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管理办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2

浅析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管理办法

张超平

南京乐顺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在最近的几年里,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提升,建筑业也因此迅速崛起。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都在持续增长。然而,这也对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掌握各种施工技术,并加强对现场管理的重视。这样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进行,满足建筑业的发展需求。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和管理的关键性,并结合当前常用的技术方法,对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全方位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现场管理

引言

伴随着现代城市的飞速发展,众多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剧烈,要想从这个剧烈的比拼中获得更高的利润,就需要保证工程建设的全面品质。在具体的施工阶段,使用的施工技术手段以及现场的管理水准都将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格外重视各类技术的应用要点,加强对现场管控的重视,明晰地认识到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题。同时还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特别强调各类施工方法的优点,加大信息的沟通和共享,以保证项目的高效推进,从而实际上提高了建筑项目的总体品质。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1.1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氛围下,如果建筑公司想要长期发展,就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保证工程建设的品质是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同时,施工流程的技术水平和现场管理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公司的最后竞争力。借助先进的管理架构,可以有效地调整各类技术方法,并将现场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对建筑工地的品质监督、费用管理、建筑技巧等领域的深度探讨与研究,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司的成本开支,从而实现公司的经济收益最大化。对于建筑公司,唯有确保其财务收入与工程项目的品质并行,才可塑造出积极的公众形象,在剧烈的商业竞赛中进一步突出其优点,从而实现持久的成功。

1.2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在建设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实际且有力的现场监督手段,来更好的规定所有的施工技术操作流程,以此来保证施工活动的标准化,并在基础层面上增强住宅建设的品质,推动公司的稳定成长。在市场经济的演变过程里,建设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施工公司必须考虑到全面的建筑业发展情况,并依照其真正的成长需求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构建出具备特色的管理架构与规章。同时,公司的经营者们也必须持续地改革与提升当前的经营方法,运用尖端的经营观点与科学的经营手段,对现场的经营策略做出深入的改良,以保证项目的顺畅推进,并满足公司的持久成长所需。

1.3保证施工质量

在房地产建设过程中,实地施工的技巧和管理团队的专业素养对于项目的品质具有决定性影响,这也是公司增强其竞争优势的核心部分。唯有确保项目的施工方法和管理层次符合对应的品质要求,并且将前沿的管理思想和创新的管理体系纳入其中,才可以更好地提升项目的深层含义和品质,从而满足公司的成长需要。

2钢筋施工技术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强调建筑公司必须对所有的原材料品质有一个彻底的掌握,并且清楚地规定钢筋建设的步骤。一旦钢筋生产完毕,也必须对它的品质及特性进行随机抽查,这将有助于确保整个建筑物的品质,并提供相应的品质评估报告。在真实的建设流程里,必须严格把握好下料的地点,并且恰当地运用钢筋的联系方法,以避免在施工期间发生偏移或者扭曲的情况。此外,也必须执行钢筋的捆绑任务,并且预先为所有的不同类别的钢筋部分标记。目前,公司在进行房屋建设时,主要依赖的是使用钢筋来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因为钢筋的直径将直接决定它的承重能力。因此,要依照特定的工程需求,挑选恰当的钢筋直径。确保所有的钢筋材料都经过了国家的检验,并且在购买过程中,不能直接把它们带回工地。要对某些钢筋材料进行随机抽样,主要是看它们的直径和长度是否符合工程需求,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扭曲或者变形的情况。在确认所有的参数都满足标准之后,还必须执行稳定性的测试。这包括了对钢筋的延展速度和抵抗力的评估,只有在所有的指标都达标之后,才可以把它们带去建筑工地。在执行钢筋的焊接过程中,让操作人员严格审核焊缝的品质,并努力减少焊缝处发生变形的可能。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3.1完善现场管理体系

目前的情形表明,房地产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频繁发生的现场作业违反规定的情况,导致事故发生地的安全风险增加。为了更好地降低项目的建造费用,部分管理者选择忽略这个问题。另外,由于某些施工地点的管理机构无法准确控制管理者的行动,以及部分管理者对其职责的理解模糊,导致施工地点的秩序极度混乱,产生了重要的负面效应。如果无法有力地监督现场的物品与装置,那么肯定会导致巨额的资源损耗。此外,这些影响因素的出现还会对现场管理效果产生严重的破坏。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以及营造出良好的施工环境,员工的首要职责就是明确他们的管理责任和管理领域,同时还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其主要的职能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物资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采用变量制度来管理全部的建设流程,确保在现场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始终保持警惕,准确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并且完成工作目标,从而保障工程建设的顺畅推进。

3.2控制材料质量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占据重要作用,施工材料的好坏将对施工建筑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督和控制,只有在通过审核并达标后,才可以将其带入施工现场。在材料被带入施工现场之前,应采取抽样检验的方法来确认其品质和性能,确保所有的材料都已经通过了抽样检验,只有在达标后,才可以被带入施工现场,并且需要将检验结果准确地记录下来。无法达标的物品绝对不能被带入工地。物品被运送至施工地点后,必须根据各类物品的特性和类型进行独立储存,并且要做好防火防潮的预防工作。在购买材料的过程中,员工需要全方位了解供应商的信息,并结合工程建设的具体需求和设计方案的详细内容,以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首先,在购买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派专业的人员去,以保证施工的质量达到标准,并尽可能减少购买的成本。另外,还要实行分批购买的方式,只要确保每次购入的物资都能满足特定阶段的建设需求。对于大量使用的物资,要避免一次性购入,以防止建筑现场堆积过多的物资,这样不仅会破坏建筑现场的环境,也有可能造成物资的浪费。一旦物资运抵工地,就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来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做好出入库的登记,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施工物资的利用率。

3.3施工安全管理

鉴于建筑项目的施工范围广泛,所需的物资和设备繁多,且环境状况十分复杂,这就导致了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若是现场的职员缺乏足够的安全认知,未实行适当的保障手段,过分关注施工的速度,却忽略了安全的管控,那么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突发状况,从而造成巨额的财务损失。因此,在开始建筑活动之前,必须对在场的每一位职员实施安全教育,主要涵盖了不同职业的建筑技能、相关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的操作方法。通过举办主题演讲,详细阐述大规模的安全问题,从而增强职员的警觉性。

结语

随着建筑工程的规模扩大,其施工周期逐渐增长,所涵盖的领域也日益增多。这些变化中,各种施工技术的运用和现场的监督效率将直接关联到整个工程的品质。因此,施工公司需要根据房地产项目的具体情况,精心策划每一步的施工过程,并且要增强对施工队伍的教育,真正提升所有职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且要构建健全的管理机构与管理框架。要在基础层面上增强工地的管理能力,以推动建筑产业的长期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郑庭.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研究[J].四川建材,2023,49(06):151-153.

[2]杜凯强,王亚东,党晓琪,李彩霞,张志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措施[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S1):400-401.

[3]王好学.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4):22-24.

[4]郭晋兵.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现场标准化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