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林永日

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摘要:高校美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合唱艺术被广泛运用于高校美育教育中,成为提升学生艺术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合唱艺术通过集体合作、艺术表达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然而,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笔者旨在探讨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运用,并对相关策略和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合唱艺术;高校美育;运用策略

引言

合唱艺术作为一种多声部的音乐表演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在高校美育教育中,合唱艺术的运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合唱艺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协作精神以及文化认同感。然而,在当前高校美育教育中,合唱艺术的运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对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运用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其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中的作用。

一、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意义

第一,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合唱艺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体验音乐的机会。通过参与合唱团,学生可以学习音乐理论、声乐技巧以及音乐表演技巧,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第二,发展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合唱艺术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要求合唱团成员在和声和节奏上相互配合。通过共同排练和演出,学生们需要密切合作和相互信任,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第三,提升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合唱表演是一种公开的艺术形式,要求学生面对观众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声音。通过参与合唱艺术,学生可以逐渐克服舞台胆怯,提升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第四,促进情感交流和身心健康。合唱艺术可以通过音乐表达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交流。合唱团成员通过共同演绎一首曲目,能够体验到艺术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增强身心健康。第五,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身份认同。合唱艺术可以传承和表达特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通过合唱表演,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感受到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身份认同。

二、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资源支持

缺少资源支持是高校美育教育中合唱艺术运用的一个现实问题。由于合唱表演需要适当的场地、音响设备、乐器以及合唱曲目的购置等资源,有些高校难以满足这些需求。这种资源不足的情况限制了合唱团教学和演出的质量,也挫伤了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与参与度。如果高校不能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很无法给予合唱团学生展示才华的平台,也无法在美育教育中全面发挥合唱艺术的潜力。

(二)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高校美育教育中,合唱艺术由于需要长时间的排练和演出,学生的参与度常常不高。这是因为一些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较低,或者由于其他学业、社交或个人原因无法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参与合唱团。学生参与度不高会导致合唱团规模较小,限制了合唱艺术在美育教育中的影响力。

(三)教学方法单一

在高校美育教育中,合唱艺术的教学方法往往存在单一性的问题。一些高校过于依赖传统的指令式教学模式,注重指导和纠正学生的技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方法的单一性限制了学生发展的空间,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合唱艺术本身是一种集体性的艺术形式,也应该鼓励学生在排练和演出中发挥个人的才华和创新。

三、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一)增加资源支持

增加资源支持对于高校美育教育中的合唱艺术非常重要。充足的场地可以提供良好的排练环境。合唱团在宽敞而合适的排练室内可以更好地探索声音效果,调整和磨合多声部演唱。合适的设备和音响系统能够提升演出的质量。在音乐表演中,合唱团需要使用音响设备、麦克风等专业设备,以保证声音清晰传达到听众。这些设备的充足和良好状态,对于合唱艺术的演绎和观赏体验都至关重要。合唱艺术还需要相应的乐器和音乐材料。乐器如钢琴、管风琴等可以作为合唱团的伴奏,一些特定曲目可能还需要其他乐器的加入。而音乐材料如乐谱和歌词,涉及到合唱团的演出准备和练习。因此,提供充足和多样化的乐器和音乐材料,可以满足合唱团不同曲目的需求,丰富演出的内容。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组织有趣的演出活动、举办比赛和演出等形式,可以有效地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合唱团,并扩大团队的规模和影响力。高校可以定期举办合唱音乐会,让合唱团能够在学校里展示演唱实力。还可以邀请其他合唱团和乐团进行交流演出,增加合唱团的曝光度,同时为学生们提供观摩和互动的机会。通过举办合唱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比赛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邀请其他学校的合唱团参与,增加交流和竞争的机会,激发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合唱团的热情。组织不同类型的演出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可以尝试合唱团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例如与舞蹈团、戏剧团等合作演出,创造出多样化和创新的演出形式。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合唱艺术的认同感,还能够扩大合唱艺术在校园中的影响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

通过鼓励教师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演唱一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探索每个音符的情感表达,并选择合适的声音效果和技巧进行演唱。合唱团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学习和演唱。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且促进他们互相学习和支持。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自主研究的任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音乐素材的探索和整理。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借助技术手段也可实现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例如,使用音乐软件或应用程序来辅助合唱团的排练和学习,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声音和整体演唱效果。还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创建合唱艺术的在线社区,学生可以在其中分享和交流自己的经验和创意。

结束语

在高校美育教育中,合唱艺术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通过合唱团的组建和演出,学生们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音乐技巧和表演能力,同时提升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然而,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资源支持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高校需要重视合唱艺术的发展,增加资源支持,提供充足的场地、设备和材料,使合唱团能够有更好的排练和演出条件。同时,应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通过组织有趣的演出活动、举办比赛和演出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参与。此外,创新的教学方法也应得到重视。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借助技术手段的运用也可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学习体验,提升合唱艺术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段传娅,汪峰.基于合唱艺术的高校美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艺术教育,2023,(09):255-258.

[2]方晶晶.合唱艺术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运用研究[J].艺术评鉴,2023,(15):111-116.

[3]王可迪,苏严惠.美育视域下高校合唱艺术的推广及育人对策[J].当代音乐,2022,(12):50-52.

[4]李阳,吴媛姣.贵州高校合唱课程改革与美育路径创新设计[J].大观(论坛),2022,(09):150-152.

[5]吴鹏.合唱艺术在高校美与教育中的实践报告[D].中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