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基本弹奏技术的发展演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钢琴基本弹奏技术的发展演变

卞 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摘要:钢琴这门乐器诞生于1709年,从最早的手指弹奏到重量型弹奏,最后发展成现代科学的钢琴演奏方法。了解这些不同的弹奏方法的发展,对更好的去把握不同风格时期的作品和诠释作品本身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钢琴 技术 手指弹奏法 重量弹奏法

钢琴弹奏技术发展简史:

一.巴洛克时期

钢琴最早是1709年由意大利管风琴制作师克里斯托福里制作。早期的钢琴刚脱胎于古钢琴,在表现细腻的情感上逊古钢琴当时钢琴的弹奏法是从古钢琴弹奏法移植过来的,古钢琴在弹奏上仅依靠弹奏者手指的力量就能达到作品中所需要的效果,这一键盘触感原则直接延续到了早期钢琴的弹奏上,那时的演奏者主张“手指弹奏法”,即要求除了手指外,其它部位几乎保持不动,当时的键盘弹奏原则是身体不能有任何过多的动作和姿势。弹奏技巧讲究运音法,即把弹奏分为多种类别的连断奏,当时用得最多的就是non-legato,也就是现在的非连奏。

这一时期对钢琴演奏法贡献较大的是J.S巴赫和他的儿子C.P.E巴赫。J.S巴赫的演奏及教学理念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第一次强调了大指和小指在键盘上的运用,增强和扩充及改进了键盘这门乐器的技术。巴赫的儿子C.P.E巴赫继承了键盘传统,他设计了键盘中转指的方法,利用大指的伸缩性能进行转指,跨指,来完成各种音阶,琶音,跳音等音型。C.P.E巴赫的指法体系为近现代的钢琴科学演奏指法奠定了基础。

二,古典时期

古典主义的莫扎特沿用了古钢琴的演奏风格,即手指弹奏法,他承袭了巴赫的触键特点,要求声音轻巧明快,纯净亮丽。指弹奏法在克莱门蒂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创造了动力性弹奏法,利用手指高抬击键来增强力度的方法。克莱门蒂还确立了连奏技术。后来的克拉默主张弹奏时人的手臂尽量少动,并在连奏弹法上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19世纪的贝多芬为钢琴演奏法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贝多芬在钢琴创作中所使用的音域范围,音色变化和强弱对比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前辈,仅仅靠手指的弹奏已经不能满足作品中音乐戏剧性的需要,因此他加上了手臂和身体的动作来演奏钢琴,并伴随着较大的肢体动作。正是贝多芬开始使用钢琴来弹出交响化的宏伟的气魄与多变的音色,为浪漫主义钢琴弹奏方法奠定了基础。

三, 浪漫时期的演奏技法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渐渐兴起。钢琴技术在浪漫时期获得了更快的发展。为了适应更强力度的需要,手指的抬高越来越获得人们的重视,从手指到手,再到整个手臂的运动,并逐渐牵涉到整个身体的动作。浪漫主义钢琴家逐渐开始用较夸张的手法来表现音乐。这一时期对钢琴技术发展有较大贡献的是肖邦和李斯特,他们把钢琴的演奏技术和风格融为一体,将钢琴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虽然他们的风格和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但都推动了钢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肖邦打破了演奏中手指的排列顺序,开创了运用大指和小指在黑键上弹奏的先例,也改变了只用大指转换手位的传统的弹奏方法,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使用三四指或三五指间的绕指。在弹奏琶音时加上了手腕运动等一系列的演奏技术,肖邦的钢琴技术使得钢琴演奏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及拓展空间。他强调歌唱性的演奏风格,讲究柔和的触键和如歌的连奏。

同时期的李斯特则是继承和发展了贝多芬充满激情的动力性的风格。他的演奏追求的是管弦乐队般的交响效果。他改编了贝多芬,柏辽兹 、瓦格纳等人的交响乐,尝试在钢琴上进行交响乐队的演奏,寻求一种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外在辉煌的音响色彩。在弹奏方法上采用“手臂重量弹奏”,大胆地把钢琴基本弹奏方法从手指扩大到手掌,手腕和手臂,甚至使用身体。手臂重量弹奏在李斯特时期得到了确立。

经过浪漫主义音乐家们的努力,钢琴演奏的性能不断地得到开发,一些不同于常规的演奏技巧和技法被发掘出来,从最简单的手指指尖触键弹奏逐步发展到用指腹多层次的弹性触键,并加强了臂力在弹奏中所占的比例,进而开辟出钢琴演奏技法的新的局面。

四,19世纪的重量弹奏法

经过众多的钢琴演奏家和钢琴教师不断的实践,到19世纪下半叶,重量弹奏法应运而生。德国钢琴家德培最先预示这一新观念。他认为“演奏时手臂从肩膀自然地落下,各部位肌肉协同作用,要把手臂的动作形成一串弧形动作”。钢琴教育家布莱特豪普特也主张弹奏时主要的力量来自于大臂和肩膀。车尔尼的学生莱舍蒂茨基则主张使用整个手臂,放松手指并用自然的力量落到键盘上。。

重量弹奏学派的出现给了手指弹奏为主导的传统演奏法以观念性的变革,它在19世纪后半叶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广大钢琴演奏者所热衷和主动推广的新方法。它跨越了艺术自身的局限,有了跨学科的突破,是生理解剖学派在钢琴演奏技术上的重要贡献,为后来的现代钢琴演奏法奠定了基础。

五  20世纪的现代钢琴演奏学派

到了20世纪以后,重量弹奏法被各个国家在钢琴教学上所普遍接受和使用,通过人们长期的艺术实践,到20世纪钢琴演奏技法越来越成熟,人们更趋向于将手指弹奏和重量弹奏结合起来,除了对手指加强训练

,同时还将手臂,肩部乃至全身的重量加以灵活运用,力求用最简洁的技术和动作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现代科学的钢琴弹奏方法要求要把重量运用到弹奏的整个过程,从肩,大臂,前臂,手腕和手指,每个部位都要去放松,并利用手掌关节的支撑,第一指关节的灵敏和手指的积极触键,把重量送到指尖。到二十世纪中期,现代钢琴演奏技术除了弹奏技术更加科学以外,更大的突破在于突出了演奏者的心理活动,这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钢琴弹奏纯肢体活动的观念。现代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越来越重视心理活动在弹奏中的重要作用。德国钢琴家卡尔·莱默尔《现代钢琴演奏技巧》一书序中提出了用头脑来掌握钢琴技巧的观点,他认为这个观点人们长期以来认识不足。

现代科学的钢琴演奏方法不再象过去的那样,只把单纯的弹奏法做为方法论的主体去研究了,而是把技巧和人的头脑,和人的听觉结合起来,并慢慢被广泛接受,为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周薇:《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2. 林振纲《钢琴学习中的诀窍》,上海三联书店,2012

3.  根纳季.齐平著,董茉莉、焦东建译,陈复君校订:《演奏者与技术》,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卞钢 男,1969-,硕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