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视阈下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同辈群体融入问题探究--基于调研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5

SWOT视阈下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同辈群体融入问题探究--基于调研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孟琳琳

郑州师范学院  450000

摘要:“每个孩子都是短暂的花朵,更是长久的琥珀。”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的实务研究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议题。儿童本身就是一个弱势的群体,困境儿童更是弱势中的弱势。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社会对于儿童境况的关注与日俱增。目前许多相关研究已经表明,多数困境儿童在同辈融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于自身和家庭等原因使得他们缺乏足够的同辈支持,对于集体同样缺乏应有的归属感。同辈群体的支持对于困境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缺乏正常的同辈融入,将会妨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化,对未来的成长发展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本研究在对困境儿童、同辈群体、同辈融入、SWOT分析法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收集的资料,分析阐述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的表现,从微观、中观、宏观多层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运用SWOT分析法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改善策略,以期进一步丰富社会工作在该领域的理论、实务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困境儿童;同辈融入;SWOT分析;社会工作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应紧扣时代脉搏,突出问题意识,强化主体思维,彰显自信包容。

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儿童的生存情况一直是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发展,人口结构和家庭功能发生显著变化,困境儿童的数量也急剧上升。

尽管个别地区进行了积极探索,但社会工作助力困境儿童服务的专业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据民政部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困境儿童688.9万名,约占所有儿童数量的2.93%。由于困境儿童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社会支持网络较狭窄、获取资源难度加大等使得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等问题更加紧迫。

调研小组在郑州市部分社工机构假期实践期间参与了机构所承接的儿童福利服务项目,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发现所调查的大部分困境儿童都显得极为内向胆小、敏感自卑。这些表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与同辈群体的交往融入,久而久之,这些回避型交往行为会对他们的社会适应及社会化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积极思考如何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实务方法的运用,探索出提升困境儿童同辈融入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通过对大量调研数据的可视化分析,以期进一步丰富社会工作在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中更有效的解决策略和增能途径。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理论层面

我国对于困境儿童的保护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供参考借鉴的文献和资料十分欠缺。笔者借助SWOT分析法对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同被融入问题进行可视化分析,拟得到全面清晰的认识。因此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丰富该问题的研究理论,方式方法,研究思路,更好推动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本土化和专业化发展。

2.现实层面

良好的同辈融入对困境儿童的身心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困境儿童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精神追求、社会支持和行为塑造等多方面都有深远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方法的运用,对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提升困境儿童的同辈融入能力,推动其社会化顺利发展,增强困境儿童保护的社会影响力。

(三)相关概念界定

1.困境儿童

本项目对所调查的困境儿童界定为因经济困难、家庭突发变故、身心存在障碍等导致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无法正常与同辈群体交往的儿童。

困境儿童分为生理性、社会性和多重困境儿童。生理性困境儿童包括残疾儿童和大病儿童;社会性困境儿童包括脱离家庭环境的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多重困境儿童指既存在生理困境又存在社会困境的儿童。

2.同辈群体及同辈融入

同辈融入是指在同辈群体中能够较好地适应群体环境,所处的环境可以起到满足情感需求,互相成长,树立正确三观等积极的社会化作用。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志趣相投、习性相仿、年龄相似的个体聚集而成的非正式初级群体。同辈群体彼此交往频繁、时常聚集、互相影响,并实现某种社会需要,是困境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3.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通常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包含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该方法强调针对研究对象的内外部因素通过矩阵进行全方位分析,并且在实地调查后列举相关因素,得出具有良好决策性的结论。笔者考虑到SWOT分析法限制性更小、易于操作、生动清晰等优越性,可以为研究创造一种更可行、可视化的思维方式,及时了解关键因素、探索解决方案,从而更系统全面地梳理所要研究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案例分析法主要是在汇总笔者社会实践期间参与的项目和收集的案例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分析,从中提取更多有效信息。通过收集与困境儿童同辈融入相关的案例,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对困境儿童的同辈融入问题形成相对全面科学的评估,并以此为总体框架完成本论文的撰写。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主要是针对研究内容所需的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形式的统一调查,从而获取相关数据的研究方法。笔者在困境儿童同辈融入能力调查中收集了116份数据;在实习实践期间参与的各类社会调查如脱贫人口、家庭角色等调查项目共计收集样本1081份,其中为研究提供支持的有效样本共计981份,占比90.7%。

