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如何预防脑出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正常人如何预防脑出血

曾书勤

(成都高新区石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 成都,610000)

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而出血,在脑卒中约占20-30%,急性期患者致死率达30-40%。所以积极治疗脑出血,一旦止血治疗被延误,会影响预后效果,甚至引起死亡。由于脑出血患者病情发展迅速,预后效果不理想,患者常有语言或肢体等方面障碍,直接影响生活品质。基于脑出血可控性,及时发现日常生活中关于脑出血的危险要素,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那么正常人怎样预防脑出血?

1、脑出血的病因

引发脑出血包括两类原因:①高血压性脑出血,较长一段时间内高血压发挥着影响,血管承受的冲击力和血流切应力作用于脑动脉内膜表面,血管细胞受损后脱落,增加血管的通透性,血压形成湍流,动脉内涡流使内膜受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微型动脉瘤,基于高血压的影响,动脉管壁自身结构发生变化,直接降低强度与弹性,血管壁脆弱位置朝外凸出,演变为微型动脉瘤,血压升高造成动脉瘤破裂,带来脑出血;②非高血压性脑出血,多数在血液疾病、脑血管畸形出现,年轻人脑出血大部分是由脑血管畸形引起。

2、导致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①高血压:据有关临床资料分析,引起脑出血的关键因素是高血压,要高度关注收缩压,机体收缩压的升高增加了脑出血发病率,患者进行体力劳动或精神异常紧张时,血压明显升高,若超过血管承受力,引起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

②脾气易怒火爆的人,该类患者与正常人比较脑出血的概率更高,他们喜欢攀比逞强,情绪波动大,全天均处于焦灼状态,该种状态一直持续,交感神经变得异常兴奋,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加,脉搏与心跳明显加快,此时发生强烈的血管收缩现象,血压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升高引起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

③肥胖:肥胖对脑血管的影响主要通过血液实现。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体重与血压升高呈正比关系,而控制体重令其下降,能较好规避高血压的风险,过度肥胖的患者发生高脂血症的概率更高,超出正常体重达20%的人,其与正常人比较患病率也超出2.9倍,故肥胖的影响较大;

④高盐饮食:如果日常进食含盐量较高的食物,会明显提升高血压的发病率,对高血压而言高盐食物是触发条件,给脑出血创造了发生机会。人体生存不能离开食盐,但短期内大量摄入食盐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研究证实,血管壁易被食盐直接损害,相应提高血管的敏感度,血压迅速增高,进而升高脑出血的发生率;

⑤其他因素:烟龄长、酗酒、生活缺乏规律性、过度操劳、脑力活动紧张等都属于脑出血的高危诱因。

3、脑出血的预防

①控制血压。一旦发现高血压,尽快接受治疗,并遵医嘱坚持用药,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复查,从而有效降低血压,令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尽量避免发生反跳及异常波动,而只采取药物治疗也不可行,还要对血压进行定期动态监测,超出140,90依然无法规避出血的风险,通常血压不超过140,90时,发生脑出血的几率并不高。

②调整生活状态,保持乐观的情绪。脑出血的发生很大程度源自于情绪变化,故尽可能保持情绪稳定,减少烦心事,心境温和,预防大喜大悲,不要过度纠结名利,人的态度坦然,便不容易使血压飙升,最终达到降低脑出血的患病率的目的。

③健康饮食。日常生活中多进食低脂、低盐、低糖的食物,尽量避免摄入动物内脏等,多食用青菜、水果、豆奶和定量瘦肉、鱼等,烟酒嗜好也会使血管收缩、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加快动脉硬化,因此,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要远离烟酒。

④适量的体力活动。锻炼身体可选择慢走、打太极拳、家务等,注意控制活动量,不能过度,气温低的寒冷季节易发生脑出血,主要是寒冷的环境刺激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所以,老人在寒冷天气做好保暖防护,让身体尽快习惯气温的改变。另外,还要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开展一些强度较低的体育活动,如散步、体操等,从而加速血液血环。

⑤大便保持通畅,预防便秘。排便用力过大不仅会增加腹部压力,同步升高血压与颅内压,还易引起血管破裂出现脑出血。因此,日常多吃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或科学预防便秘,如饮用蜂蜜水,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早晨起床前按摩腹部。严禁蹲便,人在蹲便时下肢血管发生弯曲的概率很高,加之腹内压力升高,可使血压上升,容易发生脑出血。若用坐便,股动脉弯曲约为90度,不会影响血液的流通,而臀部承受身体的大部分重量,可有效缓解了肢的压力。

⑥多饮水。在晚上睡觉前与早晨起床后饮一杯温开水,保证体内体液充足,可预防血液粘稠,较好维持血容量。体内明显缺水时,血液变得浓稠,相应降低血流速度,进而提高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要多饮水,可对高血压发挥有效预防的作用。

⑦防跌倒。很多老人有脑动脉硬化症状,加之年龄较大血管壁更脆弱,一旦不慎摔倒容易引发颅内血管劈裂,继而出现脑出血。因此,老人在平常活动与健身时需小心谨慎,防止跌倒。

4、脑出血病人的注意事项

①针对脑出血患者督促其卧床休息,日常生活都在床上实施,如此能够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②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平稳的情绪,高血压患者应主动治疗以有效控制血压,确保血压值在健康区间内。

③一旦发生短暂的失语症状,或者心情比较失落,有必要与医护人员主要交流谈心,同时也注意强化语言训练。

④病情平稳后,应积极安排康复锻炼。

5、脑出血的急救方法

①一旦有人突然出现脑出血症状,家属情绪立即紧张、不安,此时科学调整自身情绪,立刻拨打急救电话,避免对患者进行强烈晃动,如此能够适当减轻患者病情恶化程度。

②引导患者在床上平卧,且保持绝对安静,尽量让情绪放松,避免血压飙升,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留意瞳孔和意识的变化特点。

③呼吸保持顺畅,患者脑出血会升高颅内压,患者很可能表现出喷射状呕吐,继而阻塞气道发生窒息危险。因此,基于呼吸道通畅时可间歇性供氧。

④在患者前额敷冰袋或冷毛巾,如此是想让局部温度下降,促进血管收缩实现止血和降低颅内压的目的。

对人们来讲,大部分为右利手,左手的使用次数相对有限,有学者指出日常生活中用左右能够训练人们的脑功能,左侧肢体频繁使用,一定情况下可帮助机体左侧减轻压力,且对右脑有效训练。临床研究表明,右脑血管是继发脑出血的一个关键区域,故人们培养用左手的习惯,可预防发生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