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在颈肩腰腿痛患者治疗中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4
/ 2

调整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在颈肩腰腿痛患者治疗中的体会

朱静

宿迁第三医院    223800

摘要】(1)目的:探讨调整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在颈肩腰腿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2)方法:对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8月收治的12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除了对患者常规方法治疗外进一步对患者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和调整,对照2组治疗效果。(3)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是80%和93%,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4)结论:针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评估和调整疗效确切,容易掌握,简单实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肩腰腿痛 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 NASM-OPT训练模型

一、运动模型的概念

对于颈肩腰腿痛患者,如何将体育和医疗相结合,最重要的还是寻找病因。如何“评估”?“评估”依据是什么?从美国国家运动医学院NASM-OPT运动训练模型和美国运动训练委员会ACE-IFT训练模型我们可以找出答案。

NASM(美国国家运动医学院)提出的OPT训练模型(Optimum Performance Training)最佳运动表现训练模型,是遵从生物力学、生理学和人体动作系统的功能性原则,以运动人体科学为主要理论依据而设定的一种有计划、系统性、周期性的“处方式”训练模型,其目的就是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提高人体的功能性能力,例如柔韧性、核心稳定性、平衡、力量、功率和心肺功能耐力[1]。属于国外较为新颖的体能训练模型,NASM-OPT训练模型设计的科学性,已经得到国外各领域学者的广泛认可,在国外广泛应用于运动训练、康复干预、健身计划等领域之中。

二、灵活性和稳定性重要作用

无论是NASM-OPT训练模型还是ACE-IFT模型(表1)都呈“金字塔型”,“金字塔”的底层是身体功能训练,包括呼吸、身体姿态、各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动作控制和基本动作模式等训练,中间是竞技体育所需要的力量、爆发力、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基础体能训练,这些体能要素并不带有明显的专项特点;顶层是符合项目特征的各种体能训练,使运动员的身体更加适应专项需求。两个训练模型都强调了灵活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性,灵活性和稳定性是训练模型“金字塔”的根基。

表1 运动训练金字塔模型

NASM-OPT训练模型                         ACE-IFT模型

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肌肉收缩,牵动骨骼绕关节运动[2]。灵活性和稳定的表现就是关节活动度和关节的稳定性,实际也是肌肉舒张和收缩能力的表现。临床中,我们接诊的颈肩腰腿痛病人情况复杂,以活动中出现疼痛症状为主,表现出不同的运动素质。经临床评估,遵循NASM-OPT训练模型稳定期、力量训练期、功率(爆发力)训练期的分期原则。疼痛症状的发生的原因,由于处于金字塔底层,身体稳定性和灵活性等基本功能缺失导致的,对患者进行身体功能训练,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等基本功能,患者的疼痛症状就可以减轻或消失。通过临床实践,对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的调整更具有重要意义。

三、灵活性和稳定性的评估

关节活动度的评估依据正常的关节活动度(表2),患者主被动活动关节,根据关节屈伸的角度可以判断关节的活动度是否正常。当主动肌无力或被动肌紧张,或者二者同时存在时关节活动度就会减小。评估出高张力肌肉,对肌张力高的肌肉予拉伸,或运用交互抑制原理训练其拮抗肌,改善关节活动度。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收治的120例颈肩腰腿痛患者,男性40例和女性20例,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3.5±3.9)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男女比例均为2:1,对照组年龄37-52岁,平均年龄(43.8±4.2)岁,观察组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3.1±3.7)岁,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等各项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治疗,针灸、理疗、推拿按摩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和调整。影响颈椎活动度的肌肉常见有上斜方肌、斜角肌、肩胛提肌、竖脊肌等;影响肩关节活动度肌肉常见有肩胛下肌、胸小肌等;腰椎活动度影响肌肉有髂腰肌、腰方肌、竖脊肌等;影响髋关节活动度的肌肉有髂腰肌、内收肌等;影响膝关节活动度的肌肉有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腘肌等。对存在稳定性问题的关节进行康复训练,比如颈部深层肌训练、肩袖肌群训练、肩胛骨稳定性训练、腰腹骨盆核心稳定性训练、髋关节稳定性训练等等。

1.3观察指标

持续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自觉疼痛症状消失,无明显运动障碍;有效:患者自觉疼痛症状明显改善,轻度运动功能障碍;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患者疼痛症状及运动障碍无改善。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数分别为48例、56例,有效率分别为80%、93%,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具体情况见表4。

表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n(%)]

对照组

60

34

14

12

48(80%)

观察组

60

44

12

4

56(93%)

P值

<0.05

  1. 讨论

“体育疗法”并非新鲜事物,早在数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导引术来防治疾病,由我国古代著名中医大家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就是早期具有中医特色的体医结合实例,而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八段锦、易筋经等古代武术项目,成为当时人们强身健体的主要锻炼方式[3]。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的应用,医疗体育也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体育疗法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发展与完善包括各种医疗体操、有氧训练法和其他训练健身活动等,在国内外日趋成熟和完善。

社会的发展进步让生活越来越方便,我们被动的体力消耗越来越少,“运动量”的减少带给人类很多危害,比如新陈代谢的异常,心肺功能的下降等等。运动减少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引起颈肩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体医融合”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体育疗法”,通过特定的体育活动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和恢复机体功能,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

五、结论

该次研究表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93%,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综上所述,针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采取评估并调整患者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喻学芳. NASM-OPT训练模型对啦啦操专项体能影响的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22.DOI:10.26987/d.cnki.gcdtc.2022.000134.

[2]姜宏斌. 人体运动核心区域稳定性与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及理论探讨[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03):257-263.

[3]程茜.健康中国战略下中医特色体医融合服务型人才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18):178-181.DOI:10.16655/j.cnki.2095-2813.2205-1579-8669.

[4]师德明.关于体育疗法有效性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