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纤支镜肺泡灌洗重症肺炎患儿中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纤支镜肺泡灌洗重症肺炎患儿中的价值分析

吴荧荧  赵红霞

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224000

【摘要】目的:分析纤支镜肺泡灌洗重症肺炎患儿中医护一体化护理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接收的纤支镜肺泡灌洗重症肺炎患儿80例,以其入院顺序,均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重症肺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及并发症。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发绀、肺啰音及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时间较短,且并发症总发生率5.000%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肺泡灌洗重症肺炎患儿临床护理中,予以医护一体化护理能够改善其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时间,并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纤支镜肺泡灌洗;医护一体化护理;重症肺炎

近年来,重症肺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患儿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纤支镜肺泡灌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该治疗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护理问题和挑战,需要医护人员精心应对和解决[1]。医护一体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强调医护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调,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2]。在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患儿中,医护一体化护理是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观察和评估,分析该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患儿治疗的影响和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接收的纤支镜肺泡灌洗重症肺炎患儿80例,以其入院顺序,均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男女比23:17,年龄5个月~6岁(4.37±1.02)岁;观察组患儿男女比21:19,年龄5个月~6岁(4.19±1.11)岁。两组基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1)均符合儿科学中重症肺炎相关指征;(2)患儿存在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相关症状;(3)未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排除标准:(1)患有结核性感染疾病者;(2)未经影像学诊断确诊者;(3)支气管中存在异物者;(4)合并其他器官系统感染疾病者。

1.2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采用常规重症肺炎临床护理,护理人员全面评估入院患儿机体状态,并实行常规护理,对其完善入院健康宣讲,根据患儿病情及医嘱情况,完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患儿进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时,需关注其心率、血压等体征变化,并配合医生完成治疗。

1.2.2 观察组

该组采取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具体包括:(1)术前准备,在进行纤支镜肺泡灌洗之前,护士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儿的身体状况、病史、药物过敏情况等。确保患儿的身体状态适合进行手术操作,并做好禁食等相关的准备工作;(2)手术操作协助,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协助医生完成纤支镜肺泡灌洗手术,包括为患儿提供适当的体位,协助医生进行器械操作、药品供应等。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特别关注患儿的呼吸情况和氧饱和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3)术后护理,纤支镜肺泡灌洗手术后,护士需要协助医生将患儿转运,并给予密切的观察和护理。特别关注患儿的呼吸情况、氧饱和度和疼痛程度,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和药物治疗;(4)健康教育,护士需要向患儿的家属提供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包括患儿术后的护理要点、饮食调理、药物使用等,帮助家属理解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护理指导;(5)定期复查和随访,护士需要定期复查患儿的病情变化,包括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感染指标、肺部炎症情况等。定期随访患儿及其家属,了解患儿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1.3观察指标

1.3.1症状改善时间及并发症

观察患儿发绀、肺啰音及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时间,并记录临床护理期间出血、肺部感染、支气管痉挛等事件发生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出血+肺部感染+支气管痉挛/40)×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19.0分析数据,以(±s)及百分率表示发绀发生率、肺啰音缓解时间等计量、计数资料,t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发绀、肺啰音及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时间较短,且并发症总发生率5.000%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 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n)

发绀缓解时间(d)

肺啰音缓解时间(d)

呼吸困难缓解时间(d)

并发症总发生率(%)

观察组

40

0.94±0.07

4.05±0.66

1.12±0.27

2(5.000)

对照组

40

1.52±0.19

5.61±0.80

1.90±0.31

9(22.50)

t/2

18.12

9.513

12.00

5.165

P

0.000

0.000

0.000

0.023

    1. 讨论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常见于病原体侵袭引起的肺部炎症,该疾病进展速度较快,可能发展至重症肺炎、全身性感染,进而引起中毒性脑病等症状。纤支镜肺泡灌洗是一种治疗重症肺炎的方法,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插入肺部,并向肺泡中注入液体,以清除病原体,进而减少感染程度并减轻炎症和改善呼吸功能[3]

    本次研究显示,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发绀、肺啰音及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时间较短,且并发症总发生率5.000%更低,提示医护一体化护理应用于该疾病患儿临床治疗中能够改善其呼吸困难、肺啰音等症状,并规避出现肺部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究其原因,首先,医护一体化护理强调医护人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和沟通,医生和护士可以共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困难、肺啰音等情况[4]。同时,医护一体化护理注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针对患儿的症状和疾病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调整呼吸支持参数、控制气道分泌物等,进而改善患儿呼吸困难症状。其次,医护一体化护理团队通常包括不同专业背景的医务人员,能够提供丰富的护理技术支持和治疗建议,保障患儿在纤支镜肺泡灌洗过程中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可迅速应对并处理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出血等,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病情恶化[5]。最后,医护一体化护理强调对患者病情的持续评估和护理计划的调整,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因此可保证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纤支镜肺泡灌洗重症肺炎患儿中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协助、监测患儿病情、术后护理、家属教育和定期复查随访等方面。通过密切的医护合作和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儿缓解疾病症状,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红英. 医护一体化方式治疗护理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评价[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7):141-142.

    [2]吉淑娟. 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2020,49(2):190-191.

    [3]龚莛子,肖娟,周秀芳. 风险预警护理模式结合医护一体化查房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1):66-68.

    [4]刘燃,黎映芹,刘奥,等.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指标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2,7(52):77-79,64.

    [5]王雅静. 医护一体化护理在纤支镜肺泡灌洗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9):3189-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