3.深度访谈法

访谈法指以交流沟通为主要手段,根据研究者已有的研究逻辑、方法,在与调查对象面对面的沟通互动中获取有效信息。本研究主要的访谈对象为困境儿童及其家人、社区社工、居委会、师友等社会支持网络,共计访谈对象238人,访谈的地点组织有57个,访谈次数302次,共计访谈时长5928分钟。笔者根据所了解的困境儿童实际情况制作了灵活、个性化的访谈提纲,并进一步总结出所调查的困境儿童在同辈融入中的具体问题和表现等有效信息。

4.参与式实地观察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参与式观察法,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研究资料的真实有效性,通过实地调查和介入来了解困境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融入表现;另一方面是为了使社会工作的具体介入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根据实务介入情况来进一步定性分析社会工作介入是否产生积极影响,并通过实时的反思、评估做出相对的调整改变。

二、困境儿童同辈融入的问题表现分析

(一)困境儿童自我认知混乱导致其产生同辈融入问题

一是经调研发现,困境儿童存在同辈融入方面的偏差行为,如胡搅蛮缠、打架逃学等轻微的越轨行为,甚至走向犯罪道路。二是困境儿童在同辈融入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低,心理韧性较低,不能很好地适应逆境、化解冲突,自卑敏感,对自己的评价较低。这种自我认知上的偏差对于困境儿童同辈融入有着非常消极的影响,在同辈融入中呈现出回避型依恋甚至恐惧型依恋的特征,逐渐地远离同辈群体,变得融入困难。

(二)困境儿童同辈融入意愿低导致其产生同辈融入问题

经调研,多数困境儿童同辈群体数量少,单次同辈活动时间短,且自身较为封闭,集体活动边缘化。在同辈融入中困境儿童常处于被动状态且很少得到正反馈和幸福感,长久的负向情绪导致困境儿童人际互动越来越少,困境儿童同辈融入意愿也越来越低。

(三)困境儿童同辈融入能力不足导致其产生同辈融入问题

一是经调研,困境儿童接纳理解同辈的能力相对较弱。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不敢独自面对和解决;二是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弱,同辈融入意愿低。三是部分困境儿童存在社交障碍,在同辈融入中呈现退缩、自卑、抑郁、内耗等现象。同时他们害怕被拒绝并且不擅长处理被拒绝后的事情,当发生他们主动交往但被拒绝的情况时,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被孤立和排斥的,在与同伴沟通时儿童没有用到合适的方法,很难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加重了他们融入的困难。交往能力不足会让儿童产生怯懦和自卑的情绪。

(四)困境儿童利用资源的能力不足导致其产生同辈融入问题

一是困境儿童自身处于人生中重要的社会化发展阶段,身心发展不够健全,利用资源的主动积极性较弱,需要社会支持网的积极引导和支持鼓励。二是困境儿童往往没有主动寻求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不愿发掘潜藏在社会支持网中的资源。

三、导致困境儿童同辈融入能力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微观系统层面的原因

1.困境儿童自身生存发展受限导致同辈融入能力降低。

一是在生理层面,困境儿童缺乏足够的营养供给,生长发育迟缓,有时受到同辈的嘲笑与歧视;二是生活环境中存在多种安全隐患,且困境儿童往往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和技能;三是卫生意识和习惯较差,致使困境儿童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以上种种原因影响着困境儿童的生存发展。

2.困境儿童心理问题突出导致同辈融入能力降低

据调研,一是困境儿童的情感需求往往无法得到有效回应与满足,从而出现缺乏安全感、孤僻疏离等心理问题。二是与同辈群体相比,困境儿童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较差,往往无法正确面对压力和情绪问题,并伴有暴躁易怒、过度依赖甚至不良行为。由此,困境儿童在主观意愿上越来越抵触正常的同辈融入。

