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救赎与镜像——探讨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的艺术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青春、救赎与镜像——探讨电影《花束般的恋爱》的艺术价值

吴姣姣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

摘要于2022年2月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的日本电影《花束般的恋爱》,荣获了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以其细腻的电影语言、细巧的电影情节、细致的情感表达赋予观众瑰异的异国浪漫体验和深刻的情感思考。充斥着青春气息、内蕴了救赎色调以及探索了镜像层次的人类本体精神,电影内蕴的人文关怀价值和时代价值给世界青春电影展示了日式独特的浪漫情调。

关键词青春;救赎;《花束般的恋爱》

一、前言

青春,是一个伴随人类恒久而又内蕴丰富的话题,为之衍生的艺术作品,从文学、绘画、音乐等,到俗称“第七艺术”的电影,无不怀揣着鲜活的热情对它进行描绘、刻画。《花束般的恋爱》在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上获得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其主要讲述了山音麦和八谷绢两个大学生因为阴差阳错错过未班车而相识、相恋到最后分手的故事。该电影一方面从主题、风格等方面延续了日式“纯爱”的传统,通过男女主纯粹的爱情经历向观众传递了青春爱情题材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情感诉求,给予观众纯粹的爱情“体验”;另一方面该电影细腻的表达方式、温柔的影调等将爱情故事置身于温柔、治愈的语境中,从心理接受层面来说,通过制造这些影像环境,赋予观众情绪、情感短暂的安抚,是日式浪漫元素功能的表征。

二、日式浪漫三重奏

以画面自然温暖、情节温柔克制等特征而蜚名的日式“治愈”风格,自上世纪90年代便渐入世界之眼,成为日式影视在世界影视市场上自我独树的艺术特征与风格。以下将从电影语言、故事情节、主题这三方面来具体论述《花束般的恋爱》所渗透给观众的日式浪漫意义。

(一)“自在飞花轻似梦”:细腻的电影语言

在电影开头部分,以个人背景独白的方式介绍了男女主小麦和小绢,在介绍小绢部分,不管是抹过黄油的吐丝掉落时窗帘笼罩的朦胧微光,还是被男生中途放鸽子后独自行走时的灰暗暮光,主要都是以暗色系灰调为主,这暗示了恋爱前小绢生活里的“黯淡”时光;而在介绍小麦部分,不同于小绢多次单人镜头的使用,导演则更多将他置身于人流中,就算是中景或者特写,多处也有其他人虚化的背景存在,凸显了他的孤独。而当两人相遇时,画框里出现了小麦家——二人共处的狭小空间,暖色系灯光渲染暧昧的氛围,因下雨的淋湿的两人通过吹头发这一行为将暧昧刻画到了极致,而后是高强度日光的采景,暗示二人的恋爱将给二人生活带来光明的开始。在两人正式进入恋爱关系的部分,不论是清晨打在朦胧睡眼二人脸上的一束高光,还是夜晚散落在浴室二人身上的暖色灯光,这些温柔的影调弥漫于整个画框;一方面频繁运用双人中景,另一方面单人特写镜头中插入的对方模糊视角,场面调度都无时不沉浸在恋爱中。“我们的眼睛跟剧中人物的眼睛合而为一,于是双方的思想感情也合而为一了”[[1]],这种“合一”的观影心理不仅带给观众浪漫的体验,同时也带给观众浪漫发的情感。

(二)“无边丝雨细如愁”:精炼的故事情节

电影不等于故事片,但故事片无疑是电影类型里最受观众欢迎的。故事片,从其本质而言,故事情节才是建构其核心的因素。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优秀的剧本。《花束般的恋爱》里,主要表现为电影里吸人眼球的离奇事件的缺席,以简单的人物关系、少量的戏剧冲突完成了自身的浪漫叙事。以下将从上述两方面来论述这部电影的浪漫情调。

