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试仪器网络信息化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电子测试仪器网络信息化管理研究

高英帅

410425198401070010

    摘要:电子测量设备是科学研究与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装备,通常包括多种类型的频率计测仪和示波器等通用检测设备。然而,当前的管理模式相对陈旧,无法实现有效的集中控制和保养,这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本篇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对现有的电子测量设备管理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根据其特性提出了新的信息化的管理架构,以期提升资产管理的效能。

    关键词:电子测量仪器;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

    引言

对于研究所而言,其关键的科研与制造工具——即各类电测装备(如:基础设施、办公室用品、电脑硬件、通信装置等等)构成了重要的一部分运营资产。这些被管理的物品通常涵盖于“电气试验器械”这一范畴内;而其中最为常见的种类则为各种类型的计数/检测机器,例如频率发生器、光学扫描显微镜或数字式模拟电路仿真系统之类的高级实验技术产品。它们不仅对现代科技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同时也在军事和国防领域有着极大的需求度并得到了普遍的使用。

1电子测试仪器管理现状 

由于受到本国政府的财政资助和自身的进步推动,科研研究院已经拥有大量的先进电子检测工具。然而,这些高端科技装备的价格往往非常昂贵,可能高达数百万元乃至几千万元不等,它们被各个研究小组或者部门共享,不仅用作科学研究的关键部分,同时也是产品质量检验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因为缺乏足够的投资来提升信息化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导致了低效的管理过程。主要的困难在于使用Excel或其他基础软件对资产入库记录、数据分析、借贷操作以及费用计算等方面进行管理和解析,这既费时又易出现错误。此外,资产管理系统的运作并未整合到财务体系或者ERP系统中,使得信息的交流和分享受到阻碍,形成了严重的信息孤立现象。

   (2)设备的流动性和多样化使得其管理与保养变得困难,尤其是当这些设备广泛地分散于各个地点时。作为研发、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具,频繁的使用场所变更导致了对现有状况无法及时跟踪及监测,而对于计量的校对则需通过大量独立的通知或交流来完成,这无疑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并降低了效率。

   (3)落后的管理观念、有限的资产流动和对员工成本认识不足等问题导致了合理的调配困难。因为高额投资于电子测量设备的使用频率很高,且需满足多个团队的需求,因此可能出现某个特定项目或个人长时间占用的现象,这使得管理者很难掌握资源使用的状况,从而影响到有效的调配。为了实现更高的效能,我们不仅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来优化信息管理方式,还要通过引入创新型的管理思想以增强资源分配并推动其有效流转,以此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益,最终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

2电子测试仪器信息化管理

"Internet Plus" 信息革命正以其强大的力量冲击世界各地,它通过提供新的生活体验和生活习俗来深刻地塑造我们的日常活动与工作环境;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制造行业中:这个行业的各个方面都在朝着更数字化、更多网络连接性和智能化的趋势迈进——这是一种全新的时代特征。 "Cloud Computing", IoT 和 Edge computing 等等的技术革新已经开始颠覆各种产业的基本运营模型及策略制定方法,而这些变化不仅仅只局限于提升产品质量或优化供应链流程上而已," Internet plus" 的概念还进一步推动了一种新形态的企业经营战略-即利用最新科技手段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益和服务品质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营运费用并且实现更好的财务控制效果。 

对各研究所或企业而言,因各自的管理模式与重点差异,他们的电子测试仪器信息化的管理策略也相应有所区别。通常情况下,为了提升电子测量的仪器管理的智能化程度,我们需将其从购买到入库、出借、返还、校准、保养、淘汰等一系列常规操作中实现数字化和自动化处理,以达到优化电子测试仪器日常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并保证这些资源始终保持良好的控制状态,以适应科研生产的需求。此外,我们也应根据电子测量器具的多功能性、高度可调性和集约特性,以及定期的校验要求来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以便收集各种数据以进一步增强信息化管理的效果和调度决定能力。

