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语广播电视功能及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边疆民族语广播电视功能及作用

密庆华

泸水市融媒体中心 云南怒江 673199

摘要:广播电视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喉舌”,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是最便捷 、最直接的信息传播渠道,也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之一。广播电视事业作为党和政府进行宣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传递党的信息方针以及政策非常便捷的一个平台。边疆民族语广播电台除了能够传播党的声音之外,还能够丰富边疆地区人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更重要的还是能够一定程度上维持边疆地区的经济稳定与地区发展。

关键词:边疆民族语;广播电视;功能;作用

前言:边疆少数民族民语广播电视节目通常是以最具代表性的民族生活方式、民族文化、民族习俗等为素材,主要体现民族文化特色。随着电视的发展,民语广播电视节目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节目内容更加丰富、精彩,观众接收的信息也更多,同时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少数民族民语广播电视节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电视领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广播电视台的不断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民语广播电视节目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语节目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民族语广播电视在不断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递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的同时,对保持边疆 的谐稳定,促进边疆民族团结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1民语电视节目的特点

1.1亲和力强

对边疆少数民族来说,民语广播电视节目和观众之间的距离短,具有较强的亲和力。随着网络化的普及,以及各种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民语广播电视节目更注重通俗化、大众化。对边疆少数民族而言,民语较为平易可亲、生动活泼,更贴近民族听众,让少数民族感到更通俗、亲切,具有很大吸引力。

1.2观众的民族性

民语广播电视节目是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传播载体,受众主体主要是少数民族群众,这是民语广播电视最明显的特点。所以,为办好民语广播电视,需要对少数民族生活环境、发展情况以及文化内涵等进行深入了解,进而促进民语广播电视节目影响力、感染力的增加,也增加受众归属感与自觉性。

2边疆民族语广播电视的功能及作用

2.1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饮食文化、生态文化、节日文化、传统手工手艺、服饰文化等。但是,因为受到经济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再加上传承手段落后,使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逐渐消失。发展民语广播电视,在挖掘、保护、传承、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发展少数民族民语广播电视,可促进民族文化传播速度提升,也可简化传播手段,通过各种广播电视节目便能够传播少数民族文化;还可通过多样化的广播电视节目,丰富文化传播内容,也可更好地满足观众的听觉、视觉。民语广播电视节目能够直观展现宗教教育、丧葬礼仪、人生礼仪、民族歌谣等,进而体现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此外,发展民语节目,可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覆盖率,使更多少数民族同胞传承、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使更多群众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提高本民族文化的美誉度与知名度。

2.2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是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基础。发展民语广播电视,可以通过少数民族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新技术、新信息、新思想与新理念,改变少数民族落后观念,拓展视野,丰富发展手段,进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通过民语广播电视可大力宣传国家的政策方针,促进相关政策贯彻落实,有效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保证少数民族思想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2.3有利于促进民族交流与民族团结

加强民族交流、促进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前提。民语广播电视节目的普及,可促进各民族实现信息公开与文化共享,增强各民族的平等意识,营造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良好氛围,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拉近民族之间的距离,促进各民族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为维护边疆地区的和谐与稳定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与思想基础。

2.4有利于抵御外来消极文化的影响

提高民语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率,是维护国家形象、文化安全、守土固边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对国内外事件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对国家政策、党的方针也更加关注,对外界信息的需求越加强烈,再加上各国之间文化、政治、经济等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应大力发展形式鲜活、适应性广、针对性强的民语广播电视节目,努力提高民语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用优秀的文化思想占领舆论阵地,大力宣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3边疆民族广播电视发展的新方向

(1)丰富少数民族语言节目。民语广播电视的发展应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民间资本,制作生活服务类、综艺类、社教类等各种类型的民语广播电视节目,并树立自己的品牌,全方位提高民语广播电视节目的引导力、影响力与传播力,比如,可以制作研发

边疆少数民族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节目、视频。民语广播电视可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出贴近生活、贴近观众的精品电视节目。一般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所以可以制作一些歌舞、文艺类的节目,深入挖掘边疆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典故、歌谣等,以不同表现形式利用广播媒体融合载体展现给边疆少数民族受众,不能只表现一般语言文化、生活习俗,否则节目就会流于俗套,观众也会对节目失去兴趣。因此,民语广播电视也应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正能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吸引更多观众。

(2)在传播方式理念上,主要采取有别于互联网式和分享式的开放传播思维,利用我国民族传统广播的平台机构整体优势、激活民族传统广播听众,通过移动互联网视频社区平台,聚集了很多年轻人,激发了gugc的视频共享娱乐精神,提供了视频选题和制作人的力量,依靠庞大用户群体持续扩充视频节目的内容库。

(3)在优化节目广播形态上,应逐步积极探索、加大广播节目的数字直播标准化,特别最好是中央广播电视和海总台的蒙、藏、维、哈、朝五个台的少数民族官方语言文化广播,否则,话语权、传播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都只能是两口空谈。我们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广播栏目重点设置广播观念,在先接入网络再后台的广播战略布局定位下,去传统线性化地编排广播思路,在节目融入新媒体广播时代也要重视每一个广播栏目的综合线上与集中线下。

(4)关注民族节目广播的主体选题在充分关注民族传统与现代历史的结合同时,应积极地关注一些现实生活与当代社会,加强民族节目广播内容与当地听众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加强与当地听众的语言沟通和文化交流,关注一些诸如何让孩子接受教育、创业与再就业、养老、旅游、乡村教育互联网+、草场土地纠纷、农牧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政策、农牧区各项惠农惠牧惠民政策及时解速等诸多现实社会问题,加强化了选题的综合新闻性、社会性与公共服务性。

结束语:

概而言之,通过上文的详细分析和阐述,我们可以知道,民语广播电视节目是少数民族地区非常重要的广播电视节目,结合自身民族特色与独特的表现方式,巧妙构思、合理搭配,丰富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与形式,使其丰富多变,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的文化需求,在网络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民语广播电视节目依然会以其多方面的优势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高昀.浅谈广播媒体在“融媒体”时代的创新思路[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3:303.

[2]安英全.浅谈少数民族语言广播节目的传播效果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14):114-114.

[3]刀叶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云南少数民族广播高效率融媒化[J].今日民族,2022(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