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澜沧江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探讨

罗昆

身份证号码:422302198308120312

摘要:在国家“交通强国”的发展战略下,大型澜沧江水运建设项目开工建设,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涉及多种特种设备、危险性作业多,加之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促使建设项目生产作业活动愈加复杂,由于水运建设行业生产作业活动的特性,很容易受到外界客观条件及自身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安全隐患,威胁到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造成不利社会影响。

关键词:水运工程;安全管理;澜沧江

引言:澜沧江水运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从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建设项目能否按照预期的计划完成。本文针对澜沧江水运工程特点,探讨抓好安全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澜沧江水运工程特点

澜沧江是典型的山区峡谷河流,以“窄、急、险”而著称,河流大多流经深山峡谷,河谷狭窄,岸坡陡峭,河道弯曲,全河段比降大,水流湍急且絮乱,河床中礁石分布较多,滩险众多,航道自然条件较差,船舶通行困难,施工现场陆路交通不畅。流域内具有暴雨来势猛、雨量大、延时短的特点,强降雨常导致山洪,水势上涨迅猛,工程河段碍航滩险主要有险滩、浅滩、急流滩。施工环境复杂,涉及专业多,参建单位及人员众多,施工作业多为水上或临江作业,受水文、气象影响大,施工期间还有过往的船舶通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好水上施工作业及船舶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2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澜沧江航道的开发和提升是促进国际大通道的建设,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及周边互联互通战略,带动沿江地区优势资源开发、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建设项目本身来讲,施工作业多为水上或临水露天作业,需投入钻爆船、清礁船、疏浚船、运输船和交通船等专业施工船舶,原有的航道船舶通行困难,陆路交通不畅,施工环境复杂、条件差,加之水上施工难度大,安全问题多而杂,项目建设存在较大的危险性,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危及面广,涉及人员多,社会影响大,关系到从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建设项目能否按照预期的计划完成。

3 抓好安全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建立健全全员安全责任体系

没有健全的安全责任体系,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必将带来企业各类人员安全意识的淡薄,导致安全投入不足、教育培训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等等可能酿成安全事故的隐患。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做到安全工作“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事事有人抓、人人有担子”,建立起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层级负责制和本岗对本岗负责的岗位责任制,就能建立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的工作格局。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推行“一岗双责”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其他副职领导既要对分管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分管领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各级职能部门负责做好主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其次是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和部门,基层单位、部门再以责任书形式落实到班组,班组落实到岗位和个人。三是积极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度,通过签订《安全承诺书》,让每一名员工都明确自己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担负的义务,让员工感到安全责任的压力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时时刻刻想到安全。四是完善安全生产奖惩机制,安全考核与安全奖励挂钩,突出重奖重罚的原则,奖要奖得让人眼红,罚要罚得让人心痛。

3.2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无规矩何以成方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能够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事实上,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也是企业开展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员工安全行为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是衡量一个企业安全基础管理是否夯实的具体标志。在实际工作中,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遵照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有全面性、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和适用性的安全管理制度,避免制度的重复、混杂,切实建立“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负责”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做好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就能够帮助一线作业人员知道“干什么、如何干、由谁干、什么时候干”,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并执行到位,就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就能实现安全生产。

3.3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隐患排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排查隐患要全方位、深层次地开展,精准把握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根据建设项目特点结合本单位自身实际,制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双重预防机制,以制度的形式明确相应责任人及工作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每年开展风险辨识评估,以分部分项工程划分作为风险辨识单元,全面的对安全风险进行梳理、分析,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确定风险事件,分析致险因素后编制《风险辨识手册》及《风险评估报告》,判定风险事件及等级,全员参与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形成《风险管控责任清单》,从组织、制度、技术、个体防护、应急等方面明确风险管控措施及责任人,实现安全风险自评自控、事故隐患自查自治。将极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的风险列为重点管控内容,由主要负责人亲自管控;而安全风险较小但存在于各部门之间的问题,列为一般风险由部门负责人主抓;针对风险等级同样较小且与生产技术紧密相关的风险,由一线员工承担主要管理责任,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局面,使从业人员在过程中就可以实时的进行风险管控、发现问题排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关口前移,从而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

3.4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人员素质

通过加强“关键少数”和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领导干部安全意识,认真落实从业人员进场三级教育、岗前教育培训、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技能的学习、培训、测试、考核,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加强从业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认真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并对每年进行的风险辨识评估结论及风险管控责任清单内容进行学习培训,针对各岗位从业人员制定了“岗位责任卡”、“岗位操作卡”、“应急操作卡”、“岗位风险告知卡”,使从业人员充分了解自身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安全风险的分类分级特征及管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通过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就能有效的预防事故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结束语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管理的好与坏、管理制度健全与否、人员素质的高低及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和员工的最根本利益,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和家庭幸福,通过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制,加大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核心,以风险防控无死角、事故隐患零容忍、安全防护全方位为目标,推进施工现场安全文明与施工作业规范有序的有机统一,才能确保建设项目安全顺利的进行,实现建设项目“零死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明进.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滩险特性及整治思路研究.《水道港口》.2016(1)

[2]陈源华.长江航道大型整治工程施工安全控制关键技术.《水运工程》.2018(12)

[3]於龙.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难点及解决策略.《中国水运》.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