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升青年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升青年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研究

杨静

玉溪市烟草公司元江县分公司 653300

摘  要:进入新时代,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推进心理健康可持续发展,让全民幸福安宁成为了重要工作。在国有企业中,如何提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充分发挥青年员工的积极力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是目前各行业面临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从青年员工的切身需求出发,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了剖析,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路径进行了探讨,对激发他们的“内生力”、推动青年员工的健康优质发展有较大帮助。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理论;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蓝皮书)》显示,我国过半职场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焦虑情绪占54.9%,61.2%职场人群报告压力较大或非常大,30.6%职场人群工作倦怠程度较高,尤其是青年员工呈现出“三高两低”的态势。报告同时也指出,8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工作中心理健康同样很重要。云南省Y市烟草公司Y县分公司,现有职工77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职工占比39%,是一个年轻化的国有企业。为了打造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现代新国企,年轻的职工中有一部分长期在乡镇基层一线从事烟叶生产工作,工作强度大,生活枯燥,容易对工作产生疲倦等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疏导青年员工的消极情绪,让他们正确看待基层工作,实现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课题。

1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

人文关怀是指关心人的个体需求,通过尊重个体差异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心理疏导是指通过引导来改变个人的认知、情绪,从而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来说,人文关怀是温度的体现,也是头等大事。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之下,让青年员工的归属感更强、满意度更高、认同感更深,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激发青年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2加强人文关怀、心理辅导对青年员工的必要性分析

2.1个体层面必要性分析

从年龄层次来看,青年员工在工作中往往面临着婚恋、择友、赡养父母等问题,在工作中会遇到的人际关系、上下级关系等更多的选择和困惑,容易在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等社会事物上出现一定偏差。青年员工一方面由于就业竞争激烈,对于当前的工作难以放弃,另一方面基层的各方面条件都与自身预期有所差距,常常处于二者中,出现“躺不平”、“卷不动”的现象,而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使得自身对未来职业规划不明确,迷茫与不安成为常态。

2.2企业层面必要性分析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工作时的良好感受能让绩效提升12%,因此工作效率高、对事业发展作用贡献更大的团队,一定是拥有良好心理健康水平的。青年员工是企业的主体部分,特别是对于Y市烟草公司Y县分公司来说,青年员工占比达到一半,疏导员工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优质发展,而且对企业的良性运转影响重大。

2.3社会层面必要性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重要部署,并提出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因此,加强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已经是社会各界各领域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青年员工中的运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又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194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首次提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阶梯,五个层级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一级一级地往上走。其中,“动机”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核心观点,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行为动机,转化为推动人们采取行动向上一级需求迈进,并最终实现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青年员工群体中体现为,首先是生理需求,包括薪酬水平,福利待遇,工作时长,工作环境;其次是安全需求,包括就业保障,养老保障,劳动力保障;三是社交需求,包括工作关系,职业训练等应酬;四是尊重需求,包括行业认同,同事认同,职业认同,岗位认同;最后是自我实现需求,参与企业发展,达成自我价值目标。在培养青年员工时,国企党群部门和人事部门要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入手,从最底层入手,从青年员工的角度出发,尽可能满足需求,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晋升通道,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规划自己的职业,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企业的优质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再创佳绩。

4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的青年员工激励路径重构

正因为青年员工的身心状况对个体、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在国有企业中开展以理服人、以情感为首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不仅实现了对青年员工物质生活的关怀,而且走进了青年员工的心灵深处,是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4.1提高青年员工工资待遇和社保待遇,满足基本生理需求

一是严格落实绩效报酬制度。根据基层工作条件和职位的不同,实行倾向性的分级分类评价考核,坚持公平分配。对待一线青年员工,工作努力、业绩突出地给予恰当鼓励和合理回报。其次,在制定制度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反馈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青年员工的需求,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性化的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为青年员工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最后,关注心理健康。定期组织讲座、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为青年员工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

4.2 营造企业良好人文氛围,满足社会交往需要

首先要注重和谐的企业氛围,切实解决员工在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减少焦虑、抑郁、恐慌等不良心理状态,打通多渠道让青年员工表达诉求。企业要引导管理层与员工建立包括对人对事、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和谐关系,促进青年员工的人格成熟。同时,企业不仅要重视工商管理等学科知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更要重视心理学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特别是对年轻员工而言,企业应该尝试建立良好有效的心理辅导机制,引导青年职工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4.3提供实现自我价值平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打造岗位轮训、人才入库、岗位竞聘等方式支持员工成长成才。一是拓宽轮岗渠道,搭建职工成长平台。提供一线员工岗位轮训锻炼的机会与平台,提升青年员工参与企业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同时多岗位的锻炼也让青年职工的归属感更加强 。二是以青年职工为中心,搭建成果共享平台,通过举办各类竞赛,进一步提升一线岗位青年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激发员工学技术、钻业务、练硬功、作贡献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妍.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教师激励路径研究[J].经济师,2022(11):234-235.

[2]刘月鹏.EAP对青年员工人文关怀的路径与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9):92+141.

[3]路朝辉,崔永,戚继文.强化对青年员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路径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06):227.

[4]付庆和.基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改进核电工程项目青年思想工作[J].赤子(上中旬),2015(21):30-31.

[5]张丹.野外青年地质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1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