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及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7
/ 2

新形势下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及施工技术

刘惠明 李钰

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电力工程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电力行业经历了技术革命、市场变革和政策调整的影响,对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节能减排和优化能源结构的背景下,确保输电线路的高效、安全和稳定运行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传统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电网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需要进行技术研发、工艺优化和管理模式上的深入探讨与改革。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施工技术

1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设计要点

1.1路径设计

在输电线路设计中,路径优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气象、地质等因素,并结合经济、安全和可操作性等要素来科学地选择路径。为了减少对农田的影响,设计中需要避免在农田、果林和树林中设置塔位。相反,应选择森林覆盖较低的地区,以贯彻绿色设计观念。此外,设计还要注重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难度、节约资源和提高线路质量,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比多方面的设计方案,考虑自然和人文因素,以提高方案的科学合理性。设计人员应该调研施工现场,了解自然环境,并选择最佳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避免在山谷、峡谷和极端天气区施工。同时,还需要考察人文条件,掌握区域信息,避免在生产季节施工。此外,可以采用高塔跨越设计来减少环境破坏,并进一步优化路径设计。为了确保设计方案通过审核,设计人员需要积极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只有通过与相关单位的合作,设计方案才能得到认可和通过。总之,路径优化设计在输电线路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确保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才能实现高质量的输电线路建设。

1.2导线设计

导线设计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质量有直接影响。为了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设计人员需要全面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并利用现代化技术绘制设计表格。在进行导线设计时,设计人员首先要考虑绿色建造要求。他们需要选择节能效果较强的导线材料,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各种新型导线材料都有不同的节能效果,因此设计人员应对比这些材料的电磁场、受无线电干扰程度、噪声等信息,选择具有良好节能效果和经济优势的导线。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全面考虑周围环境特点,如温度、湿度、地形等因素,以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在高温地区,设计人员可以选择能够抵抗高温的导线材料,从而降低线路故障的风险。

1.3杆塔设计

杆塔的优化设计和提高输电线路的整体质量密切相关。杆塔的设计和基础直接关系到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因此必须科学设计。根据杆塔的结构材料可以分为木杆塔、钢杆塔、钢筋混凝土杆塔和铝合金杆塔等不同类型。同样,根据杆塔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自立杆塔和拉线杆塔两种。此外,根据杆塔的使用功能可以分为耐张杆塔、直线杆塔、换位杆塔和大跨越式杆塔等。选择杆塔时应考虑到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以确保满足施工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杆塔的设计过程中,还要强化环保性,尽量减少对林木的砍伐和对山地原有地形的改变。此外,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问题,加强边坡保护和自然排水的恢复。在人员密集区域选择紧凑型铁塔,以减少土地使用。

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技术问题的应对措施

2.1加固塔基础与材料改进

近年来,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地震活跃度的增加和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传统的输电线路稳定运营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们正在努力寻求更加稳固和持久的基础加固技术。对于现有的输电线路,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来增强塔基的承载能力,防止因长时间负荷或突发事件导致的塔基下沉或倾斜。这些方法包括采用深基础、拔地螺栓、外加固筋以及预应力筋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增强塔基的稳定性,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对于新建的输电线路,研究人员们正在研发更坚固和耐久的材料,以应对极端外力的挑战。这些新材料包括高性能混凝土、纳米改性材料和高强度钢筋。它们不仅具有更好的耐腐蚀和耐高温性能,而且在面对台风和地震等极端天气和地质条件时,能够确保输电塔的稳固和安全。随着数字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塔基监测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塔基的变形和位移情况,及时获取塔基的状态数据,为及时加固提供了支持。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输电线路塔基的状态,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问题,确保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2.2优化架线参数与工艺推进

合理的架线设计和施工工艺对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在架线设计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导线材料、截面积和绝缘子选型等。这些因素的合理选择能够确保输电线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都能安全稳定地运行。施工工艺的推进也是确保输电线路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步骤。近年来,新型张拉设备的应用为施工提供了便利。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导线的张紧力度,避免过大或过小导致的安全隐患。通过监测导线的张紧力度,施工人员能够及时调整,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新型架线工艺还可以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例如,直升机架线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地面植被的破坏。传统的架线方法需要依靠大型设备和人工操作,造成较大的环境破坏。而直升机架线法可以通过空中操作完成施工任务,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对地面植被的破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监测设备的应用也逐渐增多。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控架线的各项参数,为施工提供及时反馈。通过实时监测架线参数,施工人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调整,保证施工精确性和安全性。智能监测设备可以及时发现线路存在的问题,避免因问题未及时发现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2.3强化安全培训与设备升级

电力工程是一个关乎安全的行业。安全是电力工程中的首要原则,它与人员的培训水平和设备的先进性密切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电力施工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这需要施工团队经过专业、系统的安全培训来应对各种潜在风险。在电力施工现场,各种设备的定期升级和维护是必要的。使用智能化、高效化的新型设备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准确地定位问题,更迅速地完成施工任务。设备的升级通常注重操作的简便性和安全性,旨在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安全隐患。然而,设备的升级仅仅是一部分,施工团队还需要经过培训,确保他们能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只有通过专业的培训,施工人员才能正确地操作设备,避免发生意外事故。这也是为什么安全培训与人员的培训水平密切相关的原因之一。安全是电力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电力施工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设备的先进升级,才能保障电力施工的安全性。因此,在电力工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注重培养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积极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确保电力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3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有很大的发展机遇。在全球经济发展迅猛的背景下,电力需求持续增加,对输电线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线路的高效、安全和稳定运行,需要通过系统分析、技术研发和管理模式的优化来解决主要技术问题。只有在各个方面的综合提升下,才能够确保整体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赵光平.浅析电力工程及其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的技术问题[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9):2685-2685.

[2]付昂.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通信世界,2023,30(2):85-87.

[3]肖敏.电力工程及其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的技术问题[J].电力设备管理,2023(11):150-152.

[4]党石磊.110kV电力线路上跨高速铁路迁改施工技术[J].电力设备管理,2023(9):178-1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