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理念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8
/ 2

快速康复理念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江婷

荆门市人民医院  448000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就诊于我院的120例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快速康复理念,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疼痛、徒手前屈肌力、主动前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的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护理中获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其可有效促进肩关节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快速康复理念;镜治疗肩袖损伤术;护理效果

肩袖损伤多见于40岁以上的体力劳动者,患者通常会出现关节外展功能障碍及关节疼痛,肩袖的主要作用就是稳定肩肱关节,为肩关节软骨提供营养及预防炎症[1]。肩袖损伤严重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是目前最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法,其有创口小,感染率低等优点,术后好的康复训练也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2]。快速康复理念是目前在术后康复护理中极为推荐的一种治疗理念,术后指导患者运用各种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减少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的应激反应,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3]。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在我院行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采取快速康复理念,并观察其实际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就诊于我院的120例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患者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0.41±2.52)岁,病程7-15天,平均病程为(10.55±0.52)天。观察组的60例患者给予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患者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9.31±2.53)岁,病程8-15天,平均病程为(11.78±0.52)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比较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晓明确,入组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时本次研究也经过了院内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术后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患者的主诉和疼痛评分,依此来指导患者的术后康复锻炼,术后6 h 可进食温水,无不适可进一步进食流质,最后过度到正常饮食。

    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术后安返病房时即嘱患者握松拳及屈肘运动,每分钟30 次,每次15 min,做到循序渐进,以不感觉劳累为主,让家属鼓励并督促执行,术后4 h 即可进食水,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针对快速康复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如下:(2)术后即握松拳训练,并持续10 s 每次,用最大限度握,然后在伸直关节,体验持续10 s;屈肘运动时,健手扶持患肢上臂以制动患肩,逐渐伸肘屈肘活动。(3)术后摆掌运动为根据实际病情决定,如没有留置螺钉,以术后3 d 为宜开始运动,患肢五指伸直,手掌向身体前侧来回摆动。(4)术后肩部旋转运动,以健手扶持患肢上臂以制动患肩,逐渐旋转肘关节。术后2 ~3 周:健手扶持患肢前臂进行后推前拉运动;4 ~7 周:面墙站立,患肢手扶墙面,手指向上攀爬。(5)术后屈肘展肩及内收探肩运动,应以医生的医嘱执行锻炼,屈肘展肩是以上臂为转动轴,前臂沿水平位尽量内收和外展,而内收探肩时,应患肢屈肘,用健肢扶拖患肢肘部,使患肢内收,患侧手尽量探摸健侧肩部,并逐渐向后探摸健侧肩胛部,还原复位后重复上述动作。(6)早期加强疼痛护理,积极康复训练。积极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因疼痛带来的恐慌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告知患者正确看待疼痛,并学会自我放松调节,如注意力转移法、心理暗示法等。

1.3疗效观察

对比两组患者间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UCLA的评分情况。评判标准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袖损伤专业评分系统(UCLA)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判[4]。优为35-35分的患者,良为29-33分的患者;评分<29分的患者为差,以上评判均由本院同一医护人员给予分析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中的相关数据输入到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予以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士s)描述,组间经t和x²检验,当差异在P<0.05时,说明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疼痛、徒手前屈肌力、主动前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的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UCLA评分(士s,分)

组别

例数

肩关节功能

疼痛

徒手前屈肌力

主动前屈

患者的满意度

观察组

60

5.14±0.59

5.75±0.69

2.98±0.47

2.17±0.73

4.67±0.02

对照组

60

9.16±1.58

8.96±1.83

4.99±0.84

4.86±0.77

2.30±0.57

t

15.2621

10.5095

13.3710

16.2336

26.6071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ERAS)是由丹麦外科医生Kehlet等在2001年提出并应用于临床,其融合了外科、麻醉、护理的最新研究内容,通过对围手术期患者采取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积极措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一种新模式[5],其核心理念是优化围手术期管理,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减轻患者的创伤和应激,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住院费用,取得较好疗效[5]。    快速康复理念护理的最大目标是帮助患者及早并最大程度恢复各部位的功能,使患者过上正常的生活。有研究显示手术后3 个月内进行康复训练是最佳时间,超过3 个月再进行训练,效果比较缓慢[6]。因此,护理中康复的应尽早介入。术后1 ~4 周训练有助于帮助肩关节恢复其正常功能,好的活动会增强软组织的代谢,促进水肿的吸收,以便对损伤组织进行修复。手术后6 ~12 周,骨头和肌腱处于愈合期,所以要制止肩关节运动,这个时期进行锻炼会事倍功半,但是如果不训练就会出现肌肉的萎缩和关节的粘连问题。在本次研究中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疼痛、徒手前屈肌力、主动前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的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从结果中体现了快速康复理念对于患者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良好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理念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护理中获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其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肩关节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湘. 快速康复理念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护理中的价值[J]. 当代临床医刊,2022,35(5):113-114.

[2]胡文静,古喜红,万文璐,等. 快速康复理念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海军医学杂志,2018,39(5):467-469.

[3]郑锐,王越,饶尧. 快速康复理念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4):137-138.

[4]刘敏,刘佳敏,芮艳,等. 快速康复理念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健康女性,2022,(42):157-159.

[5]朱晓花. 快速康复理念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56):158-159.

[6]王玉桃,许杰. 快速康复理念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国际援助,2023,(31):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