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育视域下重庆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路径实证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3

法学教育视域下重庆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路径实证研究

张琼  李永清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摘要:在目前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大环境中,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关键动力。高校做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来源,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产出的任务。重庆市是我国西部地区教育与科技的中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增强地方经济实力与科技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与挑战,比如科研脱离市场需求,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资金投入受限等等。基于此,本文旨在法学教育视域中探索重庆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之路,为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法学教育;重庆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一、法学视阈下重庆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与模式

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

法学教育视阈中重庆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意义及模式的探讨,既是法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研究的深入,又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强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科学研究和市场应用之间的一座桥梁,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着一个区域甚至国家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

作为西部科技创新重镇——重庆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意义格外突出。一方面,高校是科技创新之源,高校研究成果转化能有效推进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可以给大学带来经济收益与声誉提升,提升大学在海内外的学术影响力与竞争力,继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与科研资源集聚。

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法律行为,涉及到知识产权、合同法、公司法等多个法律领域的规范和调整。为此,建构高效,规范,有序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需要法学教育给予扎实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法学教育应重视培养既有创新意识又有法律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以便能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有效地识别与防范法律风险,维护知识产权,推动科技成果合法合规合理应用。模式构建方面,要充分吸取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重庆市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如可从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体系入手,对科技成果权属界定,利益分配和风险承担等关键环节进行界定,从而对科技成果转化给予明确法律指引。可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和科技孵化器等科技成果转化专门机构,开展专业化和市场化服务,推动科技成果和产业需求高效衔接。

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重庆市各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积极建立法律规范支持下的成果转化体系。该制度既涉及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又涉及科技成果评价,交易,转化和后续监督。在法律规范指导与制约下,科技成果转化合法性,合规性与效率性得到保障,也使高校科技成果权益得到更稳固保障。

重庆市各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操作中采用各种创新路径,并通过和企业进行深入合作,使大学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有市场竞争力的成果或劳务。这一产学研结合模式在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的同时,给高校带来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各高校也纷纷通过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搭建孵化器平台等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撑,从而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与质量的提高。从法学教育视域来看,重庆市各高校深入分析与防范科技成果转化法律风险问题,各高校转化时,重点关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规避法律风险造成成果转化无效。各高校也纷纷通过法律教育与培训来增强科研人员法律意识与风险防控能力以保障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顺利开展。

二、法学视阈下重庆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与问题

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从法学教育视阈出发,深入分析重庆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可发现这一领域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具有关键作用。重庆市是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重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存在诸多特点。

从《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及其有关实施细则的出台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重庆市已经在法治保障上做了积极的工作,目的是用立法手段调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健全服务体系和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20231月份科技部批准重庆市成为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后,既是对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认可,又给今后发展带来了新方向、新机遇。根据教育部在2020年发布的数据,重庆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专利转换率仅为2.7%,这一数字明显低于上海的5.1%、北京的4.6%和四川的2.9%,说明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还有很大改进空间。这种现状的背后折射出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科研机构和人才不足,是限制科技成果转化最关键的因素。到20236月为止,重庆市的普通高等教育机构总数为71所,这其中涵盖了27所本科学院和44所高职(专科)学院,但在985211的高校中,只有2所。这一结构性短板造成科研人员科研活动和行业实际需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离。科技转化机制中的资源不足,也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障碍。重庆市对技术经理人、技术经纪人及其他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据我们所知,重庆市的执业专利代理师数量仅为

346人,这个数字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标准,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

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高校内科研体制具有一定僵化、封闭性、科研机构及人才缺乏等特点,特别是高端科研人才缺乏,致使重庆市高校科技创新原创能力、转化能力有限。根据现有的数据资料,重庆市985211项目下的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相对较少,这一现象直接对高校的科研活动质量和效率造成了影响。高校教师研究兴趣和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科研活动通常很难和市场密切衔接,造成科研成果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外部市场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之间的不匹配,也是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企业对技术成果的需求往往更为务实和具体,而且高校科研成果可能太过理论化或者前沿性,很难适应企业实际应用需要。企业拥有技术成果控制权、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主动性、积极性。

政策支持上,重庆市政府虽已意识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也推出了多项政策措施,但是政策落地执行还面临一些难点。政策宣传与解读不到位使高校及科研人员认识与应用不足。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还需加强,才能更好地适应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现实需要。

