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探究

贺斌

榆林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 陕西榆林 719300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特种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富有效率的管理这些设备是使用企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探讨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和预防措施,的是有效预防特种设备事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  预防措施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21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的通告》,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特种设备总量达1816.23万台。其中:锅炉34.71万台、压力容器469.49万台、电梯879.98万台、起重机械273.02万台、客运索道1114条、大型游乐设施2.52万台(套)、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56.40万台。另有:气瓶2.02亿只、压力管道75.75万公里(在册)。总体上,我国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平稳有序,事故伤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是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为了减少特种设备事故发生,不仅要求检验检测单位严格按照检验检测规程认真排查设备的安全隐患,特种设备监督部门也应在管理方面加大力度,但主要还是使用单位要防患未然,将事故消除在萌芽中。

1、特种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特种设备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人员、设备、制度等三方面。

1.1人员问题。

人员问题涉及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以压力容器为例,笔者发现部分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不高,甚至有的操作人员在没有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证的情况下从事压力容器的操作。在实际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随意启停设备,使设备在超负荷的情况下反复运行,这种破坏行为极大地缩短了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导致事故时有发生。

1.2设备问题。

1.2.1 特种设备自身缺陷

特种设备自身缺陷主要体现在设计、制造两个方面。特种设备主要由各种机械部件和电气部件组成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出厂前的定型产品型式试验和出厂前的厂检工作。通过上述实验,特种设备制造厂家的技术人员可以确定设计、制造方面是否存在问题。技术人员根据检验结果不断地研究、探索、改进完善机械和电气的性能,避免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由特种设备本身设计、制造缺陷而引发的问题。因此定型产品型式试验和出厂前的出厂检验工作是我们衡量特种设备是否存在自身缺陷的必要环节。

1.2.2 特种设备未及时进行检验

特种设备安装完成后要经过首次检验,也就是监督检验。《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安装完成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通过书面文件告知特种设备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经过审批后再申报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机构派出的 检验人员对新安装的特种设备完成检验后,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证,这时特种设备才可投入使用。及时检验对特种设备本身安装、施工设计是有益处的,特种设备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及时检验才能被发现,进而完成硬件的整改工作,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检验,拖延的时间比较长,安装、施工设计问题不能被解决,就会对特种设备以后的使用埋下隐患。通过首检后,特种设备还要进行定期检验。因为在检验空档期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所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及时申报定期检验,以免超期。只有通过定期检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才能确保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这样也便于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便于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

1.3 制度问题

目前,很多使用单位尤其是小型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是非常健全。特种设备档案管理混乱,安全管理人员更换频繁,特种设备档案交接不到位。在实际检验中发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制定的制度不能严格执行,只是为了应付检验检查。安全管理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平时培训不到位,安全意识差等问题。由于这些制度上的漏洞,特种设备的管理往往没有实现专项管理,甚至出现了安全管理托管现象[1]

2、特种设备事故的预防措施

2.1 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制度

具数据调查显示特种设备出现故障导致事故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的因素。因此,构建并且有效执行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培训制度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该不断加强安全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通过不断对工作人员进行作业规范、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强化其责任心,最大程度降低特种设备人为发生故障的几率。

2.2 重视特种设备日常维保

由于特种设备行业的特殊性,特种设备通常造价高昂,安全风险高,社会关注度高,为保证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要确保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维护保养,从而降低特种设备的故障率。在实际维保过程中,严格要求维修保养人员三点:一是在特种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定时记录特种设备运行的各类参数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对,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到及时维护保养;二是对于特种设备的日常耗损件,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合格品,以防在紧急情况下因零部件的缺失而发生事故;三是在特种设备发生故障后,要全方位对其进行

体检,在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排查后才能恢复使用。

2.3提高政府监管水平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各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对特种设备的管理,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水平,逐步完善特种设备相关机构监管机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逐步落实特种设备管理一体化,熟悉特种设备所在监管区域的数量和动态,监督管理做到不漏掉每台特种设备,做到每台设备都要有使用登记证;加强本地资质备案管理,避免发生资质互相借用,当特种设备出现问题时追责不明确的现象;加大资质换证的审查管理,避免资质单位到处借人挂证弄虚作假现象;加大对维护保养单位的管理,落实特种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制度;严查各种无证上岗现象;严查检验不及时、超期未检现象,避免出现未检特种设备还在使用情况,若发现这种现象要严格启动落实查封程序;严查无型式试验报告及合格证的产品。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相关部门相互协调机制。加强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宣传宣教工作,严格落实特种设备相关部门的责任。特种设备的安全是需要相关安全部门共同维护保障的,是需要监督管理部门、检验机构、维护保养单位及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共同协调做好的一项安全工作。因此,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抓严管;检验机构要提高检验水平和质量;维护保养单位要认真负责履行职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并提高安全意识。只有落实互相协调机制才能大大降低特种设备事故发生概率,提高特种

设备使用的安全性[2]

2.4 健全事故预防保障制度

建立事故处理分析机构,成立事故处理分析专家库,建立专项特种设备事故机构和专家组。因为专项特种设备事故处理机构和专家在长期的事故处理中总结了大量的事故处理和分析经验,所以只有本专业的机构和专家才能有相应的事故

分析处理能力,才能准确无误地确定事故因果关系和责任划分,同时为类似事故预防及后续事故研究和分析提供更多有效、准确的数据和经验,这也有利于以后开展专项特种设备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内多部门联合协作。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要多部门联合协作,仅靠一个部门是不够的。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提高到全企业的高度上来,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配合联动、积极推进,要按照谁负责谁监管,一岗双责的原则。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做到群防群治。并且应建立考核体系,要组织工艺、安全、设备等相关专业的人员参与,确保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划分部门和岗位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

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事项、内容和频次;完善资金投入和使用制度;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从业人员发现、报告事故隐患;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评估、核销全过程的信息档案管理制度。

3、结语

目前,特种设备的管理要求已列入《特种设备安全法》,加大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是当下安全生产的前提。特种设备的使用数量在不断增加,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空缺,特种设备大小事故还时有发生,因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作为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应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在特种设备的操作中严格遵章守纪,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安全隐患,防止特种设备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 孟耀华.特种设备事故预防研究[J].大众标准化,20187: 23-24.

[2] 杨女星.哈尔滨市特种设备事故预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