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踝骨骨折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4
/ 2

后踝骨骨折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钟昊

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云南省南涧县675700

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方式在后踝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依据研究样本资料均衡原则,将52例后踝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n=26)与研究组(n=26),患者均在2022.04`2023.04在我院行手术指标,前后组分别实施传统固定术、微创固定术,评价微创治疗该类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各个时间点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23.07%(6/26)高于研究组3.84%(1/26),其治疗有效率84.61%(22/26)低于研究组100.00%(26/26),P<0.05。结论:在后踝骨骨折患者手术中应用微创技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改善手术相关指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可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微创手术;后踝骨骨折;手术效果;踝关节功能;出血量

当机体踝关节剧烈扭伤后则会引发后踝骨骨折,该种骨折是踝关节骨折中常见的一种[1];后踝骨关节与胫骨远端、腓骨相连,对机体骨性结构具有支持作用,一旦该部位出现骨折,则会发生关节脱位现象,对患者的行动及生活造成负面影响[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依据研究样本资料均衡原则,将52例后踝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n=26)与研究组(n=26),患者均在2022.04`2023.04在我院行手术指标;对照组由15例男性与11例女性组成,平均年龄为(42.15±6.54)岁,其中左侧与右侧骨折各10例、16例;研究组由13例男性与13例女性组成,平均年龄为(42.87±6.84)岁,其中左侧与右侧骨折各12例、14例。2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齐全且数据相近,P>0.05。研究纳入标准:依从性良好者,意识清晰且认知功能正常者,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病情者;排除标准:存在陈旧性骨折或病理性骨折者、凝血功能或精神功能异常者、研究中途转院或退出者。

1.2 方法

1.2.1 传统固定术(对照组)

对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手术体位为侧卧位,常规麻醉、消毒后,在大腿近端装止血带,在患处外侧后适宜位置做“L”型切口,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常规手法复位后,置入锁定钢板固定,检查骨折复位情况,确认无误后置入植骨材料,骨折对位及螺钉位置均调整满意后,放置引流管、消毒、包扎,完成手术。

1.2.2 微创固定术(研究组)

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微创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术前对患者骨折块大小、骨折移位、横断面主骨折角度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在常规麻醉、消毒后,做手术切口对其外踝、内踝进行固定与复位,在C型臂透视下经皮结合骨折形态使用临时穿针撬拔复位骨折块,并通过常规CT检查选择导针方向与位置,并使用微创空心钉固定后踝骨折,消毒、包扎,完成手术。

所有患者术后均需要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抬高患肢,指导患者进行足部功能锻炼,给予相同模式的镇痛干预。

1.3判定指标

(1)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踝关节功能情况(术后3、6、12个月),使用踝关节评分-Kofoed评估患者术后踝关节恢复情况。

(2)分析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试验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检验,计量资料(±s)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x2检验,卡方比对计数资料(%)率,组间有差异为P<0.05。

2结果

2.1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踝关节功能情况

研究组手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各个时间点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踝关节功能情况分析±s)

组别

手术出血量(ml)

骨折愈合时间(周)

住院时间(d)

踝关节功能评分(分)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术后1年

对照组n=26

59.47±12.41

19.45±4.94

10.52±3.41

70.52±3.14

80.74±4.84

88.74±5.24

研究组n=26

20.54±5.02

13.52±2.54

8.84±2.05

75.84±3.84

88.57±5.08

93.45±6.84

T值

14.828

5.443

2.153

5.468

5.690

2.787

P值

<0.001

<0.001

0.036

<0.001

<0.001

0.007

2.2分析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23.07%(6/26)高于研究组3.84%(1/26),其治疗有效率84.61%(22/26)低于研究组100.00%(26/26),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有效率分析[(%)例]

组别

感染

神经损伤

皮缘坏死

并发症率

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n=26

11.53%(3/26)

3.84%(1/26)

7.69%(2/26)

23.07%(6/26)

84.61%(22/26)

研究组n=26

3.84%(1/26)

0.00%(0/26)

0.00%(0/26)

3.84%(1/26)

100.00%(26/26)

X2

1.083

1.019

2.080

4.127

4.333

P值

0.298

0.312

0.149

0.042

0.037

3讨论

后踝骨骨折大多是因为脚扭伤导致的,后踝骨一旦发生骨折,则会对机体踝关节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3];目前临床主要是通过手术方式复位、固定后踝骨骨折,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具有骨折部位事业暴露充分特点,有助于恢复关节面平整,但手术切口较大且对足部血运损伤较大,后踝骨骨折部位术后易出现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从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4]。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手术治疗中已经广泛应用微创技术与理念。本次研究中对照组行传统切口内固定手术,研究组应用微创经皮治疗术,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更低,且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及整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微创治疗后踝骨骨折患者效果更为优良,微创术可以避免手术操作对足部神经组织及血运的损伤,同时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对其足部术后恢复十分有利,进而可以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5]。相关研究表示传统后踝骨折治疗方式因后踝骨特殊的局部解剖机构会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同时手术会对该部位软组织剥离较大,从而会对局部血运造成较大的破坏,不利于术后恢复[6]

综上所述,在后踝骨骨折患者手术中应用微创技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改善手术相关指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可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臣.后踝骨骨折的微创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1):104-105.

[2] 张晓明,李志忠,姜未等.可延伸外固定支架微创治疗后踝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7,43(02):133-134+136.

[3] 刘宾.微创治疗后踝骨骨折临床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8):155+217.

[4] 吐尔洪江·阿不拉,高伟力.不同大小后踝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治疗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0):40.

[5] 詹柱享,梁周,黄志雄等.闭合撬拨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在后踝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1,5(16):84-86.

[6] 杨晓文.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后踝骨骨折患者术后骨痂形成时间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8):2951-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