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表演,大收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5
/ 2

小表演,大收获

秦晓敏

濮阳市实验幼儿园 河南 濮阳 457000

表演区作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活动形式。它不仅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表演的机会,使他们在轻松、愉快、自主的状态下进行游戏。表演区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在中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部分的孩子都可以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来,跟同伴之间也能用更加丰富的角色语言进行互动。那么今天我将要从表演区环境创设和材料及玩法三方面来汇报。

结合大班本学期主题课程以及班本情况自以及孩子们的兴趣点,是表演区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

我们在前期的环境创设中,老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我们结合本学期《中国娃》的主题,为了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民族舞蹈、民族服饰、民族乐器等民族文化元素,提供了民族舞蹈动作图片展示,民族乐器和民族服饰等等,其他的环境创设都是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方式一点一点呈现在了区角里。(图片)区域材料投放了日常孩子们表演的表演服装、丝巾、自己做的头饰、打击乐器、化妆品、动物头饰等还有表演的工具,比如音响和话筒。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指南》艺术领域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其次呢就是孩子们的玩法。

首先表演内容的选择,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表演兴趣,所以表演区我们要表演什么跟孩子们展开了讨论:

(讨论一)“以前学过的歌曲”“我在梦芭蕾学的新舞蹈”“我在口才班学的三句半”“新学的《北京的金山上》”有孩子说到这首歌曲的时候,我还听见有不少小朋友开始哼唱了。我感觉到了孩子的喜欢。接着我们有进行讨论,这首歌你们准备怎么唱呢?“边跳边唱”“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我还可以打鼓”原来一首歌我们可以有多种形式来表现,那就需要我们提前分配好角色,谁来唱歌,谁来跳舞,谁来打鼓伴奏...那唱《北京的金山上》需要哈达,我们有么?我们又进行了讨论“上网买”“丝带”“什么都不拿,假装有吧”“卫生纸吧,是白色的,长长的,最像”,听到这个,小朋友都哈哈大笑但是也都同意。表演过程中,为了让表演更形象,会需要一些道具,大班孩子会逐渐摆脱成人所赋予的专用名词,大班孩子思维正在向具体形象发展,创造欲望比较强烈,象征性游戏趋于成熟,表达方式多样化,所以在游戏中也会出现以物代物的现象。经过讨论,孩子们决定把本学期学过的民族歌曲作为主要表演内容。随后孩子们做了节目单,表演的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曲目,观众也能清晰今日剧目。(节目单图片 孩子表演图)结合主题,孩子们在教育活动中掌握了常见民族服饰的特点,熟悉并且会唱民族风格的歌曲之外,我们还加入了民族舞蹈的元素,把常见的蒙族、藏族、傣族、新疆维吾尔族的基本动作让孩子们去模仿,他们穿着民族服装,唱着相应的民族歌曲,跳着民族舞蹈,真的是有模有样。(黄林清图片)就连男孩子都特别愿意选择表演区。(洋洋视频)通过表演,幼儿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启迪。从语言美、服装美、道具美、妆容美逐步扩展到对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的感受。在十一月份,我们各班都开始了艺术节的排练,平时的排练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有点枯燥的,其实这时候孩子们的表演是没那么自主,自由的。我们就想能不能把艺术节的表演内容融入到表演区,既能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文艺作品的内容,也能够让孩子们自由自主的创造性表演。刚好在一次区域评价中有个孩子说:“老师我今天想在表演区唱《送别》,可是没有音乐”这正跟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然后呢我们又进行了讨论:

有小朋友想在表演区表演我们艺术节的节目,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准备?“表演的音乐”“朗诵时候的书拿过去”“跟排练一样的表情”“节目单上没有,怎么表演”节目单上没有,我们怎么办?孩子们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通过绘画的方式把节目单进行了更新。(节目单图片)表演的时候孩子们的状态也区别于集体排练时候,神情是放松的,表情也不由自主的表现出正享受其中。(配桐,睿图)在表演过程中,幼儿根据自己对文艺作品的理解来表现内容,按照自己的发展水平来选择表演的形式,因而没有外在压力,更容易通过自我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渐培养活泼开朗、勇敢自信的性格。孩子们在中班有了一定的游戏经验,作为老师考虑到大班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伴间合作意识增强,对新鲜事物的学习欲望的增强,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的前提,孩子们才能自主游戏和学习。表演内容是孩子们所喜欢的,是幼儿表现美和对文艺作品再创造的过程。表演环境又是轻松的,激发着孩子们表演的欲望,体验着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

