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水产养殖池塘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1
/ 2

冬季水产养殖池塘管理措施

袁晓东

510226197004202715

四川省水产学校

摘要:社会经济水平逐渐进步,带动人民生活质量日渐提升,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水产品的质量问题,开始追求安全、卫生的无公害水产品。本文主要围绕着无公害水产养殖来展开,分析养殖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内容,探究优质的养殖管理举措,不断促进无公害水产养殖体系的完善,让水产养殖更加安全,让人们享用到安全的水产品。

关键词:冬季水产;养殖池塘;管理措施

引言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持续、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对物质需求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和标准,绿色无公害食品逐渐步入人们生活且已然成为现下社会关注焦点,致使淡水养殖行业压力急剧上升。在此种环境下,淡水养殖行业积极采用更为先进、科学、有效的养殖模式以及养殖技术,并进一步提升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关注力度,为淡水水产养殖业持续、绿色、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的同时,也让养殖户自身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进而为社会经济高质量、高成效发展提供强劲助力。

1水产品质量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

1.1 水质分析

在水产品的养殖阶段中,水产品的质量会极大地受到水质的影响,通过长久经验来看,我国很多部分的养殖户不具备良好的养殖素养,没有将养殖质量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上,所以水质管理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养殖体系缺乏科学性,在养殖处理时,盲目地向水中投入大量的有机肥料,而有机物质会进行分解,将水中的大部分氧气消耗掉,从而导致水中氧气不足,改变了水质状态,影响了水产生物的生长。一部分水产品,因为氧气缺失而死亡,另外如果水中缺氧,对于病菌和病毒来讲,生长趋势更好,水产品就很容易出现病状。

1.2 饲料等物质的使用问题

观察水质可以看出,如果出现大量有毒物质,基本上源于两种情况,一种是水源自身不能够以良好的循环,自动调节功能严重失去平衡,久而久之,就会积攒大量的毒元素,另外一种原因,主要是有其他物质的干扰,比如工业污水、生活排放的污水等,让水中的生物遭遇到严重的影响。在目前的养殖行业当中,化肥养殖形式比较多见,化肥可以改变水的质量,让水中充满足够的有机物,应用的方式比较简单,很多养殖户更加青睐于应用化肥。但是,在使用的阶段中,很容易产生氨氮,长时间会对水产品形成影响,残留部分毒素在水产品的体内。纵观水产品养殖形式,很多时候属于混养的状态,在水中放入大量的人工饲料,水资源会发生变化,产生众多有害物质,同时水产品会排泄出一定的物质,所以水质很容易受到影响。

2主要淡水养殖模式

2.1 池塘智能化养殖模式

池塘智能化养殖模式的核心在于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智能装备与传统池塘进行充分结合,进而实现对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多样信息进行实时、准确掌握,然后再加以远程遥控等技术和设备达到自动操作或者人工作业的现代养殖形式。池塘智能化模式相较于其他现代养殖模式就有较强的简便性和灵活性,结合实际养殖工作来看,其具有水质自动检测与报警、水下鱼群活动与设施检测以及自动化投饵等多种功能和作用。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对通信信号以及电源稳定性提出了较为严苛的要求和标准外,对于养殖设备等其他事项和环节要求较低,进而对以往养殖习性没有过多变化和影响。对于相关设施设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完善性,后期维修成本相对较低,一次投入可持续使用。就现下实际状况来看,其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应用广泛,并在我国现下智能化淡水养殖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较大作用。

2.2 网箱智能化养殖模式

网箱智能化养殖模式与池塘智能化养殖模式存在一定相同之处,但是在实际进行网箱养殖工作过程中,极易受到同一湖库水质的影响,由于大库水质遭到破坏或者发生突变致使大规模、大范围鱼死亡状况频频发生,故相较于池塘智能化养殖模式,其更注重水质自动监测与报警功能。结合敞开式的水下独特环境条件,进而对监控系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标准和要求,这就需要将智能设备与传感器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物联网”立体覆盖养殖范围,充分发挥传感器、射频识别以及二维码技术作用,对水下网箱中的多种养殖要素进行精准识别,以此为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提供必要便利的同时,实现对水产养殖全方位智能化管理。网箱养殖绝大多数情况下多被应用于水位相对较深的大水面,其区域内气候以及环境极具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在进行相关智能自动化设备过程中应充分结合风浪以及雨水的具体状况的同时,也应进一步提升对后期设备维护费用预算工作关注力度,相对于其他养殖模式而言,其对自动化产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

