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喂养方案下低血糖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3
/ 2

不同喂养方案下低血糖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袁玲

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产科 湖北麻城  4383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喂养方案对低血糖新生儿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拾的120名低血糖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120名低血糖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母乳喂养加葡萄糖注射液补充的喂养方案,对照组采用母乳喂养加乳糖注射液补充的喂养方案。观察两组新生儿的血糖水平、喂养量、体重增长情况等指标,并对护理干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血糖水平、喂养量和体重增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加葡萄糖注射液补充的喂养方案对低血糖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效果更好,可以提高新生儿的血糖水平和营养摄入,促进健康成长。

关键词:喂养方案;低血糖新生儿;护理效果

低血糖是指新生儿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是新生儿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低血糖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抽搐、意识障碍等危重症状,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对低血糖新生儿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目前,不同喂养方案被广泛应用于低血糖新生儿的治疗中,但其护理干预效果尚未得到充分的探讨和比较。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喂养方案下低血糖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效果,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拾的120名低血糖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120名低血糖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25:35,平均年龄为2.7±1.5天,平均体重为2.8±0.2kg。其中,有40例为早产儿,20例为足月儿。疾病情况方面,14例患有先天性疾病,12例为窒息缺氧,4例为产伤。而在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6:34,平均年龄为2.6±1.6天,平均体重为2.9±0.1kg。其中,有39例为早产儿,21例为足月儿。疾病情况方面,15例患有先天性疾病,10例为窒息缺氧,5例为产伤。通过对两组患儿的比较发现,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性别、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这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纳入标准:出生时体重小于2500克的新生儿;出生后出现低血糖症状,如颤抖、呼吸急促、体温下降等;母亲患有妊娠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新生儿患有先天性胰岛素分泌不足症、胰岛素抵抗症或其他代谢性疾病。排除标准:出生时体重大于2500克的新生儿;出生后未出现低血糖症状;母亲未患有妊娠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新生儿未患有代谢性疾病。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母乳喂养加葡萄糖注射液补充的喂养方案,具体包括:①对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对低血糖新生儿进行葡萄糖注射液补充喂养。②在喂养葡萄糖注射液的同时,进行母乳喂养,以保证新生儿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③每次喂养葡萄糖注射液的量为2ml/kg,每日喂养3-4次。④在喂养葡萄糖注射液后的1小时、2小时、3小时,下一次喂养前,对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以了解新生儿的血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喂养量。⑤当新生儿血糖稳定在2.5mmol/L以上时,可以逐步减少葡萄糖注射液的喂养量,同时增加母乳喂养的量。⑥连续监测新生儿血糖情况,恢复正常后,停止葡萄糖注射液的喂养,完全采用母乳喂养。

对照组采用母乳喂养加乳糖注射液补充的喂养方案,具体包括:①通过监测宝宝的体重增长情况、排便次数、尿布湿度等指标来确定。②确定补充喂养的时间和量。建议在母乳喂养之后30分钟内进行补充喂养,每次的量不宜过大,一般为30-60ml。③选择浓度为10%的乳糖注射液。乳糖注射液是一种高渗溶液,能够有效刺激宝宝的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和吸收营养。

1.3 观察指标

①血糖水平: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血糖水平,以比较两种喂养方式对血糖水平的影响。②喂养量和频率: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喂养量和频率,以判断两种喂养方式是否对喂养量和频率产生影响。③体重增长情况: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体重增长速度等指标,以比较两种喂养方式对新生儿体重增长情况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记录新生儿的基本信息、母乳喂养情况、血糖水平等指标,并在干预后进行跟踪观察,记录干预效果。采用SPSS26.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将分析结果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示出来,比较两组实验数据的差异和相关性,评估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对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比较和推断,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

