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杨华荣

云南云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100

摘要:隧道施工在大量公路、铁路工程中得到深入应用,同时也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隧道施工工程量大,对质量标准的要求高,熟练掌握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对解决隧道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隧道施工的影响因素较多,围绕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制定有效的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方案,对隧道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结合隧道施工的特点,分析常用的隧道施工技术,进而探索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为提升隧道施工质量、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提供助力。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控制;质量控制

引言

隧道施工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因此隧道施工不仅需要符合质量要求,同时还需要结合隧道工程特征和施工要求来加强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隧道施工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隧道施工企业应当重视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按照隧道施工的具体情况完善施工管理内容,确保隧道施工能够满足安全和质量管理标准、目标,确保隧道施工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 隧道施工技术的特点

第一,隧道工程中存在大量的隐蔽工程。除了路面、景观、绿化等常规的工程以外,施工单位需要面临的工程都属于隐蔽工程的施工范围,对隧道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隧道施工与设计存在大的差异。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不同的地区隧道内部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设计方案只能为隧道施工提供方向,施工单位还需要结合实际地质条件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和优化,确保隧道施工能够适应外部的复杂条件。第三,隧道施工对安全性要求高。隧道施工工作主要在地下洞内完成,洞内环境复杂,潜在的危险源和风险要素较多,因此相比于常规施工工作,隧道施工的不可预见性更强,这为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对施工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隧道施工组织的要求更高。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工序之间需要衔接完备才能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隧道施工工程量大、作业面小,因此对施工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在连续作业过程中施工工作的稳步推进。

以花红园隧道为例:该隧道为高速公路隧道,双向三车道分离式隧道,左幅长度2555米,右幅长度2560米,洞门昆明端为削竹式式,洞门楚雄端为端墙式。最大埋深约189m,左右幅平面线形出口段分别位于半径为1150m、1100m的圆曲线上;隧道左右幅间距出口段约为26m,左右幅纵坡坡度为2.5%,出口掘进为下坡开挖、反坡排水。隧道衬砌内轮廓采用r1=8.65m、r2=5.35m的三心圆衬砌断面,内轮廓净空宽度15.367m,净空高度7.75m;花红园隧道浅埋,下穿道路和房屋,地质水文复杂,围岩差异性大,渗水量大,对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花红园隧道的特点和施工经验,科学分析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选择可行的施工方法,坚持“管超前、少扰动、勤量测、早闭合”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质量的施工措施。施工围绕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保证措施,动态调整方案,严格管控施工的关键技术和环节,保障隧道施工的质量、安全满足标准的要求。

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1 洞口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

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是关键环节,对于提升隧道施工质量起到关键作用。施工单位在进行洞口施工前,需要对隧道周边的环境要素进行测量和确定,重点是仰坡与边坡的稳定性确定、悬石的清除和处理,确保施工整体的稳定性。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对隧道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的检测,确保各环节工作内容能够满足安全和质量标准,并制定针对性强的保护措施。施工人员应当结合隧道现场地形,对仰坡和边坡做好早期的防护工作,确保隧道洞口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可以借助喷锚方法对隧道周边进行绿化,避免出现地下水对仰坡和边坡的冲刷。部分地区需要在雨季到来前对洞口周边的防水系统进行修建和优化,确保隧道工程开挖后减少对山体和水土环境的破坏,确保隧道施工的整体安全,提升隧道施工质量。

2 洞门与明洞安全与质量控制

洞门和明洞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按照设计防护和排水的要求进行施工,然后进行坡体开挖和实施支护等工作。隧道边仰坡应开挖一级防护一级,洞口工程应避开雨季施工,对洞门端墙、挡翼墙进行施工,其承载力需满足设计要求,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检测对隧洞工程的承载力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洞门、墙体等在承载力方面的问题。如果洞门端墙、挡翼墙存在地基不均匀、基层不平坦等方面的问题,施工人员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通过增设沉降线来确保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加强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

4 隧道施工支护安全与质量控制

隧道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受施工支护质量的影响较大,因此,施工支护工程应当成为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的重点。隧道施工支护应当按照超前支护、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的环节来进行安全和质量控制。超前支护能够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塌方事故,通过超前支护对隧道周边的地质问题进行有效的加固。初期支护是针对开挖围岩进行稳定性提前的处理,二次衬砌的作用是加强支护能力,防止隧道工程运营中出现变形、坍塌、渗水等问题,提升围岩的稳定性,保证隧道运营安全。超前支护需要在隧洞开挖前完成,初期支护开挖后及时支护闭合是关键,根据实际围岩级别采取适宜的支护类型,保证围岩支护稳定,不坍塌;二次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实际围岩级别采取适宜的二衬类型,二衬施工的厚度、密实度、强度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保证隧道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5 隧道防排水系统安全与质量控制

隧道防排水系统是隧道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基础,施工人员需要对防排水系统质量提出明确的要求,并结合工程不同环节的要求做好工艺应用,持续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施工人员应当对隧道工程特点和难点进行分析,进而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结合隧道施工中的问题,使防排水系统具备技术优势,不断减少施工矛盾和问题,掌握设计防排水的意图,实施好隧道防排水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落实防排水措施,保证隧道防排水施工质量,有效避免隧道渗水、漏水的现象。制定涌水、突水等处置措施和预案,储备所需物资,并组织演练;施工中必须及时排除作业面积水,确保围岩的稳定和安全,树立良好的施工形象。

6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

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准确、及时的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数据是动态调整隧道施工方法和支护类型的重要依据,是保证隧道开挖、衬砌施工质量和安全重要工作,优先采用三维预报方法,预报掌子面前方及周边范围的地质情况;富水软弱破碎带须采用水平钻探法。施工时必须严格执行围岩监控量测程序,通过监控量测信息信息指导设计和施工,根据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控量测项目开展。

结语

隧道施工难度较高,对于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隧道施工的技术特点、施工技术类型,对隧道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施工人员应当转变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加强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结合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安全和质量控制方案,确保隧道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质量标准的要求,为提升隧道工程整体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窦晨阳.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22):149-151.

[2]张镔.公路隧道施工工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2):156-158.D

[3]吴文亮.关于隧道施工技术分析和质量控制探讨[J].价值工程,2022,41(17):127-129.

[4]李勇.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究[J].江西建材,2021,(05):142+146.

[5]夏映贤.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