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8
/ 2

心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

张丽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凯里,556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进行血液净化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划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方式,观察组采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应用在血液净化护理中效果明显,能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心理干预;血液净化护理;应用效果

血液净化主要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方式之一,该治疗方式是通过对血液净化后再经过体内的净化装置将体内的多余水分以及毒素排出到体外,再将其送回到体内,保证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度,促使人体始终能保持在健康状态,增加人体生存周期[1-2]。但在长期的血液净化治疗下,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加大患者的心理负担,进而部分患者会在治疗后期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加强患者心理干预,是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故而本次研究将分析心理干预应用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本院进行血液净化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划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方式,观察组采取心理干预。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62.54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4.37岁。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可以对比。

纳入标准:均为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患者;患者精神正常可以与护理人员沟通;自愿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者伴有其他重大疾病;患者患有其他慢性疾病;患者精神异常。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包括以下几点:

(1)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进行监测,了解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便于及时的调整治疗方案。

(2)饮食护理:了解患者饮食喜好,结合患者病情发展制定针对性饮食护理,重点是要补充身体营养,减少高钠、高钾摄入,缓解患者症状。

(3)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关于疾病以及治疗方式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以及治疗方案的认识。

观察组:该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具体如下。

1)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评估,首先,开展护理工作前,要对患者的个人资料有一定的了解,包括接受文化水平、年龄、性格等,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针对性的改善患者情绪。护理人员在与患者家属沟通时要尽量的温柔,采取微笑服务,告知患者以及家属血液净化方法、原理以及流程和最终的目的等,纠正患者家属对该治疗方式的错误认知,确保患者能够有序开展治疗。当患者到医院接受治疗时,由于环境模式,各种医疗器械都会使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所以患者入院后需要先带领患者对医院环境进行初步了解,而后告知患者在住院期间注意事项。在与患者交流时要认真倾听,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想法,并向患者传递积极正能量话语,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此外,若发现患者负面情绪较为严重,则需要及时的予以疏导,并引导患者说出心中情绪,缓解患者内心压力。

2)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要为患者详细的讲解关于血液净化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宣传手册、视频等形式强化患者认识与记忆。结合患者个人情况帮助患者制定良好的护理方式,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3) 

4)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总分52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负面情绪越严重。②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主要评估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三个方面,总分100分,分数高则说明患者生活质量佳。③比较患者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呕吐、透析中低血压。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正态分布指标数据将用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用率(%)表示,组间数据用卡方检验,p<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

组别

例数

焦虑

抑郁

对照组

40

52.164.30

51.433.87

观察组

40

31.982.07

30.542.67

t

5.257

3.128

p

0.0000

0.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

组别

例数

心理功能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对照组

40

84.634.91

80.653.21

82.053.75

观察组

40

95.084.57

93.554.76

94.874.56

t

6.245

9.426

4.126

p

0.0000

0.0000

0.0000

2.3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组别

例数

恶心

呕吐

透析中低血压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

40

2(5)

1(2.5)

1(2.5)

10

观察组

40

1(2.5)

0(0.00)

1(2.5)

5

X2

4.241

P

0.038

  1. 讨论

血液净化是将血液中有害物质进行清除,而后对血液达到净化的作用,以此来控制病情发展[2]。然而患者在进行血液净化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不仅需要承受身体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当病情发展严重时患者会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必定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由此说明,对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及时的缓解其负面情绪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通过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心理情绪,为患者展开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而后再与患者沟通时语言予以肯定,不断的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使患者能够予以高度配合。最后,再对患者进行二次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强化对疾病以及治疗方式的认识,对治疗方式深入的了解,减少患者在未知情绪的影响下出现恐惧情绪。吴蕴娴、张玉涵[4-5]等人对此进行研究后发现,血液净化患者极容易受到社会以及外界因素影响,出现负面消极情绪。为此,对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后能够缓解其负面情绪,缓解患者焦虑、恐惧心理。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就明显的得到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之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也得到缓解,与对照组相比之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良好的护理干预下,患者以积极心态接受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之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应用在血液净化患者中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心理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凤娟,付敬,王汝娟等.结构化健康教育结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01):91-93.

[2]汪旭华,乔纳.支持性心理干预在三联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04):563-564.

[3]冯新云,冯素娟,张珀璇.心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心理月刊,2021,16(18):99-100+34.

[4]吴蕴娴,曹丽.分析心理支持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护理中应用的效果及患者情绪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5):79+86.

[5]张玉涵.血液净化护理中运用心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心理月刊,2021,16(08):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