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胃穿孔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胃穿孔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李朝

蒙自市人民医院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 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胃穿孔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22.-2023之间的胃穿孔患者3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对胃肠动力的恢复和并发症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腹腔镜微创手术;胃穿孔;胃肠动力恢复;并发症

胃穿孔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开腹手术虽然可以治愈疾病,但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且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治疗胃穿孔的优选方案。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关于其对胃穿孔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胃穿孔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此特收集我院2022.-2023之间的胃穿孔患者32例进行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对照组:男9,女7,年龄(54.30±2.98)岁。观察组:男8,女8,年龄(55.30±2.9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具体为:脐下缘切开皮肤,插入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维持腹腔内压力在12~15mmHg。在脐下缘切开皮肤,植入10mm trocar,连接腹腔镜,在腹腔镜引导下,分别在左、右腹部放入5mm trocar。通过腹腔镜探查腹腔,观察穿孔部位及腹腔内情况,用缝合针和可吸收线沿穿孔边缘缝合胃壁,修复穿孔,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吸除冲洗液,确保腹腔内无异物残留。在左、右腹部放置引流管,以便术后引流腹腔内的液体。拔出trocar,缝合切口,包扎伤口。

1.3观察指标[2]

以术后恢复优良率、手术后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指标对临床综合疗效加以评估。

1.4统计分析

研究中所涉及各项数据的统计皆在SPSS19.0软件辅助下完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若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优良率比较(n/%)

组别

n

优良率

对照组

18

5

8

5

0

13(72.22)

观察组

18

8

10

0

0

18(100.00)

x2

-

-

-

-

7.432

P

-

-

-

-

0.000

2.2两组患者的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比较

对比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比较

组别

n

肠鸣音恢复时间(h)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h)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

术后住院时间(d)

观察组

18

2.89±0.32

5.05±0.24

6.38±0.38

1.40±0.31

对照组

18

3.98±0.45

6.34±0.98

8.39±0.46

2.19±0.12

x2

5.204

6.395

6.392

5.824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n

异物感

血肿

脏器损伤

切口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18

1

2

2

1

6(33.33)

对照组

18

0

0

0

1

1(5.56)

x2

-

-

-

-

0.293

P

-

-

-

-

0.053

  1. 讨论

胃穿孔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最主要的病因是在胃溃疡的基础上暴饮暴食,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胃容积增大,很容易诱发胃穿孔。穿孔后,胃内容物流入腹腔,可引起剧烈腹痛、休克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腹腔镜微创手术是一种现代医学常用的治疗手段,其原理是将腹腔镜放入腹腔,通过摄像系统将腹腔的情况清晰显示在电视屏幕上,医生看电视屏幕,再用特殊的手术器械通过0.5~1cm大小的操作孔完成开腹能完成的手术。因为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对腹腔干扰小,所以对病人创伤小,恢复快,也成为微创手术。对于胃穿孔患者,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小,对胃肠干扰少,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其次,腹腔镜手术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腹腔内的具体情况,准确找到穿孔部位,并进行精确的修复。同时,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有利于胃肠动力的恢复。最后,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快,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胃穿孔患者胃肠动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3]。本研究结果说明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优良率: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方案或方法在提升治疗效果方面具有优势。术后恢复情况: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来看,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这表明观察组的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表现出更快的恢复速度和更好的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尽管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但这个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P>0.05)。这意味着两组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能没有明显差异,或者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没有达到统计显著性。分析原因认为采用腹腔镜下微创技术对胃穿孔进行治疗,首先,对于胃穿孔患者来说,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小,对胃肠的干扰也较小,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同时,由于手术过程中对胃肠的损伤较小,患者在术后发生感染、腹腔脓肿、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应降低[4]。其次,腹腔镜微创手术对患者胃肠动力的恢复也有积极的影响。这种手术方式能够减少对胃肠的刺激,从而有助于患者术后胃肠道蠕动的恢复。此外,早期进食和活动也被证实对于胃肠动力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而腹腔镜手术允许患者在术后更早地恢复进食和活动[5]。然而,尽管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许多优势,但仍需注意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6]。例如,对于腹腔内严重粘连或者某些复杂病例,可能需要转而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7,8]。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来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总的来说,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对胃肠动力的恢复和并发症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健平,李艳红,魏美美.后路法改良手术路径对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22, 37(21):4.

[2] 李文斌,张金强.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贵州医药, 2023, 47(8):1195-1196.

[3] 阎芳,李格林,李德亮,等.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胃癌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 2023(010):038.

[4] 陈鸣,马嘉敏,姚尚龙.个体化PEEP对腹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影响的Meta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3, 39(8):846-851.

[5] 孙瑞平,李永刚.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对患者应激指标影响对比[J].贵州医药, 2023, 47(8):1199-1200.

[6] 刘贞,赵怀才,刘东岳,等.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内镜杂志, 2022(008):028.

[7] 高利利,李慧.术中,术后不同体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 2022, 28(3):2.

[8] 贾向乾,韩博.不同手术对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及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J].贵州医药, 2022, 46(1):52-53.

作者简介:李朝(1983.7-),男,汉族,云南,本科,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普通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