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盲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王贺飞

沈阳市盲校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其所涵盖的知识点相对抽象且复杂,同时又具备应用性特征。高质量的数学教学有助于促进盲生智力及数学思维发展,使其逐步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从而深层次掌握与理解数学知识内涵,并且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之中,进一步实现全方位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对数学教学注意事项加以明确;其次,提出盲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盲生;六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由于盲生视觉器官存在缺陷,数学教材中呈现的精美插画,他们则无法通过视觉进行直接感受。即便是在一些盲文教材中,这些插画大部分也只能用文字进行表述,使得数学知识的直观性大打折扣,少量插图则是通过触感让学生进行感受和学习。所以,许多盲生很难在教学活动中集中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加之小学高年级数学知识相对较难,需要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分析,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不良心理。对此,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符合盲生生理与心理特征的教学方式,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数学思维综合发展,逐步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一、盲生数学教学注意事项

(一)帮助盲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是盲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基础条件。由于他们自身的视觉缺陷,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自甘堕落或自卑心较强等心理特征,很难发现自身学习潜力与真实能力。所以,每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们通常会选择逃避,这显然不利于盲生健康成长与综合发展。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情绪及心理状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积极采取多样化手段、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使其逐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敢于面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形成迎难而上的良好精神品质,今后能够通过个人能力或不断努力解决各项问题[1]

(二)注重数学知识规范表达

数学教师对盲生进行教学时,要注重数学语言的严谨性、精准性和规范性,一字一句清晰的向学生进行表达。但对于盲生而言,数学表达则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锻炼过程,如乘除法算式的数学表达必须是几乘几或几除以几。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要注意文字和公式传递的准确性,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盲生也会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数学表达,注重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另外,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应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表达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进行数学表达,不断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与学习兴趣。

二、盲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创设层次性教学情境

盲生与普通小学生一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对此,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探索数学知识,从而促进自身数学思维发展。所以,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层次性较强的教学情境,设计一些能够强化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拓展思维的数学问题[2]

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为例:教师教授学生“圆柱的体积”这一课程内容时,可在教学前期阶段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小美有一块圆柱形的橡皮泥,妈妈问小美,这块橡皮泥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与此同时,为学生发放一块圆柱形的彩色橡皮泥。多数盲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与橡皮泥打交道,所以对其非常熟悉,有些学生会通过双手的捏造,将橡皮泥变成长方体。这时,数学教师则可向学生提供圆柱体的塑料块,并向学生询问它的体积应该怎样得出呢?通过创设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情境,可让盲生自主产生学习意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再借助问题情境创设,逐步引导学生对圆柱体体积计算方式展开深入思考。在思考过程中,使盲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稳步提升,有效促进其数学思维综合发展,为今后学习更高级数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二)缺陷补偿提供教学支持

盲生由于自身视觉器官存在缺陷,他们无法像普通学生通过眼睛观察获取相关信息,通常会以手代目、以耳代目,这就使得自身触觉与听觉成为了盲生学习知识、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他们的视觉缺陷。而新课程标准也着重强调,教师对盲生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触觉、听觉等各项优势及潜能,采取恰当的手段辅助教学顺利开展,弥补学生视觉缺陷,促进其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全面发展。而经过多次教学实践可得知,存在视力障碍的学生,其听觉器官相对敏感,能够捕捉到细微的声音,并且通过听觉产生的记忆,要远高于其他感官获取信息的能力,无论是在学习或是生活之中,都善于运用听觉器官获取相关信息和知识技能。对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盲生这一特点,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具体教学内容,通过声音形式向学生呈现重难点知识[3]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材为例:教师教授学生“百分数(一)”这一课程内容时,在概念及读法和写法教学环节中,若是仅根据教材案例对学生展开文本层面的教学活动,他们很难在课堂中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注意力,且还会逐步降低学习兴趣。所以,数学教师要根据盲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将教材中的案例以有趣的音频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听觉器官获取信息,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内容新颖,在体现重难点知识的基础上,使盲生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呈明显上升趋势,满足了学生学习与发展需求,以此调动盲生各项感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进一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将自身全部精力都投入在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百分数的概念性知识理解与掌握,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让他们能够基于数学视角,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及探索。

结论:综上所述,由于盲生的特殊性,小学数学教师应付出多倍的耐心与关爱,不断挖掘他们自身的优势及特点,积极为学生创设层次性强的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做到缺陷补偿,提供相应教学支持,让学生能够深层次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为今后学习更高级知识铺垫道路。

参考文献:

[1]沈光银. 盲校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具的设计与应用 [J]. 现代特殊教育, 2022, (19): 54-57.

[2]刘转.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盲校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化 [J]. 现代特殊教育, 2021, (05): 63-65.

[3]陈红玲. 贴近学生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浅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 (52):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