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民间社火艺术的课堂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2
/ 2

本土民间社火艺术的课堂实践研究

张欢

河南省浚县第一中学 456250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本土民间社火艺术在高中课堂中的实践,并通过对社火艺术的特色与表现形式进行详尽的剖析,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的阐述,试图探讨将本土社火艺术融入高中教育的可行性与价值,本文通过介绍社火艺术的定义、分类及地域差异,为读者提供了全面了解社火艺术的基础。通过对实践效果的总结本土社火艺术在高中课堂中的教育价值不可忽视,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本研究对于推动传统文化在高中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本土社火艺术;高中课堂实践;传统文化教育

一、探索本土民间社火艺术的特色与表现形式

探索本土民间社火艺术的特色与表现形式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理解。社火艺术,作为富有民间气息的庆祝形式,不仅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以其独特的特色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社火艺术的特色体现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社火最早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是一种寄托民众对丰收和幸福生活期盼的表达方式,通过演绎古老的传统,社火艺术将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呈现在当代人们面前,成为文化的延续和传统的体现。其次社火艺术在不同地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由于我国广大的地理面积和丰富的人文历史,社火艺术在各个地方都演变出了独特的特色,北方的社火可能以雄壮的舞狮为主,南方的社火则可能以灵动的舞龙为特色。不同地域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在社火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其在多样性中得以独具魅力。

另外社火艺术还表现为集体性和群众性的特征,社火常常是由当地居民自发组织,通过集体的努力和协作,共同参与到庆祝活动中,这种群众性的艺术形式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通过社火艺,人们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强化了集体认同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社群文化。最后社火艺术的特色还体现在其丰富的表演形式,舞狮、舞龙、高台、高跷、旱船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具戏剧性和艺术性的表演,通过精湛的技艺和生动的表现,社火艺术既向观众展示了娴熟的舞蹈和表演技巧,又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表演形式通过色彩鲜艳、动作矫健、音乐激昂等多重元素,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成为一种生动而具有感染力的艺术表达。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文化瑰宝,承载了深刻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塑造人们思想观念、道德伦理、审美情趣的深层力量。首先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既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国家认同的基石。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属国家的文化底蕴,进而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比如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仁爱之风”等价值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人的思想观念,塑造了我国独特的国家形象。其次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具有积极作用。传统文化中包含丰富的艺术表达形式,如我国传统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通过对这些艺术形式的学习,人们不仅能够领略美的享受,还能够培养独立的审美眼光和欣赏能力,比如我国古典诗词的婉约之美、传统绘画的写意风格,都是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独特审美价值。

另外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个体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寓言等形式,常常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文学作品,人们能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对抗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比如我国古代诗词中的“时不我待,舞不我止”等启示,对于激发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最后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和国际文化交流具有深刻的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标识,通过传播自己独特的文化,国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比如我国的传统文学、传统医学、传统工艺等都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推动了我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传播和认可。

三、本土社火艺术的高中课堂实践

本土社火艺术的高中课堂实践是一个既具有挑战性又充满创新可能性的课题,通过在高中课堂中引入本土社火艺术,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其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也有助于将社火这一民间艺术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使其得到更广泛的传承。首先高中课堂中的本土社火艺术实践需要充分挖掘社火艺术的特色和表现形式,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社火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火艺术的独特之处,比如可以以舞狮、舞龙为切入点,介绍其动作、服饰和音乐的特色,使学生对社火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其次课堂实践的设计应注重社火艺术与学科融合,社火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涉及到历史、地理、音乐、舞蹈等多个学科领域,在高中课堂中可以将社火引入多个学科课程,例如地理课上讨论不同地域的社火表现形式,音乐课上学习社火的音乐元素,历史课上了解社火的演变历程。通过学科融合,可以更全面地呈现社火的多元特色。

另外实践课程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参与为核心,通过组织学生亲身体验社火艺术,如学习基础的舞蹈动作、制作社火道具等,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身感受,通过学生参与社火表演的整个过程,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比如学生可以分工协作,有的负责舞蹈动作,有的负责音乐演奏,有的负责服饰道具的设计与制作,共同完成一场生动的社火表演。最后实践课程的评估要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考量。除了对社火表演的专业性评价外,还应注重对学生在团队协作、创造力、领导力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成长。

结论:通过对本土民间社火艺术的特色与表现形式的探索,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的分析,展示了在高中课堂中实施本土社火艺术教育的可行性,通过选材与课程设计,实施方法与互动方式的探讨,以及对教学评价与效果的分析,揭示了本土社火艺术在高中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高中社火艺术教育提供一些建议,并为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传承与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赵娜. 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J]. 声屏世界,2023(15):30-32. DOI:10.3969/j.issn.1006-3366.2023.15.011.

[2] 叶小文.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优"[J]. 人民论坛,2023(14):40-43. DOI:10.3969/j.issn.1004-3381.2023.14.008.

[3] 董彪. 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根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33-40.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23.03.004.

本文系:鹤壁市教育科研课题《本土民间社火艺术的课堂实践研究》研究成果(鹤教体教研 (2023)6号),课题立项编号:2023-JKLX-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