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履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9
/ 2

浅论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履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刘政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培训中心

摘要:本文从认识提升职工代表履职能力的现实意义入手,对如何加强职工代表队伍的建设,积极为职工代表提升履职能力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升履职的基本能力和锤炼履职的基本功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职工代表;履职能力;建议

  职工代表是职工代表大会的主体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工会组织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加强国有企业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具体体现。工会组织要切实发挥职工代表“代表职工”的作用,拓宽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渠道,进而团结、服务、引导广大职工为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凝聚正能量。

一、充分认识提升职工代表履职能力的现实意义

1.习总书记强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能只当口号喊、标签贴,而要贯彻到党和国家政策制定、落实到企业生产各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党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实行企业民主管理,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职工代表的主要权利就是参加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及其工作机构组织的民主管理活动;对企业领导人员进行评议和质询;在闭会期间对企业执行职代会决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升职工代表履职能力,对维护保障职工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2.提升职工代表履职能力是推动企业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创建和谐企业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明确指出:“推进企业普遍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发展重大决策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上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职工代表肩负着联系职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任务,最了解职工真实想法和诉求,最能依法履行职责,客观及时地把职工意见、愿望和需求向单位反映,通过平等协商有效化解各种问题和矛盾,促进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提升职工代表履职能力,通过认真行使权利和义务,对进一步引导广大职工正确处理好企业改革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的关系,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显得更为重要。

3.提升职工代表履职能力是保证职工代表大会质量,深化企业民主管理的需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宪法》所确立的一项保障职工民主权利的重要制度,开好职工代表大会并落实好各项职权,是搞好抓实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保证。职工代表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主要活动就是参加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很大程度影响着职工代表大会的召开质量。每一名职工代表都要通过严格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认真行使权利和义务,使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因此,提升职工代表履职能力,对进一步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深化企业民主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二、工会组织要搭建职工代表履职能力提升的平台

  工会组织是职工代表大会的执行结构,要切实加强职工代表队伍的建设,积极为职工代表提升履职能力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1.选好职工代表。工会组织要依法做好职工代表的推选工作,这是建立和完善职代会制度,确保职代会质量的重要环节。坚持把好“入口关”,明确职工代表的标准和条件,严格规范选举民主程序,把大局观念强、政策水平高、主人翁意识突出,坚持原则、有群众威信、热心为职工办事、能正确反映职工的愿意和要求的职工代表推选出来。落实好职工代表替补制度,职工代表因各种原因不能履行代表职责时,按照规范的程序及时进行补选,确保职工代表构成符合要求,为职代会顺利召开提供组织保证。

2.抓实素质培训。工会组织要针对职工代表综合素质,能否适应企业发展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求这一课题,抓实抓好对职工代表分级分层的定期培训。组织职工代表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民主管理等相关知识。明晰自身职责、权利和义务,不断提升参与管理的基本修养。对换届选举的新任职工代表和届中增补替补的职工代表,会前必须进行培训。每次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前组织专题培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主管理活动,运用“互联网+”平台,引领职工代表广泛参与,科学表达诉求、理性提出意见建议,更好地行使其权利和义务。

3.坚持述职评议。工会组织要严格职工代表述职评议制度的落实,组织职工代表在选举单位年度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上,对自己年度履职工作情况进行书面述职评议。要完善职工代表激励措施,建立科学评议办法,依据上交提案、反馈意见、宣传职工等工作实绩,评选表彰优秀职工代表和职工代表优秀提案,撤销和罢免不称职职工代表,以此激励职工代表更好地履职尽责、发挥作用。

三、职工代表要自觉锤炼履职尽责的“基本功”

1.增强代表职工的责任意识。职工代表综合素质高低决定着职工代表履职能力的发挥。职工代表既不是企业的岗位职务,也不是一个荣誉称号,职工代表是企业职工按照一定民主程序选举产生,代表广大职工参加职代会、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职工。作为一名职工代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职工的代表,一言一行要对职工负责,不能以个人意见和见解来代替职工意见,不做“打打勾、举举手、鼓鼓掌”的代表,防止“代而不表”“表而不代”的问题发生。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勇于担当,既要及时把职工的意见建议、愿望需求传递给企业

,又要把企业的发展愿景、形势任务、规划政策宣传给职工,真正承担起实现“两个维护”职能的政治责任。

2.提升职工代表的基本能力。职工代表参加企业民主管理活动是在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学习和掌握企业管理知识、提高履职能力的最好形式。因此,重点提升“四种”能力。一是善于学习能力。只有认真学习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相关制度、业务管理知识,熟悉职代会的各项程序、议题,掌握不同形式的民主管理方式的特点,才能依照程序和有关规定参与民主管理活动。二是参政议政能力。熟悉党的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能够建言献策,关键时刻勇于担责、敢于发表意见建议。三是调查分析能力。能够联系职工开展调研,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企业重大政策、职工反映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归纳,形成较为客观的意见建议。四是准确表达能力。能够用职工的语言,把职工的意见建议“带”上来,也能准确把握企业要求,把职代会精神和决定“带”到职工中去,较好地做到下情上传,上情下达。

3.把握职工代表的基本任务。职工代表享有四项权利,承担五项义务,为有效保证职工代表发挥作用,每年需要具体完成“项”基本任务。一是提交一个提案。在职代会前,要明确提案征集的重点,在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和收集职工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提案并填写提案表。二是组织一次宣讲。职代会后,在学习领会的基础上,迅速向责任区内的职工传达、宣讲职工代表大会的精神和决议,广泛宣传凝聚职工思想共识。三是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职工生产生活等方面需求,在广泛调研和征求职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至少提一条高质量的合理化建议。四是参加一次超前审议。在职代会前,按要求参加职代会超前对行政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集体合同(草案)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的审议,代表职工发声,提出的意见建议。是进行一次述职。按要求,每年要向所在选区的职代会进行一次落实代表职责情况的述职,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因此说,职工代表只有认真做好这些具体量化的基础工作,才能履行好职责,成为职工满意的职工代表。

参考文献:

[1]付雪云:谈如何进一步发挥职工代表作用[J]《企业家天地》,20125( 第40-41页 )

[2]王慧浅论新时代国有企业职工代表履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201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