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预防措施

陈亚军

万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海南万宁  571500

摘要: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极强,传播范围广,潜伏周期相对较长,一旦发生流行很难彻底根除,会给养殖业造成严重威胁,造成较严重经济损失。应充分了解该病的发病原因,总结防治工作经验,提前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预防。本文主要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临床症状  预防措施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强传染性疾病,病牛不但自身带菌,而且会通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向周边环境排菌,给养殖场其他牛只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严重的情况还容易造成疫病扩散形成流行趋势,危害很大。所以各养牛场要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加强管理,保证牛只营养提高其抵抗力,做好日常环境的清理和消毒,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必要的免疫,尽可能避免该病的发生。

1发病原因

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存在一定季节流行趋势,冬春季发生率最高,能够感染任何年龄、品种的牛群。其中,犊牛感染后的临床特征最明显,死亡率最高。发生过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养殖场大多呈慢性发病、隐性发病、周期性发病;未发生过该病的养殖场大多呈急性发病,死亡率相对较高,危害较大。

丝状支原体的传播渠道较多,能够通过污染环境和直接接触实现间接或直接传播。临床康复牛群仍然能向外排出丝状支原体,时间达1~2年,这是该病在养殖场中周期性发生流行的重要原因。另外,养殖密度相对较大、不规范引种与混养都会促使或加重该疾病的发生流行。

2临床症状

2.1 急性型

急性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情况更显著,发病快,识别率高。具体来说:首先,患病牛的体温会迅速上升,直接飙升至40℃~42℃,会伴有呼吸不顺畅、四肢无力、胸部疼痛、精神萎靡不振、胸口按压疼痛感更显著、病牛会发出低低的呻吟声、不愿意坐着、以及吭哧声等症状。患病牛会不停咳嗽,并伴有疼痛感明显的症状,浑身无力;患病牛也会发现鼻孔扩张以及带有浆液性、脓性的鼻液;而其胸部也有会明显的疼痛感觉,并且存在大量积液。其次,在胸膜炎爆发后,随着病情恶化,在对患病牛听诊过程中,会发现无肺泡音,心脏日益衰竭,脉搏越来越弱,胸部、腹部等多处存在水肿情况;并且患病牛的胸腔积液会异常明显,还会出现胸下部水肿的问题,造成食欲下降,从而引发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等症状。

2.2 慢性型

慢性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急性转变而来的,其具体症状体现在患病牛的身体日渐消瘦,同时伴有咳嗽症状,毛发粗糙,没有任何光泽,免疫能力下降,不爱行动、泌乳量降低,没有精气神,体温高低交替存在,甚至有的患病牛会存在没有胃口、消化功能紊乱等问题,如果养殖人员不能在第一时间提出相对应的治疗解决方案进行治疗,病情很容易加剧恶化。患病牛得到第一时间的治疗,那么疾病就会被控制住,但是治愈后的康复牛仍然会带有病原体,能够长期排毒达到2年之久。

3预防措施

3.1 科学处理疫情

一是及时封锁疫区,养殖人员一旦发现牛感染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当牛不存在防治价值时,应及时扑杀,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蔓延病情。相关部门应及时划定疫区范围,并封锁隔离,不得售卖疫区内的牛。二是隔离、消毒,养殖人员应及时隔离诊治病牛,切断传染源。同时,还应对其他健康牛接种疫苗,避免扩散。污染严重的区域,应利用消毒剂全面消毒圈舍、场地、饲养用具等。

3.2 改善饲料营养

为提升牛抵抗力,降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几率,养殖人员应提升饲料营养水平,保证牛摄入足够与营养。还应根据牛不同的生长阶段,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比,尤其在易发病或关键生长期,增加氨基酸、微生物、矿物质等成分,全面提升牛的抗应激能力。

3.3 坚持自繁自养

养殖场尽量不要在外地引种,坚持自繁自养模式。必须由外部引种时,应经过严格的动物检疫,还应了解当地牛流行病基本情况,避免疫区引种。引种时检测出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封锁,避免扩散疫情。即便牛并未检测异常,也应隔离饲养30 d,确定健康后方可混养。

3.4 强化免疫接种

为降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几率,养牛场还应严格做好免疫接种工作,一般选择接种绵羊化弱毒疫苗与牛肺疫兔化弱毒疫苗,采用肌肉注射方法,成年牛接种2 mL,犊牛接种1 mL,以达到预期的防控效果。完成免疫接种30 d后,养殖人员还应检测牛抗体,当抗体水平较低时,应补充免疫,或者调整免疫流程,直至达到预期免疫效果。若牛中存在牛感染支原体,则应紧急接种兔化弱毒铝疫苗,提升牛的抗体水平,以高效抵抗外界支原体侵袭。

3.5营造舒适的养殖环境

相养殖人员需要保证牛圈内部的环境更为干净、卫生,其通风性能更为良好,湿度和温度适中,便于增强牛群免疫功能,减少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在养殖环境不稳定的状况下,短时间之内酷热难耐、温度较低时,在陌生人群参观养殖场时,牛群很容易受惊,很容易造成牛群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致使牛群自身免疫能力下降,很可能感染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在饲养过程中,相关养殖人员需要保证牛圈的温度和湿度适中,不能产生太大的浮动变化,并促使其保证适中的饲养密度。最后,在更换饲料过程中,相关养殖人员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准则,防止产生消化应激反应,从而产生反刍停止等问题。除此之外,在驱赶牛群过程中,为了避免过度驱赶或者鞭挞等问题发生,相关养殖人员要加强牛群的运动量,每周进行3次或者3次以上的自由活动。

3.6 制定消毒灭源防疫制度

科学、合理的消毒灭源防疫制度可以减少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次数。所以,养殖人员要和基层兽医取得联系,同时有关部门要做好消毒防疫工作的宣传工作,将具体的消毒防疫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避免其流于表面形式。首先,在养殖场门口安装消毒池和消毒室,对来往养殖人员进行全身消毒。其次,在牛发育期间,会制造大量粪便、尿液,养殖人员要及时清理粪便,并将其集中发酵处理。

4 结 语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高度传染性、致死率,给牛只健康生长带来严重威胁,并且一旦牛只发病往往无法痊愈,病情好转后病牛也会带病菌,且身体会排出支原体病菌,造成疫情扩散,容易造成疫病防控压力过大。因此,日常养殖工作中应做到“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免疫等管理,如果有牛只发病应积极隔离治疗或者干预扑杀,尽可能降低损失。

参考文献:

[1] 王雅莉.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的防治[J].养殖与饲料,2021(3):91-92.

[2] 倪雁.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综合防治技术[J].畜牧业环境,202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