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活血祛斑汤治疗黄褐斑气血瘀滞证的疗效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8
/ 2

自拟活血祛斑汤治疗黄褐斑气血瘀滞证的疗效探讨

张雨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 要】目的:分析自拟活血祛斑汤对于黄褐斑(气血瘀滞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间收入的78例黄褐斑(气血瘀滞证)患者。摸球法分组,一组39例,采取自拟活血祛斑汤治疗,二组39例,采取西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二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皮损面积评分、皮损颜色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一组的皮损面积与皮损颜色评分均低于二组(P<0.05)。一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二组(P<0.05)。结论:自拟活血祛斑汤可提升黄褐斑(气血瘀滞证)疗效,改善皮损严重度,且副作用较少,具有较高的用药价值。

【关键词】自拟活血祛斑汤;黄褐斑;气血瘀滞证

黄褐斑是常见的皮肤色素沉着性病变,多发生在面部,尤其是颧骨、额头、颞部等部位。其发病原因与阳光曝晒、年龄增长、激素水平波动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医认为,黄褐斑的发病过程与气血瘀滞、湿热蕴结等证候相关,因此其治疗原则是祛除湿热、活血化瘀[1]。自拟活血祛斑汤作为中医药方,关注黄褐斑(气血瘀滞证)的证候特点,具有活血祛瘀、调理气血等治疗作用,可改善黄褐斑严重度。为此,本研究选择78例黄褐斑(气血瘀滞证)患者,分析自拟活血祛斑汤的治疗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21年5月开始研究,于2023年5月结束,选入78例黄褐斑(气血瘀滞证)患者,均为女性。摸球法分组,一组39例,年龄最小至最大值=27至46岁,均数(31.26±2.71)岁;病程跨度为4个月至5年,均数(1.02±0.37)年。二组39例,年龄最小至最大值=25至47岁,均数(31.33±2.68)岁;病程跨度为3个月至5年,均数(1.08±0.34)年。数据经对比后,记为P>0.05。

1.2 方法

二组实行西药治疗,服用维生素C,每次剂量是0.3g,日服3次;服用维生素E胶囊,每次剂量是0.1g,日服3次,1疗程为15d,持续4疗程。

一组实行自拟活血祛斑汤治疗,取桃仁(量:10g)、生地(量:20g)、赤芍(量:10g)、黄芪(量:20g)、红花(量:10g)、当归(量:20g)、枳壳(量:10g)、丹参(量:20g)、川芎(量:15g)、合欢皮(量:12g)、益母草(量:15g),以上药材煎煮后取汤汁300ml,每日2次温服,1疗程为15d,持续4疗程。

1.3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后的皮损面积与颜色评分,对面部黄褐斑病灶进行拍照,将面部分成四个区域,皮损面积:无皮损记录0分;皮损面积不足2cm2记录1分;皮损面积在2至4cm2记录2分;皮损面积超出4cm2记录3分。皮损颜色:正常肤色记录0分;淡褐色记录1分;褐色记录2分;深褐色记录3分。四个区域的总评分相加,即为皮损面积、颜色评分。观察胃肠道反应、皮肤刺痛、皮肤瘙痒与皮肤脱屑等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治愈:皮损消失,肤色正常;显著好转:皮损消失60%以上,肤色显著性变浅;初步好转:皮损消失30至60%,肤色变浅;未见好转:皮损消失30%以下,肤色无变化。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 28.0软件处置,计量值经t值对比/检验,计数值经x2值对比/检验,统计学有意义计为P值不足0.05。

2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二组(P<0.05)。

表1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分组

例数

临床治愈

显著好转

初步好转

未见好转

总有效

一组

39

21(53.85)

11(28.21)

6(15.38)

1(2.56)

97.44(38/39)

二组

39

16(41.03)

10(25.64)

6(15.38)

7(17.95)

82.05(32/39)

x2

-

-

-

-

-

5.014

P

-

-

-

-

-

0.025

2.2 两组的皮损面积与颜色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皮损面积与颜色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一组的皮损面积与颜色评分均低于二组(P<0.05)。

表2 两组的皮损面积与颜色评分比较[±s/分]

分组

例数

皮损面积

皮损颜色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一组

39

7.26±1.32

3.26±0.84

9.12±1.41

3.53±0.97

二组

39

7.24±1.30

4.22±0.88

9.15±1.46

4.76±0.99

t

-

0.067

4.928

0.092

5.542

P

-

0.946

0.000

0.927

0.000

2.3 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

一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二组(P<0.05)。

表3 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n/%]

分组

例数

胃肠道反应

皮肤刺痛

皮肤瘙痒

皮肤脱屑

发生率

一组

39

0

1(2.56)

0

1(2.56)

5.13(2/39)

二组

39

1(2.56)

2(5.13)

2(5.13)

3(7.69)

20.51(8/39)

x2

-

-

-

-

-

4.129

P

-

-

-

-

-

0.042

3讨论

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也是维持皮肤健康的基本要素。当气血运行不畅时,会导致皮肤局部的气血运输受阻,气血的养分和氧气供应不足,影响皮肤的正常新陈代谢功能[2]。气血瘀滞是指气血在经络中运行不畅,积聚在特定部位形成瘀滞,影响皮肤的局部微循环,导致气血淤积,形成气血瘀滞证黄褐斑。此外,湿热蕴结同为该证型黄褐斑的病理因素,湿热蕴结是指湿热在体内滞留不散,会加重气血瘀滞程度,使黄褐斑的皮损颜色更为明显。

自拟活血祛斑汤是比较常用的中医药方,可根据中医理论的气血瘀滞证候特点,发挥活血化淤、调理气血等治疗作用[3]。药方中的川芎、丹参等药材,可促进局部微循环,改善气血流动,延缓气血瘀滞的病理过程,进而缓解黄褐斑部位的瘀血状态,促使皮肤代谢废物,提高养分的供给效率。当归、黄芪等药材可调和气血平衡,消除气血瘀滞,为皮肤提供养分,进而改善皮损颜色,缩小皮损面积[4]。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滋润肌肤等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气血状况。生地具有清热凉血、滋阴润燥等功效;赤芍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止血等作用,可改善气血瘀滞情况;红花具有活血化瘀、舒经活络等作用;合欢皮具有清热解毒、调理湿热病理状态等作用;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滋补肝肾等作用,可调节生殖系统功能[5]

结果显示,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二组,治疗后,一组的皮损面积与皮损颜色评分均低于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二组(P<0.05)。

综上,自拟活血祛斑汤可提升黄褐斑(气血瘀滞证)疗效,缓解疾病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关书文,王根会.自拟祛斑汤联合针刺洽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0,35(2):33-35,38.

[2]沈利玲.益气活血祛斑汤口服联合氢醌膏外涂治疗女性气虚血瘀型黄褐斑3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4):664-665.

[3]唐红利,许春英.益气活血祛斑汤联合针刺治疗黄褐斑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21):150-153.

[4]陈玉萍,万信,刘丹.益气活血祛斑汤联合氢醌膏治疗气虚血瘀型黄褐斑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20,10(12):63-66.

[5]陈微,张理梅.疏肝活血汤联合中药祛斑霜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21,23(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