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水稳基层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3
/ 2

道路水稳基层施工技术分析

罗光辉  马顺礼

中国路桥集团西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710075

摘要:道路水稳基层施工技术,是道路工程施工基础,是影响道路建设质量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前期准备、试用路段铺筑、混合料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横缝设置、路面养护等环节,分析了道路水稳基层施工技术要点,从材料设备控制、接缝处理和质量检测几方面,研究了道路水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水稳基层;施工技术;摊铺碾压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道路工程也逐渐在建设领域扩大规模。现如今社会发展环境下,对道路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水稳基层施工技术,是公路基础施工部分,能够有效提高道路的抗渗性和抗冻性,抗压能力更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施工当中。

  1. 道路水稳基层施工技术要点
    1. 前期准备

1.1.1设备材料

道路水稳基层施工过程中,主要使用压路机、摊铺机、拌合机等设备。在正式施工前,应合理选择使用设备,将其放置在合适位置。在设备进场后,优先对各设备做好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其稳定运行。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材料。在材料选购过程中,做好质量调查分析,取样送往专业机构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质量达标。在材料运输至现场后,也需做好分类管理,并强化存放场地的排水管理,防止材料受破坏。

1.1.2路基养护

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对道路现状进行检测,重点根据施工方案,检查道路平整度、长宽度和坡度等信息。质量检测通过后,标记道路的中心区域,在该位置设置专门的桩体,对其进行标高处理,为后续施工做好铺垫。在摊铺前,还需进一步清理道路路基,保证表面平整且不含有杂物,根据施工要求,控制路基表面的湿润程度,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1]

1.1.3材料配比

道路水稳基层施工过程中,材料配比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在材料配比过程中,应严格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根据地质条件,科学设计材料比。在配比期间,还可通过反复实验的方式,对不同配比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以此确定最佳的配比方案,保证材料符合施工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1.2试用路段铺筑

在规定路段正式施工前,为确保施工质量,应选择一段合适路段,先进行试用摊铺工作。通过试验路段铺筑,能够有效判断和分析当前的施工方案、机械设备和材料配比等是否符合施工要求,能否保证施工质量,确保达到标准后,再进行正式施工。在试用路段铺筑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道路铺设整体效果,观察并记录机械设备的碾压操作,着重记录碾压的次数、力度等,保证记录信息的精准性,确保在试验中,将路面碾压平整。在试验结束后,应组织各部门相关专业人员,开展讨论会议,结合试验情况,找出施工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完善,确定最终施工方案,保证各施工条件和参数的合理性。

1.3混合料拌合运输

混合料拌合工作,使用拌合机进行,在拌合机内,对混合料进行搅拌,按照以上所配比的方案,向机器中放入特定量的材料,严格控制搅拌时间,确保材料被搅拌充分和均匀。在材料搅拌期间,做好相关记录,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对搅拌过程加以调试,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效果[2]。搅拌完成后,从混合料中取样,对其进行专业检测,检查混合料的流动性、含水率等各指标,确保其达到要求标准。

混合料的运输过程,重点保证材料的质量和运输安全性。一般来说,可使用18t的车辆运输,根据所需运输的具体量,合理选择车辆,确保材料在现场的充足性。同时,在运输前,还需做好车辆的清洗工作,避免在混合料中掺入其他杂质。搅拌后的混合料,要尽快运输到施工现场,及时进行摊铺施工。

1.4摊铺和碾压

在混合料运输至现场后,立刻进行摊铺工作,在摊铺前,向路基表面喷洒适量水,使其保持湿润状态。在混合料凝固前,务必完成全部的摊铺工作。为保证施工效率,可同时使用两台设备进行施工,控制两设备之间的距离在10cm左右。在摊铺过程中,控制设备缓慢进行,保持其匀速前进,确保摊铺均匀到位。若在摊铺期间,存在部分区域摊铺机无法有效施工,还需人工进行填补,确保路面摊铺完全。

碾压施工严格按照要求标准分段进行。在碾压过程中,应避免出现突兀现象,保持长度的协调性,按照从弱到强的顺序进行施工。碾压高度整体控制在50m-80m左右。若需跨阶段进行碾压施工,则应将碾压轮折叠处理。碾压期间,若出现非常规现象,如软弹等问题,应立刻检查存在问题的路段,对其进行处理,确保恢复正常后再进行继续碾压[3]。碾压施工应保证技术人员的专业性,随时检查碾压情况,若有不能到达或无法压实的区域,需人工进行补充,保证碾压施工高质量完成。

1.5横缝设置

在施工过程中,若摊铺过程有所中断,就容易产生横缝问题。部分道路工程由于本身路段较长,无法一次性完成全部摊铺工作,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机械故障,导致摊铺施工被迫中断,就容易出现缝隙。若中断时间在2小时以上,那么就需设置横缝。

1.6路面养护

路基路面的养护工作,是水稳地基施工的最终阶段。养护过程中,应结合路面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采取科学的技术进行。养护期间,要注意设置标牌,禁止车辆通行,防止对路基造成破坏。碾压施工结束后,一般采取洒水养护,在水稳基础全部施工结束后,再进行整体养护,维持一周左右。直到对施工路段检查合格后,才可结束施工养护,允许车辆行驶。

  1. 道路水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1. 材料设备控制

道路水稳基层施工中,材料的质量是施工质量的基础。为控制施工质量,应强化材料质量控制,确保其符合施工标准。对此,不仅要做好材料的选择和科学的配比工作,还需强化材料质量检测,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加强管理监督,确保材料合格且使用得当。在设备质量控制方面,为避免设备运行效果影响施工成效,应做好设备的检查和定期维护工作。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保证设备运行的性能。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及时维修,更换零件,严重情况下,则需及时调配新设备,避免设备影响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2.2接缝处理

通常情况下,在摊铺施工中,容易出现接缝问题,在施工期间,加以注意,控制接缝越少越好。但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接缝问题仍然会出现,且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往往是最容易产生病害的位置。基于此,为保证工程质量,应做好接缝处理,可使用碎石和方木,通过二者结合混合料的方式,对接缝进行处理。在贴合处理期间,做好材料清洁工作,并保证不会掺入其他杂质,确保混合料质量,有效处理接缝,控制路面平整度。

2.3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是道路水稳基层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控制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施工结束后,应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质量检测。在检测期间,一旦发现不合格问题,需立刻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沟通,解决不合理问题。若不合格问题严重,还需重新施工该路段,确保其达到质量标准。通常情况下,施工压实度应达到98%,在质量检测期间,可以200m路段为标准,每段选择2处位置进行检查,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如水准仪、直尺等,保证路基的纵断高度、平整度等达到标准。

结论:综上所述,水稳基层施工是道路建设施工的关键,直接影响整个道路施工质量。为提高道路工程质量,必须不断提高水稳基层施工质量,延长道路使用期限。对此,在水稳基层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技术要点,还用强化质量控制,做好质量检测等工作。在今后,还应加大科学技术应用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和新工艺推广,以此不断提高水稳基层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源.城市道路水稳基层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冶金管理,2023,(17):79-81.

[2]郑志奋.试析市政道路水稳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华建设,2021,(07):126-127.

[3]赵妍琴.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水稳层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14):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