(二)中观系统层面的原因

1.家庭方面,家庭功能失调等导致同辈融入能力降低。

一是家庭经济拮据,监护、教育缺失,氛围不良。由于父母亲职教育的缺位,困境儿童的同辈融入功能随之失调;二是由于家庭精神环境恶化,困境儿童缺乏家庭的有效沟通和良好陪伴,其生活、情感、价值观等受消极影响。三是经访谈发现,家庭结构残缺不全。困境儿童应有的温馨家庭心理氛围被逐步瓦解,正确的三观难以建构,常有自卑胆怯、孤独懦弱等表现。

(1)家庭教育缺失

根据最新的调研结果,许多处于贫困状态的家庭主要由劳动力或者小型企业家组成,他们的日常活动很少,缺乏有效的沟通,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照顾自己的孩子,从而导致他们的身心健康受损。此外,这些家庭的父辈一般只有初中文化程度,而母辈则仅有小学及以下的教育背景。一些父母可能没有任何教育背景。

(2)困境儿童常常被家长当成出气筒任意打骂

据调查数据发现,不健康的家庭氛围对困境儿童影响较大。当一些困境儿童的家长回到家时,他们可能会因为孩子的"暴打"而感到愤怒。然而,许多家长仍然坚持认为"不打不成器"是最重要的,因此,他们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而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

2.社区及教育方面,困境儿童所受教育不均,缺乏氛围营造等导致同辈融入能力降低。

一是由于城乡教育及发展失衡,困境儿童接触的教育资源良莠不齐。据调研,困境儿童学习情况堪忧,失学失管、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二是加之所处的社区公共活动设施不完善,课余生活单一。三是缺乏成人的正确引导,致使部分困境儿童沉迷网络,身心受损。

(1)教育方面

中国的许多地方都有良好的教育资源,这使得它们能够应对严峻的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国家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好地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好地提高。中国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重大的里程碑:由仅仅满足人们最低限度的需求,发展成了一个更加完善、更加美好、更加充分发挥潜力的时代。然而,由于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教育资源匮乏和不公平现象。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进城就学的情况日益严峻。然而,农村劳动力进城就学的孩子们,其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困境儿童,他们所接触的教育资源良莠不齐,层次不均,尤其是在中等职业教育这一类别,同时困境儿童保护上部分地区的政府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一点令人担忧。

(2)困境儿童课余生活单一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32.08%的困境儿童参加过课余特长班的学习。

因困境儿童的家长工作时间较长,在放学后没有合适的条件参加兴趣小组或学习班,而且他们所生活的社区很少有公共休息场地,每天放学之后只能写作业或者做家务,更有甚者沉迷网络,对身心健康影响极大。

3.同辈群体的社会支持方面,同辈群体支持不足,且有越轨风险等导致同辈融入能力降低。

从调研数据分析来看,一是困境儿童的同辈群体构成较单一,多为处境相似的人群;二是困境儿童同辈群体间关系相对平等,但存在习得性无助等问题,容易受偏差行为群体的影响而误入歧途。

(三)宏观系统层面的原因

1.政府部门对困境儿童相关工作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制度、资金投入不足等导致同辈融入能力降低。

一是据调研,政府部门对困境儿童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制定的相关政策、执行力度、资金投入等都有待提升,这些方面关乎困境儿童的身心发展,也间接影响着同辈融入。二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管控力度不够、队伍建设不充分、宣传方式单一、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成为影响困境儿童同辈融入发展所亟须解决的问题。

2.与困境儿童相关的保护体系不健全,社会资源匮乏等导致同辈融入能力降低。

据调研,一是与困境儿童保护相关的监护体系不完善。部分监护缺失、事实无人抚养的失依儿童存在严重的困境;二是家庭支持体系不完善。困境儿童的家庭支持方面存在经济拮据、时间较少、关怀不够等问题;三是社会资源较匮乏,参与力量单一,社会组织等相关机构对困境儿童的需求与问题认识不到位,平台覆盖面较狭窄。