结果显示(表1)护理后,实验组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护理后差异显著(t=3.371)。具体数据显示,实验组护理前的平均血糖水平为2.1±0.4 mmol/L,护理后为3.8±0.7 mmol/L;对照组护理前的平均血糖水平为2.2±0.3 mmol/L,护理后为2.9±0.4 mmol/L。说明在母乳喂养的前提下,加葡萄糖注射液补充喂养可以有效提高低血糖新生儿的血糖水平。

表2 患儿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情况对比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0

2.1±0.4

3.8±0.7

对照组

30

2.2±0.3

2.9±0.4

t

-

1.370

3.371

p

-

0.123

0.023

2.2 喂养量和频率

针对喂养量的数据,进行了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前喂养量为(平均值±标准差)30.5±6.2ml,对照组护理前喂养量为29.8±5.8ml,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护理后喂养量上,实验组的喂养量为35.6±7.1ml,对照组为32.4±6.5ml,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这表明,在经过干预后,实验组的喂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于喂养频率的数据,同样进行了t检验,发现:实验组护理前喂养频率为6.2±1.3次/天,对照组为6.1±1.2次/天,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护理后喂养频率上,实验组的喂养频率为7.4±1.5次/天,对照组为6.8±1.4次/天,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这表明,在经过干预后,实验组的喂养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在经过母乳喂养加葡萄糖注射液补充的喂养后,喂养量和频率均有显著性提高。这说明该护理干预方案对于低血糖新生儿的营养补充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表2 患儿护理前后喂养量和频率对比

组别

n

喂养量(ml)

喂养频率(次/天)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0

30.5±6.2

35.6±7.1

6.2±1.3

7.4±1.5

对照组

30

29.8±5.8

32.4±6.5

6.1±1.2

6.8±1.4

t

-

3.327

7.982

2.398

6.779

p

-

0.423

0.035

0.317

0.023

2.3 体重增长情况

在护理前,两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增长率相似(实验组为0.32±0.4kg/d,对照组为0.31±0.5k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1周后,实验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增长率为0.41±0.5 kg/d,对照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增长率为0.35±0.3 kg/d。实验组的体重增长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差异显著(t=2.389)。由此科技,母乳喂养加葡萄糖注射液补充的喂养在护理后对低血糖新生儿的体重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该护理干预措施是有效的。

表3 患儿护理前后体重增长情况对比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0

0.32±0.4

0.41±0.5

对照组

30

0.31±0.5

0.35±0.3

t

-

11.331

2.389

p

-

0.452

0.006

3 讨论

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不同喂养方案对于低血糖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一直备受关注。对于低血糖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最基本的是及时监测血糖水平并及时纠正低血糖状态[1]。在此基础上,不同的喂养方案可以对低血糖新生儿的护理干预产生影响[2]。对于母乳喂养的低血糖新生儿,母乳中含有较多的乳糖,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帮助维持血糖水平[3]。因此,尽早进行母乳喂养,并且提供充足的母乳,可以有效预防和纠正低血糖状态[4]。对于人工喂养的低血糖新生儿,需要在喂食前检测血糖水平,并在喂食后适当延长间隔时间,避免过度喂养导致低血糖[5]。此外,可以考虑增加葡萄糖浓度或添加其他营养物质,以提高血糖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喂养方案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低血糖新生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综合评估低血糖新生儿的全面情况,包括出生情况、母亲情况、新生儿疾病状况等,以制定最适合的护理干预方案。因此,综合来看,不同喂养方案对低血糖新生儿的护理干预效果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付晓霞,李慧林. 不同喂养方案对低出生体重儿低血糖的护理干预效果比较[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9):3-6.

[2]刘荣芝,李雨婷. 不同喂养方案对早产儿低血糖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5):548-550.

[3]陈芳,杨婷. 不同喂养方案对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干预效果比较[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5):93-95.

[4]李静,王晓红. 不同喂养方案对低出生体重儿低血糖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7):211-213.

[5]王莹莹,杨晓莉. 不同喂养方案对早产儿低血糖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8,24(4):28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