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1
/ 2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李靠通李俊三李淑娟

610431196902023859 612501198710011392 61032219750118032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兴建了许多高层建筑、大跨桥梁、水坝、核电站和海洋工程结构等大型土木工程基础设施,因此需要大量具备扎实的土木工程基础理论、知识技能以及较高职业素养和责任感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对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引言

当代,中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不断深化理论改革与实践创新,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浪潮,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高校实现教育体系改革、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与实践路径。为此,各类专业都在积极探索并努力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从而真正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以及人才培养质量[1]。高校的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目标和特点,从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资源等全方面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更要将思政教育元素灵活、巧妙、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浸润的目的,最终培养出思想先进、道德高尚、责任感强,且能够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高素质专业人才。

1目前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1.1教师自身思政学习不够

目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自身思政学习不自觉、不全面、不深入的现象。大多数专业教师不能够对所承担的教学科目可融入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深入探索与充分挖掘,甚至有的教师不注重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认为有学生辅导员的引导,以及大学一年级时所开设的思想修养、近现代史纲要、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程已足够起到对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不需要再在专业课程中刻意设置思政教育环节。因此,专业教师大部分备课时间主要用于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自身思政学习不够,导致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较少,课程思政建设不深入,课堂思政教育较少,或虽开展了思政教育,但内容较少且浅显,思政育人效果不明显。

1.2课程思政建设依据少、经验少

由于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倡导为近几年的新生事物,因此,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尚未建立健全对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引导机制和规范条文,因此课程思政的建设基本根据高校各专业教研室所拟定的大致提纲以及专业教师的个人理解来开展实施,始终未见比较成体系且推广应用效果较好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范例,由此可见,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可借鉴经验显著不足。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土木工程专业课思政辅助教材等参考资料,教师在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只能生搬硬套地将内容强行加入到讲授环节中,给学生造成很突兀、莫名其妙的感觉。与此同时,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不同教师在授课时有可能出现重复讲授相同思政元素案例的情况,没有注重思政元素之间的传承与联系,导致思政元素的融入缺乏有机性、完整性以及系统性,思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1.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元素融合紧密度

不够近年来,很多专业教师为迎合潮流,甚至为在教学技能和教学创新等教学类比赛中取得佳绩,“表面上”在授课过程中加入了思政元素,但也仅仅是昙花一现。一些高校也相继推出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但也并非经过专业细致严谨的论证,导致教学内容不仅偏离了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和实际情况,甚至影响了学生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消化,造成负面影响。该类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元素融合不够紧密,仅停留在表面功夫,没有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的内涵与融合方法,因此难以起到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应有效用。

2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建设举措

2.1深化课程思政育人的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方面,高校必须牢牢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贯彻到每一节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将课程思政和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在理念上进行深度融合,这主要表现在土木类专业教学理念的转变。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一精神已经被逐渐纳入到高校的教学理念中,同时,“立德树人”也开始作为学校育人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时刻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始终将专业课知识教学与课程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总之,教师和高校要协力深化课程思政育人的理念。

2.2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师储备了丰富的土木类知识,深入掌握了本专业课程内容,但是在课程思政中的人文知识掌握上存在不足,导致不能够在专业课程中熟练地应用课程思政。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必须培养既具备充足的土木类专业知识又具备人文知识的专业课教师。这样才能在课程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未来形势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需求。同时,教师不仅仅要将工程类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强烈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使命担当感。

2.2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考核机制建设

课程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至关重要。为保证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效果,应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这是促进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通过育人成效的实时反馈,及时调整并完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因此,应持续推进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的完善。对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若仅仅采用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思政教育不同于专业知识教育,思政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应采取专业课程思政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融合、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具体地,应加强对于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平时成绩中,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生之间互相测评结果等,其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认知、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涉及思想层面的表现,以及其最终所呈现出的学习效果。同时,可根据专业课程的单元或者以时间为单位,考察学生在所有单元和时间段上的表现,做到全方位考核、全过程考核。期末考试中,可通过设置工程案例分析等题目考查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等。最后,综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实践创新能力和道德认知测评等情况,给出学生的专业课程思政考核成绩。此外,还应对已毕业学生进行调查和跟踪,设置多个能够考察学生工作能力、职业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评价指标,采取学生自评以及就业单位对学生评价打分的方式来反映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并累积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作出课程思政教育方案的相应调整。

结语

新工科背景下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专业课程的内涵,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2]王文静,张大富,许念勇.以课程思政为引领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21,30(5):191-197.

[3]彭亚萍,胡大柱,苟小泉,等.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2):128-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