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热牙胶充填方法对根尖诱导成形术后根管充填疗效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2种热牙胶充填方法对根尖诱导成形术后根管充填疗效的比较

邵钰

常州市中医医院钟楼院区,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根尖诱导成形术后采取不同热牙胶根管填充方式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62例患者进行深入对比,均行根尖诱导成形术,并在手术后实施热牙胶根管充填操作,为方便后期对比工作的开展,还需提前做好组别划分工作,根据不同充填方法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两个组别,分别为31例患者,前者应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方式,后者实施热牙胶注射充填法,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经研究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根管实际充填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充填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填充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

关键词:热牙胶充填;根尖诱导成形术;根管充填;疗效

引言:在牙髓根尖周病的影响下,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患者牙根发育,对此还需及时采取根尖诱导成形术展开系统性治疗,并采取合适充填方式在患者牙根完全发育后进行充填处理,以此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良好的口腔状态。本文主要探讨了不同热牙胶充填方法对根尖诱导成形术后根管充填疗效,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列入研究的62例对象均为在院内实施根尖诱导成形术的患者,研究中需对相关数据展开全面对比,因此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还应当随机进行分组,人数保持均等,各组均为31例患者。随后收集整合患者各项基础资料,患者年龄均在11~16岁区间,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中位年龄分别为18、13例(14.75±1.23)岁与17、14例(14.62±1.34)岁。纳入标准:经诊断患者牙根发育未完成,根尖为喇叭口或者平行状,患者及家属对此次实验知情并签署相关同意书;排除标准:交流不畅、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全身性感染、无法跟踪随访及依从性较差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线性资料相比具有同质性(P>0.05)。

1.2方法

在对照组治疗期间采取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法,具体操作方式如下:首先需去除根管内封药,此操作应在橡皮障隔离下完成,而后即可拍摄X线牙片,从中获取具体长度,随后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携热器在距离根尖3~5mm处放置定位片,将布AH-plus糊剂涂抹至根管壁处,因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有着较大差异,所以选择主尖时还应综合考虑,可适当的做出修剪处理,并将其插入根管中,调节携热器为间断加热状态,以较为缓慢的速度置入定位浮标位置,在不加热情况下静止10秒,并在加热1秒后将根管中的上段牙胶展开切断操作并拔出,对于下段牙胶应进行压实处理,具体加压方式为垂直状,在根管至根下段牙胶处插入热牙胶针头,回填与加压操作需同时反复完成,直至根管口下1mm处即可停止操作,最后进行垫底与充填操作,分别应用玻璃离子与光固化树脂[1]

观察组实施热牙胶注射根管填充治疗手段,同样操作方法去除根管内封药并拍摄X片确定工作长度,然后选择针头与加压器,针头直径建议在0.6mm或0.8mm最佳,涂抹根管壁时可涂抹AH-plus糊剂,将根管充填材料进行加热处理,温度为190摄氏度,同时将针头内的空气全部排出,以前期测量为依据,在根管内插入针头并注射一小段热牙胶,随后对所注入的牙胶进行压平处理,应用垂直加压器,控制敲击力为短而稳,重复注射热牙胶配合加压处理直至充填位置在根管口下方1mm处,垫底与充填材料与对照组一致[2]

需注意的是,在具体操作时为保证充填整体效果,确保密闭性避免存在腔隙遗留情况发生,均需应用根管显微镜,其能够起到放大与照明效果,叮嘱患者需定时复诊。

1.3 观察指标

①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实际充填时间,以数据表示便于后期对比工作的开展。②根管充填完成后需通过拍摄X线片来查看充填质量,具体可分为适充、欠充、超充等情况,若根管充填较为严密,充填至根尖钙化屏障处为适充;根管填充严密性不足,并未达到根尖钙化屏障处为欠充;钙化屏障破坏,材料充填远超出根尖孔为超充。③结合患者复查情况对整体疗效进行评价,评判标准包括显效、有效、无效,各相关症状与病灶消失,无松动情况,咀嚼功能恢复为显效;患者牙龈有轻微红肿,轻叩存在疼痛感,根尖病变有缩小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变化,存在松动情况,咀嚼功能受限,根尖病变无变化或有增大趋势为无效,计算总有效率[3]

1.4 统计学处理

需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SPSS22.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全面收集整个研究过程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过程中分别使用“t”“X2”对计量及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反之则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根管填充时间与充填情况比较

根据所记录的数据来看,对照组根管充填时间为(12.96±3.17)min,观察组为(6.12±2.04)min,整体用时明显缩短,数据之间经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行根管充填后,经X线片可见充填情况均为适充,均较为严密无空隙及气泡情况发生,而且并没有超出根尖孔情况,充填有效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整体来看,在1年后复诊后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对较优,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有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29(93.55%),组间经对比可见一定差异(P<0.05)。如表格1所示。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x±s)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1

29

2

0

31(100.00)

观察组

31

26

3

2

29(93.55)

X2

11.024

7.839

5.966

13.179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牙齿作为人体重要的组织部位,其有着美观、咀嚼、辅助发音与维持面部协调美观性的作用,而若牙齿一旦出现不良情况,会直接干扰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其身心健康。牙齿根据年龄替换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乳牙期、替牙期与恒牙期,一般在十二岁即为恒牙,恒牙在萌出5年内牙根并未完全发育,若出现牙髓根尖周病变会直接阻碍牙根的发育,在此期间治疗不及时的话可能会导致恒牙的排列情况较差,咀嚼能力异常,而且面部美观性也会随之下降,致使其在后期出现一系列不良心理。通常情况下多应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并配合根尖诱导成形术来推动患者牙根继续发育,随后充填根管来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临床中多实施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法,但该操作虽然有较优的充填效果,但因主牙胶尖的适用性不强在无法匹配根管情况下常会影响实际疗效,无法满足实际治疗需求,而且充填时间相对较长;而热牙胶注射根管填充方式无需应用主牙胶尖,操作相对较为简单,可有效缩短临床充填时间,患者舒适度较佳[4-5]。经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整体充填时间较短,并且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患者实施根尖诱导成形术后实施热牙胶注射与垂直加压充填方式均有较高的充填率,但通过复查情况来看,注射填充治疗效果更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任春富. 根尖诱导成形术后根管热牙胶注射充填法的疗效观察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 32 (08): 1255-1256.

[2]林仁,刘伟东,任聪等. MTA根尖屏障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年轻恒牙的临床研究 [J]. 浙江创伤外科, 2020, 25 (03): 538-540.

[3]叶琴,刘慧,刘玉秀等. 三氧化物凝聚体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应用 [J]. 中国美容医学, 2020, 29 (03): 112-114.

[4]王姹. 2种热牙胶充填方法对根尖诱导成形术后根管充填疗效的比较 [J]. 安徽医学, 2020, 41 (01):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