电影的主要人物只有男女主角,其他均为辅助男女主角恋爱、分手的配角人物。在小麦和小绢恋爱之前,小麦与女同学卯内、小绢与男同学富野浩史构成了两对处于暧昧关系但却都并不如意的关系,摆脱了卯内和富野浩史,花束般生长的恋爱在他们二人之间盛放,期间经历了小绢方父母的“盘问”、小麦方朋友们的“认证”,二人关系通过了传统观念中的家长朋友都认可的桎梏关卡,走向了更远的道路,按照谈恋爱的步骤一步步通关,是一种简单却又受到大众认可的爱恋模式。整部电影似乎只单单讲述了一个两人故事——一个纯粹的恋爱的过程,包含了开始和结束,经历了盛放和凋谢。此外,是少量的戏剧冲突。整部电影主要是围绕小麦和小绢的相遇、相恋、分手来展开情节叙事的,整部影片像是在慢慢叙述这样一段纯粹的爱情。

(三)“宝帘闲挂小银钩”:静水深流的主题

“日本电影善于去表现人与人之间不论爱情还是友谊,甚至是亲情的关系,并将这种情感牵绊提炼纯化,将它变成一种令人向往的纯爱关系。”[[2]]纯爱主题一直是日本青春电影市场里最突出和标志自我的鲜明艺术特征,然而纯爱的提炼绝非单调的情感氛围营造与感情路线展示,更多时候在人类精神本体方面作出了自我的求索与反思,因此也使电影脱离“青春偶像”的桎梏,不再是简单的青春爱情神话的机械复制。以下将致力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探讨《花束般的恋爱》中关于恋爱中的男女围绕自身理想镜像作出的探索与追求。

电影中,小麦与小绢在最初相遇时,二人对成熟男女的共同感受成为了二者开始真正交流的契点。人们的经验表明,对有相似之处的同类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就如同镜子里的另一个自己,小麦和小绢正是如此。观众会惊奇地发现:二人简直就是对方的镜子般,二人简直没有不同之处。电影里这种夸张的相似一方面表示了对现实生活的疏离感,展现了电影固有的戏剧感;另一方面也将二人的爱情推入了一个极端——完全相似,将忘我的恋爱似乎冥冥之中归因于二人的自恋,即对相似之人的迷恋。恋爱的成因在《花束般的恋爱》中就这样被体现为对自我镜像的迷恋,同样地,恋爱的结束呈现为镜像的破碎,即二人不再相似。在电影后半段中,二人逐渐从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过渡到残酷的社会现实中。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差异如此大的两人渐渐疏远彼此。最后,二人温柔地道别了彼此和曾经花束般的爱情。

电影中通过小麦和小绢二人类似甚至超似“镜像”般的爱情过程展现了一种潜意识角度的深度爱恋,延续了岩井俊二《情书》里对现代人自我认知和拯救的精神领域探求传统,意蕴深远的主题带给观众回味无穷的浪漫精神体验。

三、日式青春类型电影的启示

在青春电影创作方面,日本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之下,其实一直在贯彻民族特色的道路上前进。受地域、气候等自然因素因素,日本民族关于人类本体及生死的思考一直伴随着其艺术作品的发展,这也是其电影里蕴含慢节奏、温暖治愈的民族特色表征的缘故。具体到日本青春电影创作上,一方面在创作内容上紧跟时代,创作出反映当代民众爱情观念的时代作品;另一方面在创作理念上贯彻其民族艺术特色,将细腻情感诉诸于视觉层面、把人类本体思考浸渍于心理深处,带给观众视觉和心灵双重的审美享受。

《花束般的恋爱》沿袭了日式纯爱、温暖治愈的青春风格,其在创作上摒弃了故事情节的曲折、视觉符号的强烈以及多元主题的重叠,着重于在富含民族特色的艺术表意中将细腻的情感、深远的主题思考嵌入在电影画面的细腻描写里,占据了该类青春电影在日本电影市场中的常青树地位,点缀于世界青春电影之林中,闪烁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参考文献


[[1]] [匈]贝拉·巴拉兹.电影是什么[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版,第37页.

[[2]] 张愉、周天一等.日本青春电影物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39页.

作者简介:吴姣姣(2001-7),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影视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