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协助青春期自闭症学生改善跑步着地姿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利用信息技术协助青春期自闭症学生改善跑步着地姿态

张佳

娄底市特殊教育学校 湖南省 娄底市 417000

【摘要】对于自闭症学生而言,跑步锻炼同样具有积极的影响,尽管他们的运动能力可能相对落后,且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改善跑步着地姿态可以提高跑步效率,增强锻炼效果,特别是在青春期阶段,对于自闭症学生的锻炼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协助青春期自闭症学生改善跑步着地姿态。

【关键字】自闭症;跑步姿势;信息技术

跑步作为一种常见且典型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增强心肺功能。对于自闭症学生来说,进行跑步锻炼同样具有积极的影响。通常他们的运动能力普遍落后于正常学生,且同为自闭症学生互相之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正确的跑步落地姿势不但可以提高跑步效率,而且可以增强跑步锻炼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自闭症学生来说,改善他们的跑步落地姿态将进一步提升锻炼效果。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协助青春期自闭症学生改善跑步着地姿态。

一、跑步带给青春期自闭症学生的益处

对于自闭症学生来说,青春期同样有许多的困惑和问题,在这个阶段,自闭症学生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情绪、社交、学习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而跑步,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锻炼方式,可以为自闭症学生带来许多益处,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首先,跑步有助于提高自闭症学生的身体素质。自闭症学生往往身体较为虚弱,缺乏足够的运动。跑步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可以增强自闭症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他们的耐力和免疫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其次,跑步有助于自闭症学生建立自信心。在跑步的过程中,自闭症学生需要挑战自己和克服恐惧及不安。同时,跑步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三,跑步有助于自闭症学生改善情绪。自闭症学生在青春期往往面临着各种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易怒等。而跑步作为一种情绪调节方式,可以帮助自闭症学生释放压力,缓解情绪。

当然,对于自闭症学生来说,跑步的益处需要得到适当的指导和支持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为自闭症学生提供适当的运动环境和指导,帮助他们充分享受跑步带来的益处。

二、常见的青春期自闭症学生跑步着地姿态

自闭症学生跑步落地姿态一般不会有明显异常。然而,如果他们存在身体姿势或运动方面的问题,可能会表现出一些特定的特征。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跑步落地姿态的特征:

1. 身体倾斜:自闭症学生有可能表现出身体略微向一侧倾斜的情况,特别是在跑步过程中,这可能与他们的重心控制能力较差或肌肉紧张等原因有关。

2. 脚步不稳:有些自闭症学生可能在跑步时脚步不稳,容易摔倒或绊倒,这可能与他们的平衡感较差或协调能力不足等原因有关。

3. 僵硬膝盖:在跑步过程中,有些自闭症学生可能表现出膝盖僵硬的情况,无法轻松地弯曲和伸直。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肌肉紧张或缺乏灵活性等原因导致的。

4. 手臂摆动异常:在跑步时,正确的手臂摆动可以帮助身体保持平衡和提供动力。有些自闭症学生可能表现出手臂摆动异常的情况,将影响他们的跑步姿态和稳定性。

三、改善跑步着地姿态对青春期自闭症学生的意义

改善跑步着地姿态对青春期自闭症学生的意义深远。通过调整跑步姿势,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知自己的身体,从而增强身体意识。这种身体感知和意识的提升,对于自闭症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往往在这方面相对较弱。改善跑步着地姿态对青春期自闭症学生一般具有以下意义:

(一)增强身体素质:改善跑步着地姿态有助于增强自闭症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他们的有氧耐力和身体抵抗力。通过定期的体育锻炼,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的挑战。

(二)减少运动损伤:不良的跑步着地姿态可能导致踝关节、膝关节和脊柱等部位的损伤。通过学习正确的跑步技巧,自闭症学生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延长运动寿命。

(三)心理上增强自信心:改善跑步着地姿态可以使自闭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提高自信心。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挑战,提高自我价值感。

(四)缓解焦虑情绪:正确的跑步姿态有助于减轻自闭症学生在锻炼中的身体紧张感,从而降低焦虑情绪。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四、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协助改善跑步着地姿态

青春期自闭症学生常常面临跑步着地姿态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他们的运动表现,也可能导致潜在的伤害。传统的训练方法往往只能依靠教练的口头指导,或者依赖于一些简单的训练器材,这些方法对青春期自闭症学生来说,效果有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提出一种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案,使用“云教练”APP对青春期自闭症学生的跑步数据,分析其着地姿态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训练计划。

(一)问题的提出

测试对象:彭某某,男,16岁,有社交障碍、行为固执、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等问题,但情绪较稳定,学习能力一般。跑步项目为400米,成绩通常在1分45秒左右。

(二)云教练APP的应用

具体来说,首先使用“云教练”APP对学生进行跑步视频采集,要求采集背景空旷、清晰、不混乱,不逆光采集,确保被采集者与屏幕比例保持1:1,将学生进行全身录制,且拍摄环境光线良好,录制约15秒左右的学生由右至左或由左至右的跑步视频。然后,将学生跑步视频与软件提供的标准跑步姿势进行双屏对比,用0.5-0.75倍速放慢、拖动逐帧分析其跑步姿势,利用软件的标记工具,如矩形(标注人物)、圆形(标注重点区域)、横竖线、力的方向、角度测量(身体前倾)、计时器准确分析其跑步着地姿态,尤其是与标准跑步着地姿态的对比,可以直观地看出学生跑步时的各类问题。通过分析这些步频、步幅、着地方式数据,可以识别出学生跑步着地姿态存在的问题,如着地方式不当、落地角度不合理等。此类采集视频数据将用于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反馈和调整。例如,如果某项数据未达到预期,教练可以根据软件提供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跑步姿势。

(三)训练计划

根据彭某某的实际身体状况,对其跑步时的技术进行了调整。彭某某跑步着地姿态问题一:训练前的跑步方式是后脚跟先着地,这种方式可能会对关节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指导其改为前脚掌先着地,并逐渐过渡到全脚掌着地,以减轻对关节的冲击。问题二:跑步时上半身上下摇晃较多。根据这些问题在纠正其跑步着地姿态的同时制定如下计划:

1.通过小步跑改善其后脚跟着地姿态。

2.通过降低手臂摆动幅度,稳定上半身躯干。

3.每周进行3—4次锻炼,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

4.每周进行一次慢跑或轻松跑,以帮助身体适应跑步节奏和强度。

5.在每次锻炼中,进行短跑冲刺或变速跑,以提高速度和耐力。

6.在锻炼过程中,注意身体的反应和疲劳程度,及时调整锻炼强度和时间。

(四)实践效果

通过云教练APP的协助,制定的个性化训练计划使青春期自闭症学生彭某某改善了他的跑步着地姿态及400米跑步成绩,从1分40秒左右提高到1分30秒左右,在训练的过程中使其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其自信心,更积极地参与跑步运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青春期自闭症学生来说,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信心的方式。通过影像数据的采集、分析、反馈和纠正,我们可以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让他们在运动的世界中更好地展现自己。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基础教育一般课题《自闭症学生青春期行为习惯干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XJKX21B415)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