三、法学视阈下重庆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发展路径

1.主体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立法和实施

在立法层面上的强化需要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法规体系。制度需要涉及科技成果权属界定,转化流程规范,收益分配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法律上的明确规定,给科技成果转化以明确的框架与操作指南,保证各方面权益的合理维护,以激发科研人员与高校创新活力。以《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为例,这是对地方法规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一次积极尝试,为整个城市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从执行层面上看,立法内容需付诸实践,并形成一套具体的可操作性执行机制。其中包括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提供技术转移专业化服务;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保证成果转化质量与效率;以及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监督管理,杜绝科技成果滥用和侵权等。应采取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方式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主动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例如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以保障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

强化立法与执行的同时,也需要注重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批既懂法又懂技,既懂市又能为科技成果转化起桥梁纽带作用的复合型人才。加强高校同政府和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链,促进科技成果由实验室向市场转化。

2.手段创新:加强高校知识产权规范管理

加强知识产权规范管理首先需要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高校要成立知识产权专门管理机构,对科技成果进行登记、鉴定、保护与利用。通过建立一系列标准的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来保障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知识产权的适当管理。比如,可参考国内外知识产权管理的先进模式,并根据重庆市各院校的实际状况制定适合当地特点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高校要增强知识产权意识,通过知识产权教育与培训提高科研人员知识产权重要性意识,让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自觉申请与保护知识产权。高校应鼓励科研人员加入知识产权商业化运作行列,并通过专利转让和授权实现科技成果经济价值。高校应加强与政府,企业及市场之间的沟通协作以形成知识产权工作合力,并在与政府部门合作中获得更大政策支持及资金投入;配合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对接市场,摸清市场需求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如按照《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高校可与企业合作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分享科技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3.机制创新:落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的实施需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各院校要依据科技成果贡献大小合理地确定科研人员,科研团队和院校收益分配比例。通过对科技成果权属及收益分配的界定,保证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得到应有的经济回报与精神激励。例如,根据《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有可能设立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基金,以表彰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有显著贡献的个人或团队,给予他们物质奖励和荣誉表彰。

高校要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评估体系,评估体系要面向市场,充分考虑其创新性,实用性,成熟度和市场潜力,客观公正地评估科技成果。通过评价结果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决策支持,也给科研人员确定了研究方向与目标。如可参考国内外科技成果评价的成熟模式并结合重庆市实际,建立符合当地特点的科技成果评价标准与程序。

4.发展创新:规范评CAJ估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借用法学教育的严谨思维与逻辑推理对科技成果做出全面而深刻的评价。这类评价既涉及科技成果技术层面又涉及市场潜力,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几个层面。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评价,能够更准确掌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及潜在风险,从而为后续转化决策奠定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提高评估机制效果,重庆市各高校应重视评估标准的建立和实施。这些标准应以法律法规要求为依据,以科技成果转化为背景,确定具体评估指标及操作流程。与此同时,高校也应建立与完善的监督机制以保证评价过程公正与透明,避免评价过程人为干预与不正当操作。可探索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增强评估专业性、客观性。第三方评估机构一般都有较多的评估经验与专业知识,可以站在一个较为中立的立场来评估科技成果。通过第三方评估不仅能增强评估结果可信度,而且能向高校提供更加丰富的市场信息与行业动态,帮助其更好掌握科技成果转化方向与节奏。

5.平台创新:健全知识产权风险投资机制

通过专业化平台在确保知识产权有效利用与保护的前提下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资金支持与风险管理。完善知识产权风险投资机制需要建立由政府引导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人组成的多元化投资生态系统。这些投资主体可以在不同阶段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差异化融资,以减少单一投资来源产生的风险。知识产权风险投资平台也需要提供知识产权评估,市场分析和商业策划等系列服务以协助科研团队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并制定出合理商业化路径。

参考文献:

[1]王从亮,张之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法律对策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0,(19):136-138.

[2]刘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体制问题探究[D].上海交通大学,2022.

[3]白津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律及规定的运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3,(10):188-190.

[4]鞠邦青,曾德超,熊雯雯.湖南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分析与改善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22,7(07):75-79.

[5]徐珮杰,何大兵,付晓娟.深化重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校企产学研合作机制及对策探析——基于京津沪地区校企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考察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3,(10):1-3.

[6]吕泽亚.四川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24.

[7]王红,郑鹏.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发展路径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9):103-109.

2020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法学视阈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路径探究”

课题编号:ZJGB2020179