态有助于冬笋丰产,对于处于发展阶段的毛竹需要进行留养处理,奠定来年冬笋丰产的基础。

三、毛竹冬笋施肥管理分析

(一)施肥方式

毛竹生长需要确保养分充足,需要吸收一定的氮磷钾化肥,对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施肥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将化肥转化成为后期毛竹生长需要的养分。沟施、蔸施、鱼鳞坑施、撒施等都是较为常见的毛竹施肥方法,应结合竹林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其中,沟施通常在5月份左右进更能有助于发鞭长竹,按照水平方向进行开沟,将深度、宽度控制在20cm左右,沟间距控制在2.5m左右为宜,施肥用量控制在70公斤左右,保障竹鞭较好的生长环境与营养条件,促进毛竹冬笋丰产。对于坡度较大的竹山则适用蔸施的施肥方式,便于人力物力的节约,以及发挥肥料的最大作用。

(二)施肥量与次数的控制

毛竹大小年有着不同的生长规律,对于营养元素的需求也各不相同,需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大小年施肥次数、数量的合理把控。在“冬笋大年、春笋小年”阶段通常需要施肥三次,分别为毛竹抽枝换叶阶段(4-6月),采用沟施的方式发挥最大肥力;在笋芽分化阶段(8-9月),采用撒施的方式促进冬笋出笋增加,施肥量约为10-15公斤/亩;第三次施肥则通常定在11-12月份,采用撒施的方式提高土壤温度,更好地促进冬笋快速生长。在“冬笋小年、春笋大年”阶段需要施加两次肥料。3-4月份采用六施的方式为竹笋出笋提供充足的养分,增加出笋量;在5-6月份则采用沟施、蔸施的方式促进毛竹快速生长。

四、水分管理分析

毛竹冬笋生长对于气候环境要求并不高。但是对于雨季需要特别注意做好排水措施,避免土壤水量过高而影响笋芽生长,甚至坏死。对于水位较高的竹林地需进行开沟排水,提高土壤的通气性,确保竹鞭较好的呼吸代谢效果,促进冬笋丰产。对于天气炎热干旱的夏季则需及时灌溉,避免土壤干旱板结而影响竹鞭、笋芽分化。尤其是出现竹叶卷缩时要一次性灌溉浇透。持续干旱的气候下需间隔两个星期左右浇灌一次,避免冬笋正常生长受到影响。

五、毛竹冬笋林地覆盖

在毛竹冬笋生长过程中,做好竹林地覆盖栽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覆盖栽培,能够有效利用微生物繁殖、分解、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得土壤温度上升,促进毛竹笋芽发生分化与生长。覆盖竹林地的材料可选择稻草或者竹叶。需在完成竹林地浇水之后采用合适的方法覆盖,然后浇上适当量的水,以用手挤压稻草不出水,但手上有水印的状态为宜。在稻草上面还需铺上一层谷壳来进行保湿、保温。一般来说选择11-12月中旬进行竹林地覆盖,覆盖持续时间应在55天左右,如此可有效促进冬笋增收。

六、毛竹冬笋防虫害

毛竹冬笋的丰产栽培需要综合考虑虫害防治措施,以确保植株的生长和冬笋的质量。虫害是毛竹冬笋种植中的一大挑战,可能对产量和品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虫害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定期巡查和监测是虫害防治的基础。农户和园艺师应定期检查毛竹植株的各个部分,包括叶片、茎和根系,以寻找任何虫害迹象。这些迹象可能包括叶片的黄化、变形、虫洞、叶片上的粪便或昆虫幼虫。通过早期发现虫害问题,可以采取及时的控制措施,减轻虫害对植株的损害。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虫害防治方法。引入天敌昆虫如瓢虫和寄生性黄蜂可以帮助控制毛竹冬笋上的害虫,如蚜虫、白蚁和蛞蝓。这些天敌昆虫会捕食或寄生在害虫体内,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风险。然而,当虫害问题严重并威胁到冬笋产量和质量时,可以考虑使用化学农药。使用化学农药时,必须按照生产厂家的建议和当地法规操作,确保农药的正确使用。农户应严格遵循安全操作程序,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此外,应选择对目标虫害有效的农药,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早期幼虫防治是非常关键的。一旦发现虫害,特别是危害毛竹冬笋的害虫如毛竹萤丝虫,应立即采取行动。可以用手将害虫捡出,或者使用清洁的刷子轻轻刷掉。这有助于阻止害虫在植株上大面积繁殖,减少损害。最后,灾后处理是虫害防治的一部分。如果虫害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需要及时采取灾后处理措施。这包括修剪受害部分,以去除受害的植株部分,促使新的生长。此外,还需要清理受害区域,以防止虫害的再次发生。

七、结束语

综述可知,在毛竹冬笋的种植管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栽培技术才能确保毛竹冬笋的丰产增收。种植人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栽培种植方式,合理控制竹林地的浇水、施肥环节,确保毛竹冬笋的较高产量。


参考文献:

[1]吕锦.水毛竹林地垦复有利于增产增收[J].中国林业,2006(7): 38.

[2]楼枝春,刘先富,朱伟龙.毛竹笋用林高产高效培育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2(3):3-4.
[3]傅秋华,潘心禾,王瑞亮.丽水笋用竹林经营模式[J].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