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静脉配置中心常见溶媒错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9
/ 2

某院静脉配置中心常见溶媒错误分析

曹子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本院静脉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处方,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确保病患用药安全。方法:收集本院静配 2020年至2021年的不合理处方,并对溶媒错误处方进行重点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数量为2301张,主要分为电脑输入错误、超说明书给药、溶媒使用错误、用药频次不适宜等几种形式,其中溶媒使用错误占比26.29%。结论:药师通过审核处方,发现不合理处方及时与病区沟通,可有效减少不合理处方, 保障病患用药安全。

[关键词]静脉配置中心;溶媒使用错误;安全用药

静脉输液给药是临床药物治疗中一个很重要的手段,直接影响着病患的生命与健康。药师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针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可以极大地提高处方合理性和用药水平[1~2]。本文通过对静脉配置中心2020年至2021年不合理处方采用回顾性分析,运用 Excel 电子表格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并重点讨论溶媒的种类和溶媒量的问题,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20年至2021年不合理处方记录。

1.2方法

所有不合理处方均根据药品说明书、《新编药物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注射药物应用指南》等相关专业资料,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并对溶媒种类或者溶媒量选择不当的处方进行重点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合理处方类型

本院静配 2020年至2021年的不合理处方共有2301条记录,不合理处方类型及比例详见表 l。

表1 不合理处方类型及比例(n, %)

不合理处方类型

例数(n)

占不合理处方比例(%)

电脑输入错误

721

31.33

溶媒错误

605

26.29

超说明书用药

398

17.30

配伍禁忌

269

11.70

用药频次不适宜

235

10.21

其他

73

3.17

合计

2301

100.00

在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处方中,溶媒选择不当排名第二,其所占比例高达26.29%(605/2301)。

2.2 容易出现溶媒错误主要药物品种

溶媒的错误主要体现为溶媒量错误和溶媒种类的选择错误。溶媒量错误的处方中常见的药物有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钾等,具体见表2。溶媒种类错误的处方中常见的多烯磷脂酰胆碱、多种微量元素等,具体见表3。

               表2 溶媒量错误的处方统计(n, %)

药物

例数(n)

比例(%)

氯化钾

95

30.06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73

23.10

门冬氨酸鸟氨酸

34

10.76

万古霉素

29

9.18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23

7.28

利巴韦林

21

6.65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19

6.01

其他

22

6.96

合计

316

100.00

表3 溶媒种类错误的处方统计(n, %)

药物

例数(n)

比例(%)

多烯磷脂酰胆碱

83

27.85

多种微量元素

79

26.51

艾司奥美拉唑

55

18.46

奈达铂

23

7.72

吡柔比星

19

6.38

其他

39

13.08

合计

298

100.00

3 常见溶媒错误分析与讨论

3.1 溶媒量错误 

溶媒量选择错误会导致药物的浓度出现偏差,溶媒剂量偏低,会导致药物浓度偏高,静脉用药过程中容易对静脉血管产生刺激,有可能出现静脉炎或者血管疼痛;溶媒剂量如果偏高,某些药物浓度容易出现低于有效血药浓度的情况,则无法充分发挥其有效的临床治疗作用。现主要分析本院静脉配置中心比较容易出现溶媒量选择错误的药物。

3.11 氯化钾浓度超过0.3%

氯化钾说明书上明确规定一般用法是在500ml输液中加入10%氯化钾注射液10-15ml进行滴注,除开特定科室在心电图严格监测下治疗和预防术后严重低血钾所致的心率失常时,钾离子浓度可高达0.4%-0.6%之外,其他科室钾离子浓度一般不超过 0.3%。钾离子浓度太高不但容易对静脉血管产生刺激引起疼痛,甚者有可能引起心脏停搏[3]

3.12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普深)浓度偏低  舒普深说明书上注明头孢哌酮和舒巴坦的有效浓度范围分别是10-250mg/ml和5-125mg/ml,临床一般用法是两支舒普深(1.5g)加入到100ml输液中使用,但是为了保证舒普深能够发挥有效的临床作用,100ml输液至少要加入1支舒普深(1.5g),低于这个浓度的处方临床药师都要加以干预。

3.2 溶媒种类错误

溶媒种类的选择主要从溶液的pH、盐析作用与离子作用等考虑。如0.9%氯化钠注射液的pH范围在4.7-7.0,适合于大多数药品;葡萄糖注射液pH范围在3.2-5.5,偏酸性,适合做酸性药物的溶媒,但是不适合碱性药物,碱性药物在偏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容易产生沉淀或浑浊导致药物疗效降低。不同种类的溶媒有不同的理化性质且差异较大,基本上所有的药品说明书都明确规定了注射剂的溶媒选择种类。现重点分析本院静脉配置中心比较容易出现溶媒种类选择错误的药物。

3.21 多烯磷脂酰胆碱使用电解质溶媒稀释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说明书中明确规定本品只可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容易导致药物的稳定性和酸碱度发生改变,容易形成沉淀,从而影响药物疗效

3.22 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使用电解质作为溶媒  多种微量元素作为肠外营养的添加剂,主要由电解质和微量元素两部分组成的溶液,可以为人体的日常消耗提供铁、锰、硒等微量元素并补充电解质,一般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静脉用药时,不可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也不适宜选择使用电解质溶媒稀释以防发生沉淀。

3.3 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处方中溶媒错误所占的比例较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静脉配置药师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所以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定期参加线上或者线下的合理用药培训和讲座。(2)医院信息系统管理不够完善,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帮助药师快速有效地审核处方,这样可以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使病人获得更有效的治疗,医院所以信息化管理需进一步提高,提示药品常用的溶媒并设立浓度最大和最小值提示功能。(3)药师对药品说明书了解不够透彻,因此药师应多看药品说明书,平时可组织会议学习药品说明书,熟悉药品适应证和用法用量,同时对药品的性质、药物相互作用等也要多加注意。(4)处方点评制度不够完善,建议不断完善药师审核处方制度,定期举行处方点评会议,提高药师处方点评能力,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处方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和医生沟通。

4 小结

溶媒选择错误是临床工作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溶媒量或者溶媒种类选择不当会导致药物沉淀、变色等,影响药品的临床疗效,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从而危害病人的生命安全。静脉配置中心的药师针对不合理处方及时与病区进行沟通,可以极大程度上促进药物合理使用,充分保障病患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赵洁,张敏,等.2008-2014 年 1601 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状况及耐药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7):59-61.

[2]李智伟,王昌敏,郭淑丽,等.铜绿假单胞菌金属 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研究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0):4561-4563.

[3]吴寒寅,孟德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不合理医嘱分析[J].医药导报,2011,4( 30) : 52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