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公园规划浅析——以淀山湖遗址公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遗址公园规划浅析——以淀山湖遗址公园为例

段梅春

身份证号码:421102198401290445

【摘要】遗址是人类历史文明的象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遗址保护逐渐遭遇新的压力,而历史文化遗址似乎被人们遗忘在了城市的角落中,无人问津。作为历史遗址而言它贮藏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有着鲜活的文化魅力内涵,“遗址公园”正是为城市遗存的遗址们开辟了一条新的生存之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将遗址保护与城市创新发展相结合,这将会使城市散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淀山湖;遗址;公园;保护;文化

一、设计背景

近年来昆山市淀山湖镇的环境面貌日趋改善,周边零散贫乏的配套设施无法承载高品质社区的需求。一处为市民提供足够的休闲、运动、娱乐空间,向外界传达淀山湖文化特色与人文风貌的公园应运而生。

公园概况

2.1地理区位

项目基地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 , 项目红线内总用地面积约为 234849.31 ㎡,基地的西侧为渡城河,东侧靠近万园路与永利路交叉口,南侧靠近度城古村遗址,北侧为富力湾居住区。

2.2现状分析

(1)基地内部场地空间开阔,地形相对比较平坦,有利于高品质公园打造。

(2)基地西侧沿着度城湖界面可远眺周边景色,借景的同时可打造参与性强的滨水生态界面。

(3)与基地东侧相接的是市政道永利路,永利路现状实施了慢行步道,公园慢行流线考虑与其的串联与衔接,可更好地融入城市慢行系统中。

(4)基地南侧的古村遗址,保留了部分历史记忆,渗透到公园里,成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城市文脉。

(5)基地北侧为大型居住社区,服务人群众多,公园利用率高。

(6)现状地块内植被覆盖率较低,缺乏后期管护。现状路两侧的法桐长势较好,遮阴效果好,在设计中予以保留,其余绿化景观效果不佳,予以清理。

2.3地域文化

(1)历史由来:度城镇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有史可查的如凌万顷的“玉峰志”,还有“一统志”、清陈元模的“淞南志”等都有记载,“唐乾符六年(公元 879 年)黄巢起义军在度城潭畔筑城驻守”度城由此得名。

(2)神话传说:1958年度城潭封港抽水时,不少人看到雾天清晨大批大小不等的鱼在一个大鱼领头下,白茫茫的一条飞往淀山湖,有人说领头的大鱼就是白龙。这和淞南志“雍正丙午淀湖渔人言元旦正午遥闻湖中隐隐雷声起已日彩云蔽空拥大鲤腾跃而上旁绕小鱼无数须臾云散声止想是鲤者已化龙升天而去矣”的说法一致。

度城潭神秘之处除有龙外还有虎的传说,在淞南志上也有记载“生辰冬度城里民晨入市见败苇中有物卧如牛迫而视之咆哮而起赫然虎也狂奔得逸号于市竟持械牲虎亦舞爪迎敌伤人而与手者二众益集虎即树尾渡淀湖而去湖州诸山逸出者”可见度城潭的神秘在于它是个卧虎藏龙之穴。

2.4民俗文化

度城民俗文化有:渔文化、茶文化、花鼓戏、丝竹班,以及在长期的劳动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个带气农时农谚

、遗址公园规划

3.1规划原则

坚持以“自然和谐,生态优先”的原则,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适当改造,合理开发。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以服务于市民为宗旨,因地制宜布置游览路线和活动场地。

3.2目标和定位

充分发挥、利用渡城潭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突出古村度城农耕民俗的特色。规划以保护渡城潭历史风貌为宗旨,以改善提高社区环境质量为目标,一个自然环境和人工景观和谐共生的市民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科普教育的公园。

3.3规划结构布局及植物配置

公园规划结构为一心、一带、六分区。

一心:以突出渡城潭历史文化为中心。

一带:打造充满变化的四季层次,美轮美奂的水岸景观带。

六分区:根据不同的景观空间划分为六个区域,入口景观区、多功能活动绿地区、四季林荫走廊区、文化展示长廊区、趣味游戏天地区,花海水岸步道区。

入口景观区:对水乡文化元素进行提炼、融合,将遗址特色文化与现代手法相结合,设计一个独特的入口标识景。入口广场上设置了三个异形廊架,下面结合花坛坐凳,供人休息的同时可欣赏周围美景,营造一处敞开、大气的公园入口。迎客造型松组优雅大气,秋色叶榉树树阵齐整有序种植,春季成排樱花绽放,绚烂热情。

