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图形思维发展的纵向追踪研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5
/ 2

小学生图形思维发展的纵向追踪研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刘明杰

娄底市第八小学 417000

引言:图形思维是指个体通过视觉形象、符号和空间关系等方式来理解和表达信息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图形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生图形思维的起点,为教育者提供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图形思维的策略。

一、文献综述

过去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图形思维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在起始阶段,小学生主要通过直观感知和操作来认识图形,例如通过观察和折叠纸张、搭建积木等实际操作来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开始逐渐形成抽象的图形概念,能够运用符号和空间关系来表述图形的特征和变化。

然而,当前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小学生图形思维的某一特定方面,如形状、大小、方向等,缺乏对图形思维整体发展的研究。其次,研究方法多以横向研究为主,缺乏纵向追踪研究,难以准确揭示小学生图形思维发展的动态过程。最后,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对小学生图形思维的影响,而忽视了家庭因素和小学生自身特点对其发展的作用。

二、研究问题和假设

小学生图形思维的起点是什么?小学生图形思维的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研究假设为:小学生的图形思维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的发展速度和特点不同;同时,家庭环境、教育方法和小学生自身特点对其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三、研究方法

采用纵向追踪研究设计,选取我校100名学生,从三年级起连续追踪两年。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法和个别访谈,收集学生背景信息、教育环境、教学方法、家庭环境等方面数据。同时,对数学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小学生图形思维培养的看法和建议。

四、研究结果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因果分析两个主要方面探讨了小学生的图形思维能力发展。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的图形思维能力在逐渐提高。

描述性统计:

通过为期两年的追踪调查,我们发现,小学生在图形思维能力方面存在显著进步。在研究的起始阶段,小学生主要依赖直观感知来理解和认识图形。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能够逐渐理解和解析更为复杂的三维图形。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不同小学生在图形思维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小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图形思维能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理解和解析复杂的图形;而有些小学生则相对较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指导才能理解和解析图形。

因果分析:

我们还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观察法收集数据,并进行了深入的因果分析。结果发现,家庭环境、教育方法和小学生自身特点对小学生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均有显著影响。

首先,家庭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对小学生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家长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图形的观察和思考,那么孩子的图形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其次,教育方法对小学生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起着关键作用。教师采用情境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图形思维能力。情境教学可以通过模拟实际情境,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图形;互动式教学则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和讨论,激发小学生对图形的兴趣和思考。

最后,小学生自身特点对其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其中,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认知能力都是关键因素。如果小学生能够对图形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探索和思考,那么他们的图形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良好的学习方法,如主动学习、归纳总结等,可以帮助小学生更有效地提高图形思维能力。另外,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是影响其图形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认知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析和应用图形。

总的来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的图形思维能力在逐渐提高,家庭环境、教育方法和小学生自身特点对小学生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均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和促进小学生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五、讨论

研究发现小学生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同时受到家庭环境、教育方法和小学生自身特点的多重影响。在教育实践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阶段性培养:教育者应根据小学生图形思维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在起始阶段,应注重直观感知和实际操作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图形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强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符号和空间关系来表述图形的特征和变化。

2.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小学生的数学教育过程。家长可通过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引导孩子参与数学活动等方式,积极促进小学生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

3.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小学生在图形思维能力方面的差异,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小学生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和运用图形思维;同时,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数学软件、虚拟实验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图形知识。

5.学生自我提升:小学生自身也需要在数学学习中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努力提升自己的图形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和反思学习经验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图形思维水平。

六、结论

通过纵向追踪研究,我们深入探讨了小学生图形思维的起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小学生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同时受到家庭环境、教育方法和小学生自身特点的多重影响。

首先,小学生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图形思维能力逐渐提高。在初始阶段,小学生主要依赖直观感知来认识图形,如通过观察和触摸来理解形状和色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得到发展,开始逐渐理解和解析更为复杂的三维图形。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对图形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拓展。

其次,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对小学生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家长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图形的观察和思考,那么孩子的图形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此外,家庭氛围也会影响小学生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促进小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有助于其图形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育方法对小学生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起着关键作用。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教师采用情境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图形思维能力。情境教学可以通过模拟实际情境,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图形;互动式教学则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和讨论,激发小学生对图形的兴趣和思考。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会对小学生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如果教师能够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那么他们的图形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最后,小学生自身特点对其图形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对图形产生的兴趣、学习方法和认知能力都是影响其图形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果小学生能够对图形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探索和思考,那么他们的图形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更有效地提高图形思维能力。另外,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是影响其图形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认知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析和应用图形。

因此,教育者应关注小学生图形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可以通过直观感知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图形;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逐步引入抽象的几何概念,帮助他们提高空间想象能力。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小学生的图形思维能力。

本文系娄底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基于学生学习起点的有效教学研究”(LJK2019002)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