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维度”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从“三个维度”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

王勇

山西省长治市委党校

青少年如同早晨的太阳,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青少年时期是打好人生发展基础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价值观的塑造对青少年影响深远。正确的价值观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基石,错误的价值观将使青少年失去未来。如何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价值认知、价值判断、价值选择,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笔者认为应从家庭、学校、政府三个方面着手。

一、家庭是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的“前哨站”

家庭是青少年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最初价值观教育的“前哨站”。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塑造青少年正确价值认知的基础在青少年价值认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确立过程中,家庭扮演最初的学校,父母扮演最初教师的作用。

(一)良好家庭教育塑造青少年正确认知

家庭教育在塑造青少年价值认知中扮演关键角度,是青少年形成科学认知的基石。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主导作用,其言行对子女的认知与行为影响极大引导子女的为人行事,如何使子女追求“真善美”,而不是走向“假丑恶”。父母要做到三点:首先要言传身教。父母要以身作责,自己的言行当好子女的“第一任教师”,走好培养子女价值观的第一步,父母要做正确价值观的楷模。其次,父母引导子女树立美好的道德观念,要常用美德故事引导子女的价值认知。同时,父母要引导子女把良好品德践行于生活中,从点点滴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

(二)以优良家风引领青少年向上向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风却会败坏社会风气,贻害无穷。”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是家庭成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青少年形成价值判断现实指南。建设优良家风离不开父母的引领,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要注重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能够绵延数千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人们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美德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美德意识父母要引导青少年形成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等,自觉摒弃“奢侈享乐”、“不劳而获”的错误价值观。

(三)以家国情怀筑牢青少年价值追求。

青少年追求人生梦想,实现自我价值,人生才有意义。家庭在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认知和准确的价值判断过程中,要把家国情怀根植于青少年的价值观中,把青少年的爱家与爱国高度统一起来,引导青少年在为国为民的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使其成为一名真正爱国者,筑牢其人生价值追求父母要主动在青少年的认知中导入爱国教育,在青少年人生初始阶段埋下“爱国”的种子,在青少年未来职业选择中要把“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之中去,把个人理想同祖国伟大复兴融合起来,把报效祖国作为一种必选题

二、学校是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的“主阵地”

学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学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通过思想政治课程还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承担着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认知、价值判断重要职责,是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的“主阵地”

(一)在价值认知上,思政课程与其它各类课程协同配合

在学生时代,思想政治课是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通过思政课教育就是让每一位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接受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自觉地拥护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光有思政课不行,还需要其它各类课程相配合,要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即课程思政,说白了就是在其它各类课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通过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相互配合,共同协力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特别在当前,教师要引导青少年实现政治认同,在青少年心中扎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根,从而能够在学习、生活与实践中确立自身的价值认知,进而投身于中华民族复兴伟大实践中

(二)在价值判断上,以系统化的思政课建设助推价值判断。

青少年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价值判断是有所不同的,这就要求从小学、中学大学要建立系统化的思政课体系助推青少年确立准确的价值判断。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队伍建设上,将青少年价值观构建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系统化建设中去。首先在教学目标上。,小学、中学到大学每个阶段思政教育目标都应与塑造青少年的价值判断紧密结合。小学阶段教学目标是情感灌输为主,塑造青少年价值判断的基础时期。中学阶段教学目标是以行动启发为主,引导青形成准确价值判断时期。大学阶段性的教学目标是言行并进为主,能以正确的价值判断指引自己实践活动的时期。其次在课程设计上。青少年的价值判断是一个由弱到强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时期的课程设计要与青少年接受能力、认知能力相契合,要有针对性和指向性。最后

在队伍建设上,不同时期的教师队伍要贴近青少年实际,在青少年出现认知和判断上的困惑和情绪变化时要迅速采取措施,摆正其认知和判断。通过正确价值引导,赢得青少年,感召青少年,助推其形成准确的价值判断。

三、政府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的“指挥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在塑造青少年价值观的过程,家庭、学校、政府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政府作为“指挥所”,发挥着主导和规制作用。

(一)政府部门要引领青少年崇德尚法。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青少年在成长阶段,必须“法”“德”的约束,必须以“法”“德”为价值判断标准,来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认知。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使青少年在其内心深处筑牢规则意识。在价值认识形成的初始阶段,为防止青少年自我表现、个性张扬的驱使,出现不良行为,影响个人成长青少年要以“法律”为准绳,要明确自己什么事能做,什么不能做,以此约束自己行为,才能延着正确的人生轨迹前,因此,政府要弘扬法治观念,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善用法治手段解决青少年存在的突出的道德问题,以规制青少年的认知和行为,促使青少年敬畏法律、遵守法律,不可触碰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同时,政府要引导青少年崇尚道德,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青少年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认知筑牢青少年的规则意识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政府部门加强青少年意识形态教育。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获取的便捷化,各种多元化思潮、样性的意识形态充斥网络空间,如果青少年没有用辩证的、批判的思维审视现实,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没有明辨是非或黑白的能力,就容易出现错误的价值判断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甚嚣尘上,形成了对主流意识形态去权威化、去中心化的态势,企图用不意察觉的方式扭曲、丑化主流意识形态,以达到动摇民众政治认同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青少年积极引导青少年同各种错误的思潮、错误的点作坚决的斗争促使青少年摒弃“假丑恶”,自觉形成“真善美”,确立自身正确的价值判断。同时,政府要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领青少年进一步确立准确的价值判断,把个人价值观的实现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