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1
/ 2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

华毛措

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第二民族中学 814099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大量填鸭式作业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如何设计和实施合理有效的语文作业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章对“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施

引言

我国教育部自2021年起提出了“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的一部分,也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与实施。语文作业不仅是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手段,也应当促进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作业的影响

“双减”政策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要求学校合理安排作业量和难度,从而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更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阅读、体育锻炼以及兴趣培养,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双减”政策要求教师更加注重课堂教学,强调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降低对家庭作业的依赖,这也促使教师更注重设计寓教于乐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双减”政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书面作业轻实践操作

很多小学语文作业都是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文、课文、成语等,这些内容缺乏实际操作性,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降低。小学语文作业往往只是要求学生写字、填空、选词填空等,这种作业形式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小学语文作业量往往较大,长时间做作业容易导致学生疲劳、厌烦,对学习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小学语文作业往往缺乏实践操作,例如写作、口语表达、阅读理解等,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

(二)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部分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往往只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而忽略了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作业设计方式容易导致一些学生无法完成作业,或者完成的效果不好,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在作业设计中注重知识点的考察和重复练习,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这种作业设计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从而抵触学习,甚至产生消极情绪。强调标准答案和规范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这种作业设计方式容易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从而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

(一)鼓励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观察实践,不仅可以增加其知识面和阅读量,还可以培养其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举例说明,要求学生选择一本与课内内容相关的优秀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撰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通过阅读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增进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作业可以包括观察实践环节,例如要求学生在家庭、社区或校园进行有关自然、社会、科技等方面的观察实践,并记录下所见所闻。在语文作业中布置观察家中花园的变化,观察社区的建筑特色,或者参与一次科技实验,并结合实际经历进行描述和总结,这样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课外阅读任务开展小型研究项目,例如指导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写出报告,这样的作业能够促进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设计差异性作业

差异性作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水平,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阅读理解作业,内容简单、题目清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阅读技能,增强对文字的理解和把握。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夯实基础”作业,例如字词造句、仿写经典句子等,逐步增加难度,帮助学生扎实语文基础,提高写作表达能力。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拓展性阅读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一本优秀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撰写读后感或文学评论,从中培养其独立阅读和分析能力。对于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创作性写作作业,鼓励其完成一篇短篇小说、诗歌或散文等创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作业

在课堂学习了一篇古诗之后,作业可以设计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表达出相关的情感或者画面,让学生通过作文或绘画的方式来重新呈现古诗所表达的意境,从而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能力。在学习了一篇古文或现代散文后,作业可以设计成要求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思想,并就相关问题展开议论性写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课堂上学习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小王子》,作业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书中的情节或人物特点进行角色扮演或模拟对话,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教师指导和家长配合

在语文作文设计方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作文,描述自己的假期见闻。在作业布置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范文、写作要点和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引导,让学生明确写作思路,丰富作文内容。而家长在家庭中也可以适当地陪伴和辅导学生,促使学生更好地将假期中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表达出来,从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外阅读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课外文学作品,并设计有关阅读内容的讨论或书评作业。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特色或角色性格等,同时提供相关阅读指导。家长可以与孩子一同阅读、讨论,帮助孩子理解阅读材料,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书评。

(五)设计小组合作探究作业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实施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设计小组合作探究作业是一种突破传统作业形式的创新尝试,它能够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结合起来,促进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现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应用。举例来说,老师可以设计一个阅读材料,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比如选择一篇富有情感的诗词或一个精彩的故事,要求学生们从中挖掘作者的情感表达、文学技巧和内在文化内涵等。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悟,提出问题,展开探究,激发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需求和学科特点,注重科学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学校和教师应该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设计语文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灵芝.“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新思路[J].教师博览,2022,(36):41-42.

[2]周易.“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13):39-41.

[3]陈婷.“双减”背景下探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新课程,2022,(43):195-197.

[4]肖华.“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J].新课程,2022,(43):202-204.

[5]邹克廷.基于“双减”背景下探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新课程,2022,(43):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