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9
/ 2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潘 颖

湖南松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提供农田灌溉所需的水资源,还能够改善农田排水情况,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然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挖掘水渠和建设排水系统可能会破坏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此外,农田水利工程所需的大量水资源可能会导致水源枯竭和土地沙化等问题。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生态环境;影响;保护对策

1 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水土保持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对农田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首先,该工程会产生大量的弃土和弃渣,这些废弃物需要进行妥善处理,否则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其次,由于土地深入挖掘,导致地表裸露,这容易引发土地疏松和水土流失的问题。裸露的土地暴露在风雨中,土壤容易被风吹走,同时雨水也容易冲刷土壤,导致土地贫瘠和农作物生长受限。另外,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往往会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这会导致用料稳定性变差。植被对土壤起到保护作用,当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时,土壤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容易受到风吹雨淋的冲蚀,不仅易被土壤流失,还会导致用料的不稳定,增加工程的风险。

2 农田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对定西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尽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但我们仍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人为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粗暴施工所带来的破坏往往难以修复。因此,施工单位和其他相关人员应当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努力减少因施工活动而带来的伤害。农田水利工程对定西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土地的原始状态,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了破坏。其次,工程建设中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土地平整、清理和填充等工作,导致土壤的结构和质量发生了变化。这对土壤的肥力和水保持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另外,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还需要进行土地开挖和河道疏浚等工作,这对当地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2.2 农田水利建设在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是为了提高农田灌溉与排水效果而进行的工程建设。然而,农田水利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关键点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首先,农田水利工程对水体资源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由于需要调节水流,改变水体的原有状态是不可避免的,这可能会打破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将对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其次,农田水利工程在使用化学产品、农药和肥料时,残留物往往会进入自然水体,进而引发环境污染问题。这些污染物的积累会对水体质量造成严重威胁,不仅影响饮用水的安全性,还可能对水中生物产生毒害性影响。此外,农田水利工程会改变水体的结构,进而直接影响到动植物的生长与繁殖。一些水生动植物对水流速度、水位等环境因素有着较高的适应性,而农田水利工程可能会改变这些环境条件,影响它们的生长与繁殖能力。

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3.1 对施工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

在进行任何施工工作之前,进行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对施工地进行考察,以了解地形、土壤、气候等情况,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通过这样的准备工作,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避免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生态保护工作是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进行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这包括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挡,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尘土扬起,防止污水外泄等。同时,施工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污染的程度,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以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除了生态保护工作外,对于任何项目来说,效益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全面统筹考虑工程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意味着不仅要确保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益和目标,还要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社会造福。在进行施工和环保工作时,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这意味着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将其作为施工和环保的首要任务。科学协调施工与环保也是我们需要遵循的准则。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方式和措施,确保施工和环保两者能够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3.2 大力推广和应用生态水利工程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建设生态型水利工程。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生态水利工程能够同时实现水利工程基本功能的应用以及最大化实现生态效益。推广和应用生态水利工程对于实现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区域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施工人员应该在施工前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了解生态系统的分布情况和生态资源的分布。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土地质量下降和水体污染等问题的发生,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河道改造施工项目也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和进行科学有效的河岸保护措施。在进行河道改造施工之前,要进行详细的勘测和设计,确定施工计划和施工工艺,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避免对河岸的破坏和河水的污染。为了实现河岸保护的效果,选择合适的护岸形式非常重要,需要考虑土壤环境和气象环境等因素。常见的护岸形式包括坡式和墙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形式。

3.3 加大施工中的监督监管工作力度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构建一个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是保障工程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的必要条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施工企业应考虑实际情况和多方面因素来构建监管机构,实现全过程监督管理。施工企业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并细化细节,以确保施工人员了解环保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例如,在土地整理和平整过程中,应注意对土地的保护,避免土地流失和水土流失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对于土地的开发和治理,也要遵循科学规划,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监督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监督监管人员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他们应该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他们应该严格执行管理制度,认真对待工作,并及时整改不合理之处。同时,监督监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总之,要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施工企业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这一制度应该包括对环保要求的明确,细化管理细节,并培养监督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既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又涉及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和修复措施,可以实现工程施工与生态环保的统一。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和修复生态已成为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杨振林.浅析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23):105-106.

[2]陈姝颖.论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J].黑龙江粮食,2021(11):77-78.

[3]张蓉,温勇.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与灌溉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33):210-212.

[4]黄洁.农田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家参谋,2021(22):183-184.

作者简介:潘颖,女,(1991-),2013年毕业于南昌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当前就职于湖南松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任工程经理,中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