3电子测量仪器的网络信息化管理

    对电子测量工具的管理而言,不仅要实现常规管理的系统化,还需要更深入地分门别类各种测验器材,以区分其不同的应用场景,从而建立起一系列的关键性能指标的数据库与状况信息库。这些关键性能指标数据库展示了每种检测设备的核心功能,例如频谱仪所具备的频率范围、带宽以及支持的协议等等,这都需要依据每个具体情况来构建相应的数据库,以便于大量的数据处理和能力的评估能够得到有效的数据架构的支持;而状况信息库则能有效地反映出设备健康状况的信息,它需持续获取关键性的数据,以此科学地评定机器的状态并且发出警报。

3.1管理数据采集

利用分散式的电子检测设备的状况获取和集中的网络控制方式。这些电子测量的设备被用作末端节点,并通过网络与中央服务器相连,其内部则运行着监测管理的程序,该程序负责收集位置、健康情况及测试数据等相关资讯,并将之经由网络传输至服务器。这种模式呈现出一种星型网络架构。而网络接入可以是基于有线或无线的接口,同时也可以借助如物联网之类的技术来实现实时的监控电子检测设备的情况。   

鉴于各测定工具聚焦点的差异及其所关心的参数也存在异同,我们应构建适合的关键指标数据库及通用的驱动力库来设计匹配层级的软件,以研发适应各种信号来源如频率扫描仪等电磁测试装置的管理系统。此种管理系统能即时传输或定时执行数据压缩上载至服务器,以便对其中的设备现况进行追踪监控,同时向管理者发出及时警报,要求他们对设备实施校准或者保养修理。

3.2信息集中及分析

对于一家公司的发展来说,其研究与生产的数字检测信息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特别是当这些信息的解析能够揭示产品品质的问题或者设计的不足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优化产品的性能并且提高它的稳定度。这类数字化测量的结果通常是由人工操作或是自动化设备完成的,包括手动检查和人工智能系统的两个方面:前者主要用于实时的监控流程并对所收集的数据做初步整理后再发送到云端的服务器上保存起来;而第二种则是在大型计算机辅助下的智能化监测手段,它能从大量的原始资料里筛选出有用的部分再将其传递给后台数据库以供进一步的研究使用。

检测工具的状态数据经由互联网传输至中央服务器,该服务器负责处理所有检测的数据集,包括清理、解析和整合这些数据,从而呈现出检测工具的健康情况、测验结果以及其所处的位置等相关信息。此外,它还可以实现远端监控和控制终端测量工具,实时的展现其状态并且对其进行管理。服务器上运行的服务程式除了需要和服务安装于检测工具的管理软件保持通讯外,还需要为用户提供数据分析服务的支持,这可以通过基于BS结构的方式来完成。

3.3管理终端

    为使负责管理的领导者能够即时了解和评估机器的状况,可以借助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等展示工具来实现这一目的。通过使用基于浏览器的系统(BS)结构,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或专用的AI技术进入服务控制台,观察实时的仪器位置和情况、实验结果,并且发出警报和立即调整。

4结语

    本研究对目前电子测量仪器的财产管理方法做了深入探讨,并融合了现有的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全面分析了目前的财产管理状况、管理模式及信息科技的运用情况,提出了一种开放式的信息科技管理的结构框架,目的是提升电子测量仪器的财产管理效率,增加设备的使用频率,从而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军红.基于"零缺陷"和"归零"理念的质量管理实践[J].电子质量,2020(05):73-76.

[2]杨雪峰,曲国利,许媛媛,杜欣丽.仪表大师福禄克,精准安全创新的行业典范——福禄克测试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工业测试仪器部  副总裁  杨雪峰  访谈录[J].仪器仪表用户,2016,23(12):20-23.

[3]李健.仪器厂商的分销渠道策略调整[J].电子产品世界,2010,17(04):65-66.

[4]蒋湘辉.电子仪器租赁市场潜力巨大  企业呼唤税收优惠[J].每周电脑报,2006(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