表演区的除了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表演,增强自信,形成良好的个性,提高其审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的能力之外,对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伴间的相互配合,角色分配,遇到问题孩子们会凑在一起商量如何解决,都是孩子们在一次次表演区活动中凸显出来的能力。在表演区你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又是怎么解决的?“刚开始胆小不敢表演,七月鼓励了我,我心里给自己打打气”“我和王翔睿同时想穿同一件衣服,我让给了他”“我表演服长穿不上,晓西帮助我拉拉链”“有一个话筒没电了,我们都想唱歌,后来剪刀包袱锤,谁赢谁唱歌,其他的去伴舞”“我两都想当主持人,我想了想你主持吧,我去打鼓”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同时也学会了谦让,意见不一致时能倾听别人的看法,能关注到同伴的需要,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次区域评价自评中,媛媛说:“老师,我们表演区今天出了问题”“我今天完整的唱完了一首歌,但是没人给我鼓掌”我说“如果没人鼓掌你心里感觉怎么样”“不开心”“表演没人看,不想演了”“声音会小”其实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中,童话剧,歌舞表演都是有观众的,所以就这个问题,我们展开了讨论:我们的表演区需不需要观众?“有观众,表演劲大”“不会乱表演,会正规表演”“有观众才有掌声”“表演就是给观众看的”我们进行了投票,投票结果是全票通过应该有观众。(图片)老师“那班里谁当观众呢?”“班里小朋友都选区了”“中班时候娃娃家的人可以去看表演”“茶区的小朋友可以去看表演”“科学区做完实验,收拾干净了可以去看表演”,“那这样的观众太不稳定了,如果茶区,科学区的小朋友今天没有完成工作,或者完成的晚了,没赶上怎么办?”最后孩子们进行商量,思考,得出班里设置自由区角,心愿清单上印章够十个可以兑换自由区角。这样自由区角的人就可以去表演区当观众。那作为表演区观众,看表演之前应该做什么准备呢?“妈妈带我看童话剧,需要买票”这个主意不错,那你们见过表演的票么?我们一起设计下我们表演区专属票吧。你觉得我们的票应该怎么设计?“画上大一班”“写上多少钱”“在上面画上舞台,还有小朋友在唱歌”“画上表演区彩虹帘子”孩子们自己说着,还跟身边的同伴进行了分享,孩子们用画笔设计出了一张张各具特色的大一班表演票。表演区有了票,观众怎么得到呢?拿钱买”“随便看吧”“小银行取钱用心愿清单的印章来兑换最后大家同意了淘淘的意见。决定一枚印章一块钱。还可以领取一个小巴掌,鼓掌,像上次赛龙舟一样”“找到自己座位”“带点小零食还有垃圾袋”结合生活经验,孩子们谈论最后得出来表演区看表演需要做以上准备,老师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想到的记录下来,并把它张贴在了表演区的门口。一切准备做好了,如何做个文明小观众呢?“等待表演和表演开始不能大喊大叫”“不能到处乱跑”“不能随意到舞台前面”“没开始之前,要耐心坐座位等待”“保持安静”“别人表演的好了要鼓掌,鼓掌不能太大声”“排队找座位”“结束以后把凳子摆好”《指南》中社会领域中指出“要关心尊重他人,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作为老师,利用表演区小观众的角色游戏,帮助孩子了解与自己关系亲密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体会他们给大家带来的服务,懂得尊重别人。通过游戏里的观众角色,孩子们都能了解自己是社会的小公民,需要遵守我们社会共同的行为规则。看表演也需要遵守看表演的基本规则,学做文明小观众。

知道了如何做一位文明小观众,那作为演员,又应该怎么做呢?我们有进行了讨论,“严格按照表演前准备做好准备”“不能一直化妆”“提前分配好角色”“表演时候不能偷懒,全力表演”“不能唱一句,歇一句”“有精神的”“中间不能挠痒痒”“大声有好听的声音唱歌”“跟好音乐节奏”“主持人要大声,说清楚,不然观众听不见”“跳舞时候要有队形更好看”“互相帮助,谁忘记了要小声提醒”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出的都是日常排练老师们对他们的要求,孩子们已经在潜移默化中知道自己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干好自己职责以内的事。表演游戏可以对孩子们的形象、仪表、言行、体态、艺术素质等方面起到综合培养的作用,在表演过程中,小演员会为了是自己的表演的形象得到同伴的认可,都能主动调整自己的状态。通过小小的区角,表演过程孩子们的更自信了,更勇敢了。角色分配有了主人翁意识,同伴合作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体验到合作和帮助同伴带来的快乐。

《纲要》中指出,“为幼儿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发情趣,使得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的创造的成就感。”而要真正使“表演”发挥实效,使孩子们有所得、有所长,老师赞赏的目光,一次鼓励的微笑,一句欣赏的话,便能激发孩子们更积极的投入到表演活动中,长此以往,便可挖掘出孩子更多表演潜能,感受到表演的快乐。而作为老师,我们做好静心观察的人,各方面支持的人和用心引导的人。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