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发行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2

利率市场化对发行量的影响

胡燕波吴林惠

 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13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初见成效,已经初步建立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利率体系,而随着存贷款利差的收窄,银行必须通过加强中间业务的投入,利用理财产品等业务提高盈利能力。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利率市场化的研究以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研究发现,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理财产品和利率市场化相互联系的研究还较为欠缺,因此本文一大特点在于视角独特,通过把利率市场化和银行理财产品联系起来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盈利模式都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而产生剧烈的变化,银行以往靠收取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必将让步于不断发展的中间业务,特别是理财产品业务,因此在利率不断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调整盈利模式,如何发行管理理财产品对于银行来说意义重大,这也是本文的核心论点。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银行理财产品;影响

1利率市场化对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利率市场化改革将直接影响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在传统的利率管制下,银行可以通过人民银行制定的存贷款利率来获得较高的利差收入。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存贷款利率将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决定,这将导致存贷款利差的逐步缩小。为了弥补利差收入的减少,银行将倾向于发行更多的理财产品来获取更高的投资回报。

其次,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提高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更加灵活地随着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变化。当市场利率上升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相应提高,这将吸引更多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从而增加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

此外,利率市场化将促使银行更加注重创新理财产品的设计。在传统的存贷款利率管制下,银行往往依赖传统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5]。但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将受到竞争的压力,需要设计更加多样化、创新性的理财产品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这将带动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扩大。

此外,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监管政策的改变也会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可能会受到限制或调整。监管部门可能会对理财产品的种类、期限、投资范围等进行限制,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综上所述,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有着积极的影响。它将促使银行通过发行更多的理财产品来弥补利差收入的减少,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推动创新理财产品的设计,并受到金融市场稳定和监管政策的调整影响。这些因素将共同推动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逐步扩大。

所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而监管政策的调整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期限结构的影响

2012年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比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虽然3-6个月的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比例相对较稳定,但是1个月以下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数量下降明显,1-3月的短期理财产品的数量快速增长,12-24个月的理财产品占比也大幅下降,这种结构变化的原因首先是由于银监会在2011年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针对当时银行业存在的利用短期理财产品逃避监管高息揽存的现象,通知进行了明文禁止。而在2012年,银监会更是明令禁止了商业银行发行超短期的理财产品,其次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人民银行连续三次上调存贷利率,息差的大幅降低,商业银行传统依靠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因此不得不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而从长期理财产品和短期理财产品来看,短期理财产品的流动性更强,从而导致短期理财产品的需求大于长期理财产品。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市场上最多的理财产品是结构性理财产品,期限越长,则其挂钩的金融标的波动性越大,收益前景越不明朗,而短期理财产品的期限短,所挂钩的标的波动性相对较小,收益更加明朗,因此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大幅增加,而长期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大幅减少,反应了利率市场化对理财产品期限结构所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期限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政策规定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超短期理财产品比例下降,而中短期理财产品的比例相对稳定或略有增长。此外,投资者对长期理财产品的需求减少,短期理财产品的流动性和收益特性更受青睐。这些变化反映了银行在适应利率市场化、满足投资者需求方面的调整和转变。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结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政策规定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资金流动性的影响:利率市场化后,货币市场资金流动性增强,银行对于流动性管理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短期理财产品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对于投资者来说,短期理财产品流动性好,可以满足短期资金需求,这也促使了短期理财产品的占比增加。

风险管理的影响:随着监管日益严格,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减少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由于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在市场不确定性较高时风险较大,银行则更倾向于发行中短期理财产品。这也是为什么12-24个月的理财产品比例持续下降的一个原因。

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主要取决于其所挂钩的标的品种,而不同类型的标的品种具有不同的波动性和流动性。在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下,银行更倾向于发行与当前市场环境相适应的理财产品。例如,在股市震荡和利率上升的情况下,银行会更倾向于发行与固定收益品种挂钩的中短期理财产品。

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影响:理财产品的期限也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相关。一般而言,长期理财产品包含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较为适合。而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短期理财产品。因此,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也需要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进行优化。

综上所述,银行理财产品期限结构受到多方面影响。政策规定、市场环境变化、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市场供需关系以及投资者风险偏好等因素都对期限结构产生了影响。银行在理财产品创新与经营中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以满足投资者需求,实现风险管理、流动性管理和收益优化的平衡。

3利率市场化对理财产品投资标的的影响

从投资标的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主要为信贷资产,债券,票据,汇率,股票和商品等。利率类理财产品占比最高,变化最大的是信贷类理财产品,从2016年的50%下降至2020年的0.5%,组合类理财产品的变化也较为明显。

首先,利率类理财产品和组合类理财产品的占比变化基本和存贷利率走势相似,且其投资标的本身就是利率或者相关的衍生品,所以受利率市场化影响很大。

债券与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的资金主要用于投资货币市场,投资标的包括国债,企业债,中期票据,央行票据等信用较高的金融资产,因此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动对此类理财产品的收益和发行规模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的变化趋势与市场利率的变化整体上是基本一致的,说明利率市场化对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并不是比例固定的,而是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而进行调整的。

参 考 文 献

1]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J.2005

2]王治.利率市场化渐进式改革设想.[J].经济论坛.18),2003:19-20

3]谢璐.利率市场化的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10),201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