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室外北斗定位与机舱内蓝牙定位、变电站UWB定位统一融合算法可行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3
/ 1

风电场室外北斗定位与机舱内蓝牙定位、变电站UWB定位统一融合算法可行性研究

席原魁

(重庆清电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重庆 400000)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北斗定位、蓝牙定位、UWB定位融合算法的方案,通过测量风机北斗信号强度、蓝牙信号强度、UWB信号信号强度,精准进行定位方式切换,切换速度小于2秒,用于风机室外北斗定位、舱内蓝牙定位快、变电站UWB定位快速切换。

关键词:北斗信号、蓝牙信号、UWB信号。

0引言

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一般地处偏远地区,风机机舱内金属遮挡、密闭空间,信号反射放大严重,风力发电机组无线电干扰频繁,会造成定位长时间卡顿不动[1]。通过研究机舱内蓝牙信号强度、反射功率,信号干扰源频率等措施,进行信号过滤,避免定位长时间卡顿,提升定位精准度,准确知道风机巡检人员位置为安全护航[2]

1研究背景

风力发电是我国发展最快的绿色能源技术,在西南地区风力资源丰富的山顶,大多陆地风电场已完成建设。为保证风电场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进行维护、检查[3]。完成一次风机巡检,巡检人员往往要开车数十公里,路途险峻,少有人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很难及时预警,同时风机的维护检查工作内容繁多,如何保证机舱内人员安全,机舱内巡检是否到位,故对进入风机机舱内人员进行定位[4]

2研究目标

为研究风电机舱外北斗信号、机舱内蓝牙信号、变电站UWB超宽带信号,机舱内外的无线电干扰信号功率、频谱、信号源强度、干扰源种类,无线测距等特制定一套适合监测机舱内外信号源方案,根据监测值提供一套多定位技术融合切换算法,实现机舱内、机舱外、变电站多种定位技术融合和区分的定位算法方案。

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定位系统在野外风电场所的应用,实时了解风机巡检维护人员位置情况,提高运维巡检人员的工作准确性,工作安全性、工作及时性。

3可行性研究

该项目选取1台风力发电机组,在距离机舱门外3米部署蓝牙信标一颗,机舱门内1米处部署蓝牙信标1颗,机舱发电机组1米处部署蓝牙信标1颗,变电站四周部署UWB信标4颗,通过蓝牙信号探测、北斗信号探测、UWB信号探测进行信号收集处理分析,主要运用到信号过滤、频谱变换、抗干扰算法等手段进行信号分析。

3.1信号载波处理

文中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信号载波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信号载波

N为载波因子、T为信号持续时间,接收信号端根据同步信号进行系统同步及测距。根据接收后的模型得出到噪声信号模型进行分析。

A为信号传输后的幅值,n(t)为噪声。

3.2信噪比分析

信噪比分析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信号噪音

图3 子载波数

3.3数据分析

通过信噪比分析,载波数量越大,精度越高。频域间隔越高、噪声比一致情况下,频域间隔在0.6附近精度越高。

4结束语

基于所测试数据,收集信号源越多情况下,载波分析定位精度越高,定位算法中可通过提高采集频率、增加设备发射信号源,信号噪声滤波(卡尔曼),增加定位精度。

当多种定位信号参与定位算法中,则以时间和频率的稳定性、定位精度测距、连续定位间隔进行算法解算,多种算法比对,比对方式模拟实际真实环境,连续定位结果〉单次定位结果〉定位测距有效值〉定位信号稳定性。通过算法优化、泛精度感知、可以做到定位精度提高、定位算法切换顺畅,满足复杂环境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邓瑶,宿梦嘉.基于WSN的煤矿数据采集监控及井下定位系统的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9,27(20):30-87.

[2]李建军.GPS技术在电力工程勘测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5,35:204~2.

[3]徐绍铨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10.

[4]马瑞.分析短距离无线通信主要技术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5(11):80-96.

作者简介:席原魁(1968.12-)男,汉族,山西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电,火电,新能源安全生产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