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护理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与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护理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与评价

闫学山

河北省临西县中医院 054900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护理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护理部的9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施行常规护理管理与精细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急救物品管理为(94.76±4.17)分,护理文件书写为(94.65±4.36)分,病区管理为(92.42±4.59)分,护理安全为(94.76±5.41)分,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39±5.29)分、(87.29±2.29)分、(68.86±3.41)分和(63.73±4.38)分(P<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服务态度、住院环境、操作技能和人文关怀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部管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管理;护理部;管理效果

医疗机构的管理能力与护理水平息息相关。当前,护理管理者面临着巨大的难题,即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以及不充足,影响了护理工作效率,因而需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予以改善[1]。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精细化护理管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其精细化特点优化了护理工作程序,统一了护理工作标准,备受认可。为此,本文将针对精细化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医院护理部的94例护理人员,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名,年龄22-40岁,平均为(33.13±5.71)岁,12名本科及以上、19名中专、16名大专,工作年限平均为(6.13±2.15)年;观察组47名,年龄23-41岁,平均为(34.24±5.82)岁,13名本科及以上、17名中专、17名大专,工作年限平均为(6.34±2.26)年。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资料和信息,组间差异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管理,遵照医院内的规章制度进行常规管理,而观察组行精管理如下:(1)细化人力资源:优化护士学历结构,分层调配护理人员到适合的岗位;实行分层负责制,由护士长负责监控各个科室的护理工作情况,并带领护理组长以及责任护士进行分析和改进;护理组长每日评估病区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对责任护士的工作进行监督;(2)构建质控小组:针对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技术操作和质量安全管理四个方面,由各个科室的护士长、护理组长以及护理人员构建四个质控小组,每组均根据相应的章程制定质控细则;护理部还需构建针对查房和节假日构建质控小组,每周或每月督导护理流程执行情况,并定期开展质量评估会,检查护理情况,整改不足之处[2]。(3)加强培训:定期培训质控小组成员,让其娴熟地掌握护理质量要求和标准,同时还要统一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和方式,革新其错误的认知,改善护理质量控制流程。(4)开展多方面质量监控:①日查房:护理部负责督促“五查房”执行情况,护士长上午和下午需提前10分钟到相关科室检查患病人的情况,落实好相关的护理工作。②周查房:由护士长带领护理组长检查每个科室危重患者病房的质量管理情况,若出现不合理问题,则需立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并详细记录好检查的结果;护理部还需考核完善和节假日的查房情况,保持其护理工作质量。③月查房:护理部负责主持护理质量管理核心小组的工作,并要求质控组长负责现场考核组内成员的查房工作;每月组织跟班以及行政查房,随时检查每个科室的护理工作情况;护理部还需每月下旬组织护士长开展例会,并针对实际情况展开质量交叉检查工作;护理部每月月底负责检查护理长的记录和管理情况,将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项目,并与年底考评挂钩。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质量。②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对比

管理后,观察组对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服务态度、住院环境等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健康教育

服务态度

住院环境

操作技能

人文关怀

对照组

47

17.11±0.11

17.75±0.27

15.56±1.14

13.68±1.18

11.74±1.16

观察组

47

24.22±0.34

23.23±0.28

23.31±1.11

22.95±1.16

23.22±1.16

X2

-

7.111

6.521

8.254

9.332

10.521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护理质量对比

管理后,观察组的急救物品管理为(94.76±4.17)分,护理文件书写为(94.65±4.36)分,病区管理为(92.42±4.59)分,护理安全为(94.76±5.41)分,其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39±5.29)分、(87.29±2.29)分、(68.86±3.41)分和(63.73±4.38)分(P<0.05)。详见表2.

表2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x±s)

组别

例数

急救物品管理

护理文件书写

病区管理

护理安全

对照组

47

71.39±5.29

87.29±2.29

68.86±3.41

63.73±4.38

观察组

47

94.76±4.17

94.65±4.36

92.42±4.59

94.76±5.41

t

-

10.271

9.117

12.511

11.331

P

-

0.027

0.006

0.028

0.012

3.讨论

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受到了高度的关注,人们对其工作要求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高。精细化护理管理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分层责任制,刚柔并济,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性,保障其护理质量[3]。本文通过施行精细化护理管理,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急救物品管理、病区管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其护理满意度也相比对照组更高,这是因为精细化护理管理不单单知识划分每个护理单元的分数以及护理质量的高低,而是注重评定护理进程以及最终结果,以此从整体上深化护理质量[4];精细化护理管理还会针对护理工作薄弱之处或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用以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改进和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能规范护理管理人员的行为,让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5]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管理在护理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值得采纳。

【参考文献】

[1]吴晓云.教练型领导管理应用于医院护理部管理工作中的成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05):894-896.

[2]吴欣娟,李真,郭娜等.护理部主任视角下综合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11):1695-1700.

[3]林梦月,陈亚梅,朱晓萍等.基于护理部垂直管理的个案管理师岗位管理模式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10):83-86.

[4]李玲,李玉,陈云.护理部垂直管理门诊护理绩效考核体系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8):2810-2812.

[5]于冬梅.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9):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