多功能活动绿地区:主入口进去是一片敞开的大草坪,运用微地形、花境雨水花园等景观元素,打造多元化城市休闲客厅雨水花园种植,以荷花、睡莲等多年生块根水生植物为主,组植黄菖蒲、醉鱼草、千屈菜、花叶芦竹等挺水植物。人们可在景观绿化中释放压力,聆听自然的声音。

四季林荫走廊区:参考了著名的杭州西湖“柳浪闻莺”景点,结合公园现状空间尺度,设计了一条充满四季变化的景观步道,并在空间轴线的端景设置景观对景墙,丰富空间视线感受。步道旁阵列的水杉结合周围灯光、地面荧光石,形成夜晚一条梦幻的星光走廊。以银杏树阵打造狭长的林荫走廊,营造古朴深的意境,秋季水杉的橙红与银杏的金黄,交织成一幅美丽的色彩画卷。

文化展示长廊区:场地中央设计了一个历史展示走廊,以时间线解读度城遗址的历史演变,用简洁的设计手法突出主题,展示度城遗址丰富的文化遗产,结合景观营造的场所突出场地精神。廊架上融入渔家文化、农耕民俗、神话传说,仿佛在诉说着渡城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趣味游戏天地区林下设置互动游戏设施与健身康体器械,与周边地块共享配套功能。动静结合的空间,既有青年健身互动空间,为青年营造一块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又有供儿童参与体验的趣味游乐设施,让青少年在玩乐中了解度城历史文化。春日玉兰林下,娇小动人的二月兰成片绽放;夏日 香樟林下,无尽夏绣球盛放 明艳而美好;秋季娜塔栎妩媚动人;冬季朱砂梅、绿萼梅等凌寒绽放,暗香浮动。

花海水岸步道区:临水界面视线开阔,远眺对岸景色,自然优美,利用现状高差设计了一条跌水景观步道。滨水区域以自然生态的设计手法过渡,呼应周边肌理。滨水绿化以垂柳为主干树种,配以桃花、梅花等树种,形成美丽的倒影。

专项设计

4.1单体设计

主题雕塑位于公园中央的阳光大草坪上,根据流传在度城的“藏龙卧虎”传说,设计了一组雕塑,体积较大不锈钢镂空鲸鱼,后面有一群大小不一的小鱼雕塑,再现了故事中“大鲤腾跃而上旁绕小鱼”这段描述。通过景观手法与装置艺术表达都城一个个传奇故事……

精神堡垒设置于公园车行入口附近,立面构图运用从水乡的形态中提取线条元素。运用现代耐候钢板进行建设,展现沧桑历史的肌理,突出城市形象界面。

4.2交通流线设计

公园里设计了一个完善的慢行系统--步行、慢跑、自行车流线。绿道是贯穿全园的主要干道,能够快速达到各个区域,同时又是最主要的自行车骑行路线,能够为游客提供较为平缓、舒适、便捷的体验。并沿路旁布置若干休息座椅。

、遗址保护与研究

遗址融入传统的公园景观营造模式,将遗址内部环境(遗址本体)及其外部环境(遗址周围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的保护、展示的空间,在其基础上有效地利用多种手段展示其历史文化,从而达到以一种历史观、生态观的态度面对遗址本体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价值。让游客身处其中时有所观、有所感。

、小结

遗址公园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特殊职能。遗址公园位于渡城潭上,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又在平常中透出清秀绝尘的气质来。随着遗址公园逐步完善,将传统历史文化转化为现代文化公园建设,成功实现文化向产业的转型。从景区的环境建设,其基础设施、商业载体、交通管网、文化建设等配套项目形成,使得遗址公园的硬件和软件兼备,一系列产品服务体系构建。公园设置很多乐趣横生的节庆活动,使得市民的文化生活不断活跃丰富,同时使其知名度迅速提升,刺激并拉动了消费。做到了生态、文化、经济的联动效应。

参考文献:

[1]郑育林.唤醒遗迹——城市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与利用问题[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54.55.58.201.206.207.

2]宋园园.基于场所精神下的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12:20.1.

[3]阎莉.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的特殊性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11):35-36.

[4]熊译琳.公园景观空间设计[J].建筑结构,2022,52(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