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学拓展学习——陶渊明《形影神》中的人生哲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中学文学拓展学习——陶渊明《形影神》中的人生哲学

张梦婷

文昌中学

一、时代的背景

(1)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动摇

魏晋时期国家政权更替频繁,长期的地方割据和各方势力的混战,让百姓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在战火与饥荒中,社会矛盾日趋加重,整个社会笼罩在血腥与压迫的阴影下。儒家所提倡的等级秩序礼崩乐坏,今文经学和谶纬内容空虚荒诞﹐对于尖锐的社会政治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帮助,至使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

(2)“自在”“无为”的老庄思想抬头

西晋时实行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将门第作为选官的标准。政权被士族所垄断,门阀制度森严,出现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在豪强地主的统治下,阶级固化,寒门学子根本不可能进入到统治阶级的高层中,像左思等一批没有家族荫蔽的寒门学子,即便有惊世才华,在不公的社会现实面前也只能发出“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悲叹。这种现实的打击只能使他们投入“玄之又玄”的老庄之学中,借此来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3)“形灭神不灭”佛学思想的盛行

魏晋以来,时局纷扰,传统儒学名教解体,西汉时传入我国的佛教开始盛行。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几乎人人都开始信仰佛教。唐代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佛庙数量之多,影响力之广。恰逢“老庄”盛行,佛教般若“性空”之学与老庄的“贵无”思想契合无比,于是佛学向玄学靠拢,借助道教这个本土宗教站稳脚跟,迅速兴盛起来。佛教所宣扬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给予饱受战争摧残的人们以精神寄托,他们讲美好的希冀寄于来世。在残酷的现实下,无数士人心灰意冷,遁入空门。

陶渊明的《形影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作而成的。

二、“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人生境界

(1)关于“形神”之辩

在《形影神》中,陶渊明将形体,影子,精神分裂开来,形成三个独立的个体。形和影诉分别说自己的困惑,最后神为其一一解答。关于“形神”之说,自古是中国哲学的一大重要命题。佛学坚持有神论的主张,他们认为人有躯体,木头也有躯体,人之所以区别于木头,有思想,正是由于灵魂存在的缘故,认为凡事都有因果,人死了,灵魂还能在来世存在,接受今世的因果报应,正所谓“因果轮回”。而以范缜为代表的无神论者则主张,人死如灯灭,形销则神散,灵魂只能依附于躯体之上,根本不能单独存在。于是,围绕着“形神关系”,两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史称“形神之辩”。

老庄哲学中对其的探讨犹为的多。如《淮南子·原道训》中提到:“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指出形、气、神三者对于生命的作用,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佛教盛行后,开始在社会上鼓吹“形灭神不灭”灵魂永恒的佛学思想。沙门慧远曾作《形尽神不灭论》《佛影铭》宣扬“形”“神”相互独立,认为灵魂是人成为人的绝对因素。陶渊明将形,影,神三者分裂开来正是受到佛学思想的影响。

(2)寻求长生的社会风潮

魏晋时社会混乱,战乱频发,统治集团内部斗争不断,政坛被恐怖氛围笼罩。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大家不敢妄谈政治,士大夫们的人生观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由原来的“治国平天下、建功立业”转变为追求“闲适恬淡、隐退山林、自由自在”。神仙长生思想成为魏晋时代的社会风潮。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也提到魏晋名士爱吃药的风潮,这里的药指的是“五石散”,当时的人认为它有转弱为强,强身健体之功效,但在现在的人看来,“五石散”其实与毒药无异。除了吃药以外,还有一类人想要通过修仙的方式来追求长生,如《抱朴子内篇·勤求》说:“里语有之:人在世间,日失一日,如牵牛羊以诣屠所,每进一步,而去死转近”;“且夫深入九泉之下,长夜罔极,始为蝼蚁之粮,终与尘壤合体,令人怛然心热,不觉咄嗟”。大概意思就是:人多活一天,死亡就多近一天,死后要被蚂蚁吃,和泥土混为一体,让人害怕。所以得想办法赶紧修仙。

(3)形影神对长生问题的讨论

陶渊明对于这些看法并不认同,他认为世间的凡夫俗子,不管贫富智愚,都在拼命地维持生命,其实是十分糊涂的事,因而他在《形影神》中极力陈述形影的苦恼,最后神以自然之名解答他们的疑惑。

形体感叹道:“天地永恒地存在,山川恒古不变,草木花朵的枯荣周而复始,但人类却不能像它们一样永恒地存在。人的生命转瞬即逝,最后只能留下一些生前的遗物。”最后它对影子说“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影子回答它:“想要用长生来维持生命是不可靠的,唯有立善可以立下美名,为何不去努力留名后世呢?虽说酒能消忧,但同立善相比较,岂不等而下之了!”

但对于陶渊明而言,无论是维持生命的长久,还是刻意地行善留下美名,都是对人生的负担。最后神以自然之名为形和影解惑:“天地造化没有偏爱,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人之所以跻身“三才”之中,岂不是因为有了自我精神的缘故。”对于上古贤人,神的态度是:“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无论老的、少的、聪明的、愚钝的,最终都会走向死亡,生前做的善事,死后又有谁会记得呢?与其费心思考这些问题伤害自身,不如顺其自然听从命运的安排。最后神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在宇宙中纵情放浪,人生中没有什么可喜的,也没有什么可悲的。

这样的人生态度同样贯彻在陶渊明自己身上。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弱年薄宦,奔走官场,后来不愿与官场的达官贵人虚与委蛇,辞官归田园。按照世俗的眼光,陶渊明的一生失败极了,微薄的俸禄难以维持生计,生活穷困潦倒连一双鞋子都穿不起,做不了高官,不能成为显贵。可对于陶渊明来说这些都不过是世俗的枷锁。正如神所言:“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人生中没有可喜的,也没有可悲的。想要获得自身的宁静,唯有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崇尚自然,去伪存真,见素抱朴,这就是陶渊明《形影神》中的人生境界。

三、“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人生态度

(1)对后代文人的影响

陶渊明的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他自己也影响了后世的许多文人,唐代白居易十分敬佩陶渊明的为人,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离陶渊明的家乡浔阳很近。曾去拜访陶渊明的故居,写下了《访陶公旧宅》这首诗。称赞他“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孟浩然从长安落第回来时写下“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表明他要学陶渊明和许由,隐居田园的愿望。在世代文人困于黑暗时代的枷锁中时,陶渊明的精神几乎就是他们心中的光亮。唐代的李白不愿巴结奉承权贵,高适也想学陶渊明归隐山林,远离世俗利益纷争。陶渊明塑造的桃花源更是无数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是无数人向往的世外仙境,他的名字是无数文人的精神符号。

(2)对当今学生的借鉴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以极快的速度不断更新,以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过去几千年甚至几万年都无法完成的事情,社会发展的巨轮滚滚向前,人们的焦虑感也随着巨轮掀起的尘烟滚滚而来,社会风潮从魏晋时期追求长生变成了追求发展,“卷王”这个网络流行词一度火上热搜。但是在这样的氛围下人们真的过得快乐吗,对于世俗名利的追逐犹如一把把枷锁套在人的身上,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在这样一个时代下,陶渊明的“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正是缓解放下人们焦虑内心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