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要点分析

陈为泉

杭州新纪元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消防设计属于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核心内容,消防设计效果关乎建筑安全。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中,必须重点关注消防设计,严格按照行业规范,对消防工程进行全面系统地规划,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从而防止建筑工程发生火灾事故。本文重点分析了建筑电气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消防设计要点,以此提高建筑的使用安全性,让人们的人身安全更具有保障。

关键词:建筑电气;电气设计;消防设计;

1、建筑电气设计与消防设计概述

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主要遵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的有关规定。消防设计是电气设计中的关键组成,其设计合理性将与电气系统日常运行状况直接挂钩。

1.1建筑电气设计的基本概念

建筑电气设计是指在建筑设施规划和设计过程中,针对建筑电气工程系统的布置、电气设备的选型、电气线路的敷设、电气安装工程等建筑电气系统的建设、运营和维护的全过程进行的一个系统化规划和设计。建筑电气设计的核心是要保证建筑电气设备的质量、安全、可靠性和性能。

1.2消防设计的基本概念

消防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对建筑物内部的消防设备、灭火系统、防火构造、疏散通道、烟气排放和控制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满足消防安全要求,并保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消防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的布局结构、建筑内部安全干道、建筑消防设备的选型和布置等因素。

2、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要点分析

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在火灾消防报警系统架构设计环节中,应根据建筑物实际需要配备火灾警报器设备、探测仪、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消防广播等消防设备。

(1)火灾探测器的挑选需要考虑火灾探测器的类型和位置。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范围来选择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如光电式、热式、气体式等,解决不同场所火灾的烟、热、火苗辐射源等选择相应的探测仪种类,以便对火灾发生的时候做出快速反应,控制火灾安全事故。

(2)在消防报警系统设计工作中,计算机需对应设计区域明确具体探测仪部署总数,对探测器进行有效布局,及早发现火灾安全隐患,并能在火灾早期开展有效管理。

(3)当火灾被检测到时,报警系统应及时传输声音和光线信号,提示人员注意火灾,并向相关部门发送警报信息。包括消防部门和建筑物管理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4)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应该设置备用电源,以确保在电源中断或其他故障情况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5)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其正常运行。

2.2消防水源的布置和设计

(1)消防水源的类型和数量。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灭火设备的特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消防水源。消防水源种类多样,包括水罐、消防栓、消火栓等。同时,在确定消防水源的数量时,也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使用性质、消防等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消防水源的位置和布置。消防水源的位置和布置应该与建筑物的内部构造和火灾风险分区密切配合。消防水源应当布置在易燃易爆的场所附近,尽可能地减少灭火时间。在建筑物内部设置消防水源时,要保证消防水源的通行道路畅通,方便消防队员的操作。

(3)消防水源的保护措施。在消防水源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其周围环境的因素。比如防水、防腐、防冻等措施,保证消防水源的正常使用。同时,需要定期对消防水源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2.3消防配电设计

(1)建筑物消防用电设备供电设计

消防用电负荷等级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时,应由一段或两段消防配电干线与自备应急电源的一个或两个低压回路切换,再由两段消防配电干线各引一路在最末一级配电箱自动转换供电;消防用电负荷等级为一级负荷时,应由双重电源的两个低压回路或一路市电和一路自备应急电源的两个低压回路在最末一级配电箱自动转换供电;消防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负荷时,应由一路10kV电源的两台变压器的两个低压回路或一路10kV电源的一台变压器与主电源不同变电系统的两个低压回路在最末一级配电箱自动切换供电;消防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负荷时,消防设备电源、可由一台变压器的一路低压回路供电或一路低压进线的一个专用分支回路供电。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消防控制室等的两个供电回路,应由变电所或总配电室放射式供电。常用消防用电设备在火灾发生期间的最少持续供电时间。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消火栓、消防泵及水幕泵、消防电梯≥180分钟、自动喷水系统≥60分钟,水喷雾泵和泡沫灭火系统≥30分钟,防排烟设备,火灾应急广播≥90,60,30分钟(应大于等于疏散照明时间)。

(2)配电线路布线系统

消防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目前一般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耐火)电缆。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矿物电缆除了传统的BTTZ型铜制外护套电缆,还有近些年来新兴并得到良好运用的柔性矿物电缆,后者的现场敷设施工更为方便,但防爆、防水等性能较弱,设计人员可根据建筑的品质和造价综合考虑。

(3)备用电源和非消防电源强切设计

正常的电源可能会被火灾破坏而失效。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备的备用电源通常有独立于工作电源的市电回路、柴油发电机组、应急供电电源(EPS)三种。这些备用电源的供电时间和容量均要求满足各消防用电设备设计持续运行时间最长者的要求,特别是采用应急照明灯中自带蓄电池作疏散照明的应急备用电源时,其电池组初装容量要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消防应急照明灯具通用技术条件》GA54的规定要求。

火灾发生时,如果烧到电线,那么会造成短路,扩大火灾。另外,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救火时,如果没有断电,那么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时有触电危险。因此火灾发生后一般会切断非消防电源,以避免造成线路混乱,使火情大面积弥漫。在设计阶段,我们需要保障火灾状况下的非消防电源系统设计合理性。需区别设计应急指示灯及普通照明系统的电路,避免应急照明系统失效。

2.4应急照明系统设计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是指在发生火灾时,为人员疏散和消防作业提供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的建筑消防系统,包括疏散照明和备用照明。消防应急照明最少持续照明供电时间及最低水平和垂直照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系统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使用性质及日常管理及维护难易程度等因素来确定,设置消防控制室的场所应选择集中控制型系统。灯具的布置应根据疏散指示方案进行设计,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灯应设置在墙面或顶棚上,备用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安全出口标志灯,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内侧上方,疏散走道的疏散指示标志灯具,应在走道及转角处离地面1.0m以下墙面上、柱上或地面上设置。消防应急灯的设置应保证为人员在疏散路径及相关区域的疏散提供最基本的照度,标志灯的设置应保证人员能够清晰地辨识疏散路径、疏散方向、安全出口的位置、所处的楼层位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建筑消防系统的重要性,强化配电设计,在消防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遵循相关法规标准,注重细节,通过科学合理的消防设计来优化建筑物使用功能,避免存在安全隐患,实现高品质建筑电气消防设计,赋予现代建筑更具高效性电气消防各项功能,满足于人们实际的使用需求,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鹏飞.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要点分析[J].砖瓦世界,2023(2):181-183.

[2]刘易才.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要点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20(1):87.

[3]肖祥.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要点分析[J].智能城市,2021,7(2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