2.3 稻渔绿色综合养殖模式

稻渔绿色健康综合种养模式又称之为稻渔共生模式,是绿色养殖发展的突出表现形式。稻虾模式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就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首先,水稻能够为鱼虾等水生动物提供部分养料和食物。其一是水稻以及收割后的水稻秸秆为鱼虾等水生动物提供极为有利的生活环境。其二是水稻在茁壮生长过程中存在的杂草、形成的微生物群以及病虫等为鱼虾健康、快速生长所需的饵料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其三水稻凭借自身强大的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进而为稻田水生动物成长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其四收割完毕后所剩下的秸秆以及稻糠可作为饲料喂养禽畜,而禽畜所产生的粪便又可作为绿肥来提升稻田肥力,而其中所生成的微生物也可作为鱼虾饵料。

其次,鱼虾鸡等动物也能够为稻田生长提供必要支持。在进行鱼虾鸡养殖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排泄物、分泌物等也可作为肥料为水稻生长提供所需营养。鱼虾等水生动物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极大满足水稻光合作用需求,进而让水稻最终产量以及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结合相关研究数据以及资料可以得出,渔稻共作模式相对于以往水稻单种模式在整体产量上增长近5%。

3水产养殖池塘管理措施

3.1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提高应对能力

鱼类越冬在北方地区一直是个难题, 北方冬季天气变化剧烈,温度降低速度快,有时会出现突然降温天气,甚至出现极端恶劣天气,给渔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因此,水产养殖户一定不要认为冬季鱼不需要喂料,就没有什么事。 而是要提高警惕,时刻关注天气变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严防冬季低温给水产养殖造成重大损失。

3.2及时维修增温、保温设施

冬季来临前, 对于冬季利用温棚等设施进行养殖的渔场, 要加强渔业设施维护, 及时检查加固棚架、塑料薄膜等配套设施;冬季来临前,要对发电机组、增氧机、投饵机进行一次保养和维护。 增温设备要做到运行良好, 保温或加热等设备由于长期未使用,放置时间比较长,有可能出现损坏现象。 为确保冬季恶劣天气情况下,加热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很有必要进行一次彻底维修,确保冬季使用不断热,不发生水产养殖安全事故。

3.3做好池塘塘埂的整修工作

鱼类是变温动物,冬季池塘水温下降,鱼类体温也随之降低,当水温降低至一定程度,鱼类的新陈代谢减弱,开始停食。 武陟县冬季气温低,露天池塘停止投喂,养殖工作暂告一段落。 部分养殖户认为,冬季不再喂鱼,可以放松对池塘的管理,有些养殖户白天基本上不在池塘,只是晚上到池塘去看护一下,防止偷盗现象发生。 冬季室外池塘虽然已停止投喂,但池塘管理工作仍然不能松懈, 要加强池塘塘埂的整修,防止塘埂出现坍塌现象。 对于已坍塌的塘埂要及时进行整修,确保不出现漏水和逃鱼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当前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与智慧渔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存在供求错位矛盾,一方面企业特别需要能胜任智慧渔业发展趋势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还停留在传统养殖阶段,学生的能力培养出现片面化和同质化现象,与企业需求存在脱节。亟需在原有的偏向传统水产养殖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探索,以适应新形势背景下智慧渔业发展趋势对高层次、复合型和应用性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尹宝全,曹闪闪,傅泽田,等 . 水产养殖水质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分析 [J]. 农业机械学报,2019,50(2):1-13.

[2] 陈小江 . 物联网技术在水产监控方面的应用现状 [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4):98.

[3] 栾培贤,王常安,闫学春,等 . 基于物联网的镜鲤池塘养殖环境监测系统 [J]. 水产学杂志,2019,32(2):49-54.

[4] 黄劲斐 . 物联网水产监测系统的设计 [J]. 科技视界,2020,10(24):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