四、SWOT框架下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的分析

(一)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分析

SWOT分析法中S指来源于条件要素的内部优势。在本研究中社会工作者作为介入主体始终秉持助人自助的价值观,提升困境儿童同辈融入能力,更好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分析发现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的优势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社会工作能够运用优势视角和增能视角开展个性化服务。社工能够根据困境儿童的需求实施针对性帮扶,在服务过程中寻找和激发困境儿童的优势,提供行为、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社会支持,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是社会工作善于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社工能够在构建良好服务关系基础上,社会各界资源形成合力来化解困境儿童同辈融入的问题。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劣势分析

SWOT分析法中W指内部劣势。如果在对劣势缺乏系统认识就开展具体实务介入,可能会过犹不及。分析发现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的劣势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政社关系不清,社工角色失调。机构、社区、雇主等多方对社工的角色期待与现实中的角色实践存在偏差。如果社会工作者自身角色定位出现偏差,不仅会给困境儿童造成误解、怀疑,而且也会逐渐迷失工作方向,偏离服务目标。

二是社工介入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社会组织内资源短缺。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都是多方面的,而现有的多数项目更侧重于困境儿童自身能力的提升,没有很好地进行多方联动,存在人力、物力、财力短缺的情况。

三是社工服务项目周期较短,介入方式单一,不具备很好的连续性,现状与需求存在很大矛盾。困境儿童同辈融入的实务介入大都存在相对有限的执行周期,项目结束后,社工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持续跟进困境儿童同辈融入能力的巩固及成效的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工作介入的机遇分析

SWOT分析法中O指外部环境的机遇。社会工作回应时之所需,其发展与社会息息相关。分析发现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的优势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政府对社会工作介入的支持。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有关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的建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台账,并将其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中,加强了困境儿童保护的工作督促考核,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和吸纳社会各界各类的相关资金,上述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更好地支持和服务于困境儿童的促进作用。

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响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工作作为第三方服务力量,能够对政府未及时兼顾的社会问题进行购买服务,弥补政府服务力量的空缺,作为政府与困境儿童间的缓冲带,同时更好地回应了专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实务介入进一步促进了困境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

(四)社会工作介入的威胁分析

SWOT分析法中T指外部环境中存在的威胁,这些威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优势S的发挥。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的研究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积极面对、克服困难。分析发现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的优势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专业人才短缺、队伍建设堪忧。社会工作实务介入极易因认识不全面存在目标偏差。不同困境儿童的特点复杂而矛盾,如果社工对困境儿童的认识不足,很有可能导致对困境儿童产生目标和评估上的偏差,降低专业服务质量。故社工在建立关系阶段可多花些耐心、时间,建立更成熟的专业关系,推进服务成效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资源链接渠道有所欠缺,无法形成合力。社工介入所获各方面的资源支持不足,要想针对困境儿童领域的社会工作介入展开更多研究,就需要依托更有力的政策制度、环境支持、宣传推广等。从近年来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领域的情况来看,社工所获支持不足,如有些部门并不认同社工,部分社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社会工作介入的难度难以预期,且发展不均。社工介入难处主要体现在困境儿童所面临的环境复杂性、行为反复性和偏执性,微观上的专业方法和技能难以推广。地区间社会工作发展水平不均,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水平差距又相对较大,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的社会工作介入相对较落后。

五、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的改善策略

本研究以郑州市部分困境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定量分析法等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通过调查发现困境儿童存在对周围任何事都态度冷淡、内心自卑,与人相处过程中情绪波动较大,交往主动性较差、交往能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实际需求,提出如下改善策略:

(一)微观系统层面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的改善策略

1.应因地制宜地针对同辈融入问题建立具有实效性、发展性的个性化方案

个性化方案旨在强调社会工作实务介入应该“对症下药”,避免“无的放矢”。据调研,多数困境儿童在家庭、社会、文化等环境影响下,在情感交流、人际互动等方面感到不知所措。因此,在具体的同辈融入实务工作中,应结合困境儿童的实际问题与需求,制订更有实效性、发展性的个性化方案,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达到服务目的。

