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钙化灶表达与多模态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乳腺癌患者钙化灶表达与多模态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李立坚 张立民  王晓波    赵明君

宁晋县妇幼保健院 河北 邢台 055550  兴隆县人民医院 河北 承德 06730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北京 东城 100050  石家庄市中医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钙化灶表达与多模态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均进行乳腺超声和多模态影像学检测(CT检查、MRI检查、钼靶 X 线摄影检查)。术后乳腺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乳腺超声和多模态影像学诊断效能。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中确诊为钙化灶的39例,检出率为48.75%,超声影响学检查确诊乳腺癌钙化灶的33例,检出率41.25%。多模态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钙化灶为38例,准确度为92.50%。结论: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对乳腺癌钙化灶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值得选择。

【关键词】乳腺癌;钙化灶;多模态影像学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变得更加可行,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钙化灶的检测[1]。钙化灶是乳腺癌中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通过多模态影像学手段对其进行准确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乳腺癌患者中,钙化灶的表达往往与病变的性质、病程阶段以及预后密切相关[2]。因此,深入研究乳腺癌患者钙化灶的表达与多模态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不仅有助于提高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性,还为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本研究中,将探讨采取超声诊断和多模态影像学诊断乳腺组织中钙化灶的诊断效能。将对乳腺癌患者的钙化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评估。通过这一研究,期望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年龄28~68(41.45±3.24)岁,体重指数(BMI)≥26kg/m2者38例,≤26kg/m242例。

纳入标准:(1)患者临床资料完整;(2)病情稳定,预计生存期>6个月;(3)检查前未进行放化疗。

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异常;(2)其他部位恶性肿瘤;(3)认知功能障碍。

1.2方法

1.2.1乳腺超声

患者需要脱掉上身衣物,并穿上医用薄被以保持整洁。在进行乳腺超声前,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特别是与乳腺相关的病史。使用专业的乳腺超声仪器,通常搭载高频率探头,以获取更为细致的图像。在探头表面涂抹适量的水溶性胶体,以确保探头与皮肤之间的良好接触。患者通常处于仰卧位或坐卧位,双手放在头后。医生将涂有胶体的探头轻轻移动在乳房表面,同时观察屏幕上的超声图像。医生会在不同方向和深度进行扫描,以获取全面的乳腺图像。在扫描过程中,医生记录下任何异常的结构或钙化灶的图像。医生对得到的图像进行仔细的分析,关注任何异常结构、囊肿、肿块或钙化灶。

1.2.2多模态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完成后,由两名影像学医生进行阅片,结果无争议则为最终结果,存在争议的结果,邀请资历较高的影像学医生进行阅片。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乳腺癌病理检查结果为经标准,分析乳腺超声、多模态影像学联合检查对乳腺癌钙化灶的诊断准确率,计算出诊断效能。

1.3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1. 结果

2.1乳腺超声对乳腺癌钙化灶诊断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中确诊为钙化灶的39例,检出率为48.75%,超声影像学检查确诊乳腺癌钙化灶的33例,检出率41.25%,准确率为75.00%(60/80),灵敏度66.67%(26/39),特异度82.93%(34/41),阳性预测值78.79%(26/33),阴性预测值72.34%(34/47),(P<0.05)见表1。

表1 乳腺超声对乳腺癌钙化灶诊断(n)

检查方法

金标准

合计

x2

P

阳性

阴性

超声影像

26

7

33

20.285

0.000

13

34

47

合计

39

41

80

2.2多态影响学对乳腺癌钙化灶诊断

多模态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钙化灶为38例,准确度为92.50%(74/80),灵敏度为92.11%(35/38),特异度为92.86%(39/42),阳性预测值92.11%(35/38),阴性预测值92.86%(39/42)。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对乳腺癌钙化灶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P<0.05)。与单一的超声检查相比,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钙化灶的检出效能,见表2。

表1 多态影响学对乳腺癌钙化灶诊断(n)

检查方法

金标准

合计

x2

P

阳性

阴性

超声影像

35

3

38

54.397

0.000

3

39

42

合计

38

42

80

3.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由乳腺组织内恶性细胞过度增生形成的癌症。其病因复杂,涉及多种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乳腺癌可能导致乳腺组织的破坏,对身体外貌造成影响。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放疗和化疗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身体不适[3]。因此,在研究乳腺癌患者钙化灶表达与多模态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性时,深入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对患者的影响,以及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将有助于全面理解相关影像学数据的临床意义。

在本研究中,以术后乳腺癌组织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结果显示,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对乳腺癌钙化灶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4]。主要是因为多模态影像学结合了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等多种成像技术,从不同角度获取信息。X线摄影能够显示钙化灶的位置和形态,而磁共振成像则提供了更为详细的组织结构和血流信息。结合多种技术使得影像更全面、更立体。这对于复杂的乳腺组织结构和病变的综合评估至关重要,提高了对病灶的全面认知[5]。超声在乳腺组织密度较高的情况下,尤其是对于乳腺腺体丰富的患者,可能无法清晰地显示细小的钙化灶。这是由于声波在密集组织中的传播受到阻碍,影响了对病灶的清晰成像。因此,多模态影像学提供的全面信息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诊断线索,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多模态影像学在乳腺癌患者钙化灶诊断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主要在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等方面都表现出更为卓越的性能。这项研究的结果对于改善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全面应用多模态影像学技术,特别是结合超声和其他模态,有望提高对乳腺癌钙化灶的检出效能,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医疗服务。这也为未来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吴城炜,邹大中.超声联合X线钼靶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分子亚型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24):4149-4153.

[2]马帅,金恩浩.乳腺癌钼靶X线钙化征象与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相关性[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23,46(03):206-208.

[3]陈艳虹,王丽君,罗冉等.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MRI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22,28(05):484-490.

[4]张茜,黄曼,张禹等.乳腺癌磁共振成像影像表现与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铁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18):3563-3567+3586.

[5]魏刚,许保刚,贺朝等.磁共振影像学参数与乳腺癌患者肿瘤微血管密度及生物因子相关性以及对治疗效果评估[J].临床军医杂志,2022,50(09):966-968+971.

基金项目:2023年邢台市市级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课题编号:2023ZC282

课题编号:2023ZC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