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与统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互相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会计与统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互相应用探析

华萍

无锡市锡山区东北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无锡 214191

摘要: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虽然在研究方法、对策和内容上有根本区别,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统计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的一门学科在多个领域中,统计和会计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有机的整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信息资源也日益丰富,这对医院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会计核算中,统计方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们必须与会计数据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加强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工作对推动医疗单位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医院的统计核算和财务核算的整体管理制度就像经营管理中的双管齐下,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会计与统计;医院财务管理;互相应用

前言:虽然统计会计与统计核算是独立领域,但都是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二者存在紧密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关系,彼此相辅相成。在现代企业中,统计会计与统计核算都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也为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如果能将二者融合为一体,共同致力于经营管理目标,必将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经营效益。在当代社会中,医院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 就必须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控制。而统计与会计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到医院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因此,本文对会计与统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互相应用进行探讨,以便推进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1医院会计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医院会计是指对医院的财务收支进行核算、记录、分析和报告的一种专业工作。医院会计的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财务管理制度、预算的编制以及执行、核算财务收支以及管理、编制和报送财务报表、参与财务决策等。医院会计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医院提供财务信息,帮助医院管理者了解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二是规范医院的财务管理,保证医院的财务收支合法、合规和透明。三是优化医院的财务结构,提高医院的财务效益和经济效益。四是支持医院发展,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医院统计是指对医院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的一种专业工作。医院统计的职责包括收集和整理医院的各项数据、编制和报送统计报表、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等。

2促进会计和统计整合具体举措

2.1提高思想意识

统计和会计都是记录、计算和分析医疗服务过程的重要工具和方法,它们既有共同的特点,又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医院管理者需要深刻认识到统计核算与记账工作的本质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建立起一套较为独立的统计核算及记账体系。同时,支持统计及记账职能在工作中的位置,使统计核算及记账工作结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以及独立性得到提高,推动统计核算及记账规范化以及长期化的发展。

2.2增加业务培训,提高会计和统计人员的业务技能

从事会计业务工作的,则要注重对会计理论及方法的掌握,以便于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满足员工的不同学习需求,医院应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包括相关商业技能的培训。对于会计师来说,良好的统计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提高他们在统计领域的分析能力和准确性的唯一途径。对于在统计领域工作的人来说,对会计业务的了解是一项基本任务,有助于提升其在会计领域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开展各自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3实行岗位轮转制

为了确保充分考虑到会计人员的业绩、适应性和专业技术资格的获得等因素,需要建立岗位轮换机制,在竞争的基础上优胜劣汰,以打破终身制。不仅要注重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还应该广泛涉猎会计业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可以采取临时调整和有计划的定期轮换措施,以促进他们对业务的全面熟悉。在岗期间,会计人员要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努力掌握专业知识,熟悉本单位经济活动情况。如果这些条件最初不能满足需要,应通过培训等方法提高工作适应能力,达到岗位要求。对因工作调动而丧失了原职务、职称、学历和经验的人,应予以辞退。同时,要建立合理的岗位管理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办法,定期开展岗位培训,使会计人员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对不称职、被吊销会计证的人员,要采取措施将其调离会计工作岗位,同时对合适的会计人员组织轮岗计划,逐步实现会计工作的轮换。此外,要确保新进人员接受深入培训,不断见习,提高专业水平和技能水平,使他们尽快掌握会计核算技能,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2.4加强基础会计核算工作

在医院日常工作中,成本控制是重要的内容。通过控制成本,可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利用收集的会计和统计信息,及时制定医院的成本控制目标,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从而实现成本效益管理。

医院的财务预算应充分考虑到医院长期以来所采用的经营管理状况,同时制定医院未来的发展战略。因此,要求医院必须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预算功能,在预算编制阶段对于医院长期发展战略充分考虑,还要了解中期发展规划,明确往年的实际情况。基于此,制定的年度预算要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能够获得良好的激励效果。对预算指标进一步细化并不断分解,对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要跟踪和反馈,确保预算执行的刚性,并根据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适当地调整,保证财务预算适度,且有较高的灵活性。

日常会计核算是医院原始数据的最初来源,因此确保会计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非常重要。只有确保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才能进行后续的财务核算、统计和分析工作。日常会计工作要严格执行岗位分离和定期轮换制度,填写和审核原始凭证,保管和分类会计资料,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并予以落实,确保医院会计工作安全有序运行

2.5构建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

医院的财务统计分析,就是对全院的各种指标进行收集、整合之后实施检测、评价,为各项经济管理活动提供指导。因此,各种统计指标设计非常重要,要保证合理性,这对各种经济管理活动是否严格执行具有重要的影响,体现了任务完成情况及实际效果。其次,为保证医院经济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保证统计指标的设计科学、合理。对统计指标的设计要根据各部门业务性质将考核指标包含进去,同时要本着“突出重点,兼顾全局”的原则,保证制定的统计指标对相关科室都具有适用性。最后,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将各种评价指标量化,并公示一些指标的考评标准、过程和结果,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保考核指标的公平、公开和公正。如果指标计算结果存在误差,就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否则无法了解医院的实际情况,导致医院领导决策不准确的问题。

结束语:

医院想要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良好的发展,财务工作的精益求精则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只有将核算和统计融为一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推动医疗领域的健康稳定发展,以促进医疗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在实现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无缝衔接的过程中,应不断探索创新,以达到更高效的一体化。为了促进医院经济的繁荣发展,必须积极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医院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管明兴.医院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3(9):16-18.

[2]陈智敏.新时期医院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分析[J].财富生活,2022(24):79-81.

[3]肖志国.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财会学习,2023(2):85-87.

[4]邱济萍.会计与统计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综合运用[J].财经界,2020(30):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