2.对困境儿童的同辈融入问题提供更有延续性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在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困境儿童同辈融入的核心在于对“人”的支持,而系统又具有发展变化性,所以社会工作者应因时制宜,并在实务介入中延续良性成果,长期渗入专业服务,更好地巩固社会工作在困境儿童同辈融入工作方面的成效。

(二)中观系统层面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的改善策略

1.应提升困境儿童家长的素质、教育水平等来更好地改善其同辈融入现状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指出,现阶段的目标是要提升困境儿童家长的素质和提高整体的家庭教育水平,这表明全面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尤为重要。

2.应明晰角色定位,加强“五社联动”及社区教育,更广泛介入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

“五社联动”对解决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将起到积极作用。社区内部要通力合作,整合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社区慈善等资源,在统一的社区服务平台上为不同层次、需求的困境儿童开放服务窗口,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营造良好氛围,从而更好地帮助困境儿童。

3.社工应利用“同龄融合”帮助困境儿童解决同辈融入问题

“同龄融合”即以年龄为媒介,缩短沟通距离,减少年龄鸿沟等障碍。年龄相仿的困境儿童若能相融共处,能进一步增强行为共性,情感共鸣,更好培养彼此的默契。困境儿童在建立起情感链接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活动能巩固良好的同辈关系,从而逐步建立起小组凝聚力、团队合作意识、心理韧性等。概括来说,通过同辈融入,困境儿童能充分展现自身天性,获得更真实、有意义的同辈融入体验,收获更多的相关方法、技巧。

(三)宏观系统层面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的改善策略

1.应增强社会倡导,推动相关福利政策完善,更好改善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

一是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健全与困境儿童相关的政策制度,鼓励多元资金扶持,更好地推进政社分离,去行政化。二是加大对社工和相关组织机构的培训力度,加强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媒体宣传,巩固工作品牌,提高社会关注度,推动长远发展。

2.应推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更好提升困境儿童同辈融入能力

政府扶持、社区扶助、家庭保障、学校教育等纳入困境儿童同辈融入改善机制体系中,加强与各界的广泛交流,形成合力,全方位介入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社工

实务介入需要在专业素养扎实的基础上,与多系统合作,链接并整合对困境儿童的有利资源,帮助他们合理运用优势增能,独立解决问题,实现助人自助,达到全方位介入,提高服务成效和质量。

结语

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的实务研究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议题。不止同辈融入,现实中困境儿童面临的成长问题更加复杂,这些群体能否和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前途和命运,还关系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何健全相关救助保护制度,让更多困境儿童得到关爱关怀,逐渐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社会民生发展的新课题,同时也是我国儿童福利发展面临的一项新难题。

本研究案例主要源于笔者社会实践期间参与的项目和收集的案例,经分析整理,发现困境儿童存在自我认知混乱、同辈融入意愿低、同辈融入、利用资源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并在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利用SWOT分析模型探析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进一步讨论困境儿童同辈融入问题的改善策略。

针对社会工作如何干预困境儿童这一群体问题的研究,还有许多方向和思路值得探索和挖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和一名社会工作者,要遵循以人为本和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在实务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社会工作发展道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委会.《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中国社会出版社,2021.

[2]李文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困境儿童同辈群体融入的小组工作介入[D].天津理工大学,2022.

[3]罗勰.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困境儿童同辈融入的实践研究[D].贵州大学,2019.

[4]杨蕙.困境儿童同辈融入的个案工作实践[D].长春工业大学,2017.

[5]兰卯.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生理性困境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21.

[6]许函诚.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行动研究[D].井冈山大学,2021.

[7]徐筱婷.小组工作介入困境儿童的同辈融入研究[D].吉林大学,2021.

[8]兰丽娟.广域临床模式下农村困境儿童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实务研究[D].西华大学,2021.

[9]徐丽敏,陶真.社会组织参与困境儿童保护的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9).

[10]金红磊.困境儿童福利可及性:内涵界定与制度构建[J].江西社会科学,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