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德育开展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德育开展途径

张洪波

四川省南充龙门中学  637130

摘要:近年来,不少高级中学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引下,根据高中生德育现状,通过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广泛组织社会实践、积极运用线上交流、密切整合家校资源的深入落实,有力化解了当前高中生德育困境。同时,为高中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思考源泉,更为培养高中生能够适应未来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德育;开展途径

引言

德育工作是当前高中教师首要的工作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使其形成正确观念意识的重要方式。核心素养是每名学生为了适应未来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应具备的高尚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生在思想意识、个人修养、情感观念、文化素养等方面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师若能在教学中合理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将会促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同时形成高尚的品德修养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1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德育工作的意义

1.1提升学科教学的质量

在高中阶段开展德育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且对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也有积极作用。当前学生高考压力过大,学习负担较重,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对日常开展的教学活动会产生抵触甚至厌恶的心理,导致学科教学的质量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做好德育工作,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以更好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提升学科教学的质量。

1.2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重点内容,在现阶段开展的高中教学活动中,相关工作者也针对素质教育提出了许多策略。素质教育不仅涵盖各种学科的专业知识教育,还包括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层面的教育。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往往只能提高学生的学科专业素养,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可以更好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和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

2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德育开展途径

2.1创设游戏情境,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几乎任何一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无法仅凭个人力量很好地生活和工作,需要在各个方面与他人合作,充分借助集体的力量。由此,集体合作意识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也就凸显出来。根据以往的教育教学经验可知,即使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游戏依然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利用好游戏这一策略,教师通常可以顺利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从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例如,以集体合作为内容开展具体的德育活动时,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引入游戏情境,辅助培养工作。教师可以利用课间组织学生开展拔河游戏,将班里参与游戏的学生划分为两个小组,并为他们留出一些准备时间,自行商量如何站位、如何使力等。游戏开始时,各小组学生要努力互相配合,其他不参赛的学生则在一旁加油助威,最终获胜的小组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需要小组合作的体育竞赛游戏活动,如接力跑、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集体的力量。在亲身参与诸多游戏的过程中,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从而深刻理解集体合作的含义,逐步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2.2通过家校联合,强化德育成效

在高中阶段开展德育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并积极构建家校联合的德育模式,切实增强德育成效。为了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成为一个整体,高校可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搭建家长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合作的沟通平台,并充分利用德育新理念在德育工作中求新、求深、求活,丰富家校共育形式,提高德育实效。比如,针对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学校、教师可以通过钉钉社交软件开展亲子活动,加强相互之间的了解,为后续德育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另外,为及时了解学生、家长动态,还可创建家长委员会群,及时发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还可进行案例分享、教育方式的沟通,推动德育方法的创新和发展。除此之外,还可开设家校共育课程体系,如教师微课、亲子互动、专题家访等课程,充分挖掘智慧教育空间,在学校网站、班级微信公众号等网络空间开设家长共读、经验分享等内容,以扩大家校沟通的范围和渠道,强化德育成效。

2.3重视行为规范,提高学生个人修养

首先,教师需要在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规范意识,要带领他们深入解读与高中生行为规范标准相关的各类文件或各种条例。同时,根据当前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奖惩措施来约束他们日常的言行举止,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礼仪规范的理解,提高他们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礼仪常规奖,每学期定期开展评选活动,以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班级学生公认的礼仪标兵,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礼仪规范的重视,提升其自我规范的意识。其次,教师需要注重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要合理开展行为规范训练活动和礼仪常规培养活动,可以从当前班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特征视角出发,对其进行科学引导。例如,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对一互动沟通活动,让其在轻松交流的氛围中加深对礼仪规范的了解,认识到拥有良好行为举止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在平时更加关注自身的言行举止。而对于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开展情境演绎活动,鼓励他们自行设计与礼仪常规相关的故事,并在班会活动中演绎出来,用更加直观的方式让全班学生加强对个人修养培养的重视。

结束语

德育是高中阶段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内容,高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做好专业知识的教学,还必须把德育作为日常教育的重点,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保证德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永刚.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德育开展途径[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9):188-190.

[2]刘银珍.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J].考试周刊,2023(43):31-34.

[3]胡毅超.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德育工作探究[J].新教育,2023(28):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